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观点
2025-10-27 01:47:00
(原标题:观点与鑫苑商业蔡文艳对话:用文化重构商业的诗和远方|商业·向上的信心)
编者按:2025年,中国商业地产步入结构重塑与价值回归的关键之年。随着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AI赋能精细化运营、消费圈层深化与业态跨界融合成为驱动增长的新引擎。
在此时代节点,观点机构继续聚焦商业地产与消费市场的动态演进,将于11月12-13日在上海举办2025观点商业年会,并同步推出年度系列报道——“向上的信心”。
我们将通过深入调研、交流和采访,呈现一批在不确定环境中主动破局、以创新定义未来的企业与人物,以此记录他们在行业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思考与行动。
观点网 “抱歉让你们等了几分钟”,上午十点,刚结束一场项目推进会的蔡文艳,来不及多歇就坐在了视频采访镜头前。
作为鑫苑商业CEO,蔡文艳从2013年首个商业项目鑫苑・鑫都汇开业起,就参与到鑫苑商业的发展中,见证了公司逐步成长的全过程。
镜头里的她穿着简洁的深色西装,说话时语气干脆又透着亲和力。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种"豪爽利落"是刻在骨子里的特质:从基层一路走到商业管理核心岗位,二十多年行业历练没磨掉她的直爽,反而多了洞察行业的敏锐。
消费市场洞察:K型分化下的价值重构
"市场正在重新评估一切价值。过去可能被忽视的事物,正因为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体验价值,成为今天备受追捧的稀缺资源"。蔡文艳的开场白,道出了当下消费市场的价值重构。
谈及当前消费市场,蔡文艳展现出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她指出,当前消费市场处于"温和复苏但内需偏冷"的结构性恢复期,呈现出明显的"K型分化"特征。
"在需求活跃端,我们看到服务消费、情感体验消费和极致性价比消费三大赛道表现活跃。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消费升级的新趋势:消费者从物质型消费向体验型消费迁移,从品牌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
而在需求抑制端,她认为大宗商品和非必需品的消费疲软,实质上反映了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结构性调整。"核心矛盾是消费者因对收入和就业的预期偏谨慎,以及房地产财富效应减弱。这需要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形成合力,共同构建一个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能消费'的良性生态。"
作为商业地产从业者,蔡文艳坚定地认为,消费市场不仅是经济增长的主力,更是商业地产行业存在的基石。"消费市场必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主力。其未来发展将步入结构性增长的新阶段,主要驱动力来自新消费群体、新增长空间和新模式变革。"
对于市场上热议的"消费降级"现象,她给出了独特的见解:"所谓的'消费降级'需要我们以更宏观、更辩证的视角来审视。本质上这不是消费能力的下降,而是一场深刻的消费理念升级和价值重构,是消费者成熟度提升的重要标志,形成了'质价比'与'情价比'双轨并行的消费格局。"
她进一步阐释:"消费者'省所当省'——在标准化、功能化的日常消费领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理性,拒绝支付品牌溢价,追求极致性价比;同时'花所当花'——在能够提升生活品质、满足情感需求、实现个人价值的领域,则展现出强大的支付意愿和消费潜力。"
文化赋能,有根商业
"人是在进化的,人的需求也是在进化的。"蔡文艳认为,当下商业市场的分化,核心源于需求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跃迁。
她分享了一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昨天和朋友在一家肥牛烧烤店吃饭,店家送上的'菜'居然是一本书。点上火撩开书的封面,里面是两朵玫瑰花,还有一份蔬菜和四叶草手链。那一刻我觉得,我不是在吃肥牛,而是在体验一种文化。"
这个经历让她更加笃定,空间运营的核心在于造场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及文化需求。就像重庆某购物中心,开业多年仍有人为那片绿意专程而来,2.0版本更是升级为山水共生:"人对物质的渴望有尽头,但对文化与体验的渴望没有尽头,这正是商业的新机会。"
正因如此,"文旅融合"成为了鑫苑商业近年来的重要发力方向。
