来源:财经报道网
2025-10-27 16:54:01
(原标题:科大讯飞新一代AI黑板发布!当“懂教育的AI”成为“同窗”)
在教育智能化的浪潮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正日益凸显:我们追求的,究竟是机器的无限智能,还是技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洞悉?
过去十余年,中国教育数字化以设备普及和平台普及推动了教学方式的显著革新。智慧课堂、云平台、数字教材……技术的快速更迭从未停止。但在“工具更新”的热潮之下,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始终存在——这些越来越“聪明”的技术,真的“懂”教育吗?
“聪明”的AI能够识别、推送、生成;而“懂教育”的AI,需要能理解、启发、共鸣。前者提升效率,后者重塑关系。教育的核心不是算法,而是理解力。只有当AI懂得“教师为何教、学生如何学”,当它能听懂课堂上的“话外音”、洞察个体的成长节奏,它才真正具备进入教育场域的资格。
10月24日,科大讯飞发布新一代AI黑板,并以“同窗”为之命名。这并非一次简单的产品发布,更像是一场向教育本源的深刻回归与求索。“同窗”一词,承载着传统文化与集体记忆的温度,也带着共学、共情、共进的意味。讯飞以此为名,正是在试图定义一种新的教育关系——AI与人,不再是工具与使用者,而是学习共同体中的成长伙伴。

深度: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AI如何炼成一颗“教育心”?
科大讯飞的探索是一条技术不断革新的演进之路,更是一场长达21年,旨在让AI“懂教育”的马拉松。

这一命题,是讯飞自1999年成立以来技术探索的逻辑原点。从语音识别到语义理解,从机器翻译到知识图谱,再到认知智能的突破,讯飞一步步拓展着人工智能的边界,也在持续回答那个教育时代的根本命题——AI如何更懂教育、更好地服务育人。
“懂你的AI黑板”背后,是一场深植于教育、贯穿技术全栈的系统性革命:
“大脑”的教育理解力:近期,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布国内首份教育大模型专项评测报告,讯飞星火教育大模型在“教育理解力”“教育生成力”“多轮交互力”等关键维度表现突出,尤其在教案生成、步骤化批改、启发式答疑、辅助出题及辅助心理健康引导等典型任务上具有领先优势。在教育这场关乎“人”的成长实践中,真正有价值的大模型,不仅是知识库,更是理解者、引导者与支持者。教育不需要最“强”的AI,而是最“懂教育”的AI。当AI能与人共情、共思、共成长,成为“同窗”,教育的智能化才算真正开始。

“感官”的课堂感知力: 依托连续多届国际赛事冠军的语音识别与图文识别技术,AI黑板拥有了敏锐的“口”和“眼”。它能精准捕捉师生的自然交互,理解课堂的真实情境,让技术无缝融入教学流程,而非生硬打断。
“心脏”的实践适应力: 最关键的是,这套AI系统并非温室里的花朵。它在全国5万余所学校的真实课堂中,完成了与师生亿万次的交互与磨合。海量、真实的教育场景数据,如同一颗强劲的“心脏”,为AI注入了理解中国课堂复杂性与微妙之处的血液。
“生态”的教研共创力: 讯飞与中国教科院深度合作,创新了“知识与智能双轮驱动、人师与机师双向赋能”技术路线,共同打造基于问题链的高中数学助手,在100多个区县试点应用过程中,84.3%的教师认为有助于创新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思考。与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团队联合攻关问课模型,让AI学会了如何像一位资深教研员一样,去深度分析一堂课的结构、节奏与有效性,并给出提升建议,千人同课试点中85%的教师认为循证“问课”分析精准有效。这种“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模式,确保了AI的发展始终对齐教育的本质目标——启发思考、促进成长。

这四者共同构建了AI黑板“懂教育”的坚实底座,使其从一个“聪明”的工具,进化为一个拥有“教育心”的伙伴。
高度:从“效率工具”到“关系重塑”,教育需要最“懂”而非最“强”的AI
科大讯飞AI黑板的发布,其高度在于它引发了一场行业范式的转移——推动智慧教室的建设理念从“物本位”走向“人本位”,从追求最“强”的AI转向培育最“懂”的AI。
重塑“师—生—机”三元关系: 过去的智慧教室,核心是“人机交互”,技术是提升效率的工具。而“同窗”的定位,构建了“师—生—机”三元共鸣的新模型。在这里,AI不再是被动执行指令的机器,而是课堂的第三个参与者。它能将抽象的数学公式动态可视化,也能扮演历史人物与学生沉浸式对话。它不取代教师,也不干扰学生,而是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粘合剂”,共同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场域。

倡导“价值创造”新标准: 发布会上科大讯飞副总裁周佳峰发出“停止参数内卷,回归价值创造”的呼吁,直指当前教育硬件行业的痛点。当行业沉迷于比拼分辨率、刷新率时,讯飞将“懂你的健康”“懂你的表达”“懂你的思路”等价值锚点置于核心。这本质上是在倡导一种新的评价体系:评价一款教育产品,不应只看技术指标,更要看它是否能守护学生的健康、提升师生的思维深度、驱动每个人的个性化成长。这标志着行业焦点从“有没有设备”,正转向“设备能否真正服务于育人”。

温度:当AI成为“同窗”,技术关怀如何浸润课堂每个角落每个人
如果说深度和高度定义了AI黑板的骨架,那么温度则赋予了它血肉和灵魂。这种温度,体现在对课堂中每一个“人”的细致关怀。
对于学生,是守护与陪伴。 全球首款圆偏振自然光护眼大屏,将视觉疲劳降低50%;130°超宽域显示与24阵列喇叭,让“教室每个座位都是C位”。这超越了技术本身,是一种普惠、平等的温暖。而“AI同窗”通过苏格拉底式的诘问守护好奇心,通过多模态实录生成个人成长档案,它在默默陪伴和记录每一个独一无二的成长瞬间。
对于教师,是解放与赋能。 智能语音笔L4级情境协作式的自然交互,将教师从繁琐的设备操作中解放出来,回归教学本身。教学效率提升53%的背后,是教师拥有了更多时间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AI虚拟教研伙伴提供的专业课堂诊断,则让教学反思不再孤独,赋能教师实现个性化的专业成长。
结语:教育的智能化,才真正开始
科大讯飞懂你的AI黑板的发布,以及“同窗”这一概念的提出,远不止于一款产品的升级。它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教育不需要最“强”的AI,但迫切需要最“懂教育”的AI。
当AI不再是一个“聪明”的工具,而是努力成为一个能与师生共情、共思、共成长的“同窗”时,教育的智能化,才算真正叩开了回归育人本质的大门。这块黑板所映照的,不仅是知识的光芒,更是一个技术与人文温暖共鸣的未来。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时代财经
2025-10-27
财经报道网
2025-10-27
财经报道网
2025-10-27
财经报道网
2025-10-27
财经报道网
2025-10-27
财经报道网
2025-10-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