今年2月,鑫苑商业与几何文商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郑州、成都等12个核心城市落地首批项目,涵盖商业街区、文旅综合体等业态,目标首年打造2-3个标杆案例,实现区域客流量提升30%以上,文化消费占比超40%。
但蔡文艳也清醒地认识到,文旅融合并非一蹴而就,"首先是一个过程,要成为趋势,需要行业里真正有文化素养的人沉淀下来。"
"我们不是简单找个合作方,而是观点高度一致——要做有根的文化商业。"蔡文艳透露,他们正在推进的文商旅项目,前期就打破了传统的标准。
首先,在项目前期规划当中,鑫苑商业寻找的设计公司必须具备文化底蕴,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不同于从前先算租金、定招商,现在要求团队必须拿出50%精力做文化定位,"这个项目要传递什么文化?是把本地非遗带出去,还是把全国优质文化引进来?想不清楚,宁可不启动。"
当问及"很多人觉得文化与商业水火不容,一谈文化就是在赚钱",蔡文艳也毫不回避:"问题在于性价比、情价比,你给消费者的文化和精神满足不够,他才会觉得你在硬塞广告。"
因此,作为核心管理层的蔡文艳对自己也提出了要求——一个月读一本书,"这个月底必须读完宁高宁的《三生万物》。"
如今,蔡文艳的阅读视角更多元,不再单一聚焦于商业地产运营、资产管理等专业领域。这种改变不仅是一位管理者思想维度的进阶,更折射出当下商业地产行业的潮流转向。
苦练内功,再谋规模
明确文旅融合是商业破局重要方向,并以扎实文化定位筑牢项目根基后,鑫苑商业在轻资产赛道的推进同样遵循"先夯实基础再求发展"的逻辑。
谈及鑫苑商业2025年及未来的轻资产战略时,蔡文艳表示,规模并非当前首要目标。
她将轻资产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己比自己",先做好优质项目,验证经营能力;第二阶段"自己比别人",通过合作分成、成立合资公司扩大范围;第三阶段"自己找自己",考虑规模,甚至冲刺上市。
目前,鑫苑商业处于第一阶段当中。蔡文艳透露,在当前这个阶段,鑫苑商业不排除一些"中"资产的合作,带一些资金、带一些投入,去获取好的项目。
资管能力构建:打造"投融管退"完整闭环
在存量商业时代,"投融管退"的完整链路至关重要。蔡文艳强调,鑫苑商业正致力于构建完整的资产管理能力体系,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和精细化内容运营提升资产价值。
问及鑫苑商业在"退出"环节的经验时,她解释道,这种信心源于对商业地产金融属性的深刻理解和提前布局。"我们很早就认识到,商业地产的运营本质是资产管理,其核心在于通过专业的'投、融、管、退'闭环,实现资产价值的持续提升。在这方面,集团体系给予了我们强大的支撑。"
"鑫苑拥有涵盖地产开发、资本运作到城市运营的完整生态链。当我们需要时,商管板块能够高效整合体系内的金融、投资与上市平台资源,为资产的盘活与价值跃升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
这种全产业链整合能力,也体现在新项目合作中。
2025年9月,鑫苑商业与淮北相山区城投集团签署协议,接手原永利广场项目并将其命名为"鑫苑广场"。
针对该项目,鑫苑商业依托覆盖"投融建管退"的全产业链专业能力,从前期资金协调、硬件改造,到后期招商运营、资产增值,提供全流程服务。
应对市场变化:三大核心策略构建发展韧性
面对经济波动和市场风险,蔡文艳分享了鑫苑商业的三大核心策略体系:
首先是全能化发展,延伸经营链条,完成从"空间运营者"到"资产价值管理者"的角色重塑。"我们推动企业从单一运营向全链条、综合性能力升级,实现从传统开发运营商向现代商业综合服务商的根本转变。"
其次是科技多元赋能,以数字平台与智能技术重塑商业运营模式,实现“轻资产项目与科技融合”的价值升华。“我们积极依托鑫苑科技的数字化能力,通过数字孪生、智能体应用与数据驱动决策等核心科技,构建智慧商业新范式。并深度整合SCRM、租售系统等数据,为前策、招商与运营提供精准洞察。”结合多元化合作,通过轻资产拓展稳固基本盘,实现向"轻资产输出与资本合作平台"的价值升华。"积极通过管理输出、品牌合作、运营服务等轻资产模式扩大业务规模,降低重资产风险。”
最后是资管化进阶,完善"投融管退"闭环,构建完整的资产管理能力体系。"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和精细化内容运营提升资产价值,构建完整的资管能力链条。"
蔡文艳强调,通过这三大策略的协同实施,鑫苑商业将实现运营能力与资管能力的双重提升,形成以运营创造现金流、以资管放大资本价值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采访接近尾声,蔡文艳分享了自己的商业运营座右铭——"真作假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在她看来,做商业最忌讳"既要又要还要",抓住本质需求,再拿出共享方式,才能走得长远。
以下为观点新媒体对鑫苑商业总裁蔡文艳女士的采访实录(节选):
观点新媒体:2025年存量商业调改占比进一步突破,且消费呈现"心价比"与"情价比"导向的特征,鑫苑商业作为存量资产运营的引领者,如何看待当前市场的分化态势?
蔡文艳:这种分化来自于需求的变化。我们经常说人是在进化的,其实人的需求也是在进化的,从物质需求进化到精神需求,尤其是在大的经济环境改变之下。
现阶段,大家常说的文旅,更多是对文化的需求。人无欲则刚,但能做到刚的很少,大多数人都有对文化精神的需求,对我们商业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点。所以,为了给消费者更多的体验,大家都在做场景、做空间。
观点新媒体:今年鑫苑商业与几何文商旅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您认为文商旅融合是当前商业地产穿越周期的确定性吗?
蔡文艳:是一个过程,但未来是不是一个趋势需要验证。如果让它成为一种趋势,需要太多真正有文商旅、有文化素养的人沉淀在这个行业里。
就像旅游,当有一个文化非常深厚的人在你旁边讲解,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更多是历史、地理、人文的知识交融。这些交融,首先营造者要有这个能力,其次传递要有方法。
观点新媒体:您提到的点,如何具体落实到文商旅项目上?
蔡文艳:举个例子,在启动项目前期规划时,我们找的设计公司必须具备文化底蕴,必须让文化的力量进来。
这段时间,我们有个项目,前期所有规划定位做完了,但把所有招商和定位全部喊停了。要先想清楚,这个项目未来呈现出来的内容是什么?除了产品和品牌外,能够给市场带来的文化力量是什么?
甚至说,文化辐射范围是全国、全省、全市还是地区的?第二,我们要考虑,是把别的地区文化带进来,还是把当地文化延展出去?
观点新媒体:鑫苑商业今年又成功签约三个项目,当前轻资产发展情况如何?
蔡文艳:规模不是我们特别强调的,更希望在2025年、2026能拿到品质比较好的项目,先打出标杆。
好的项目,对于我们呈现商业运营能力的机会更大一些。在这种机会之下,我们不排除一些"中"资产的合作,带一些资产、带一些投入等,获取好的项目,这是我们现阶段的想法。
第二阶段,我们希望通过市场能力的检验,可以做一些轻资产的项目。这里所说的轻,更多是合作分成、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
第三阶段,会对规模有一定的要求。我给内部做了一个战略规划,五年上市,但目前还处于验证过程当中。
但我认为,在鑫苑体系里,我们是有优势的,毕竟我们是双上市公司,对上市规则非常熟悉;再者,在项目规划之初,就按照上市标准去做,而不是半途想要IPO再去补课。
所以我提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自己比自己,第二个自己比别人,第三个自己找自己,这是我们对轻资产的一个看法。
观点新媒体:在轻资产合作方面,鑫苑商业有怎样的退出路径?
蔡文艳:一个商业管理公司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是一个传教士,还是一个地主?
当甲方资产遇到困难时,商业管理公司有责任帮助资产进行有效运营,至于十年、二十年以后的运营权是谁,并不重要。我甚至跟合作方说,可以帮忙带团队,带完团队后交回给他们。
商业运营管理应该是一个能力,而不是一个战役。我们的主旨是帮助没有能力做资产盘活的甲方盘活他们的资产,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退而不退。
退是什么?经营可以退出来,但是项目未来经营收益可以用股权为主的方式进行轻退出。
未来我们就是投资者,前期所有运营就是一个投资行为,这是我们现在的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观点
2025-10-2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观点
2025-10-27
财闻
2025-10-27
观点
2025-10-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