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10-19 16:09:05
(原标题:新兴市场贸易机遇彰显 中小微外贸企业风险管控能力需加强)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锐
10月15日至11月4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分三期在广州举办。本届广交会多场主题论坛关注中小微外贸企业,应对海外新兴市场的机遇与风险。
其中,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布的《2025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风险指数(SMERI)报告》(下称《报告》)指出,当前,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对我国外贸稳定形成挑战;与大型外贸企业相比,中小微外贸企业面对外部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弱,在获取海外市场信息、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拓展海外渠道等方面存在迫切需求。
总体风险明显上升
上述《报告》称,全球经济发展动能仍旧不足,或步入中低速增长“新常态”。
从宏观层面来看,世界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与转型压力。调研结果显示,2025年SMERI年度综合指数达34.4,较上年上升5.8个点,出现2021年以来最大增幅,反映出未来我国中小微外贸企业面临总体风险明显加大。
从中观层面看,贸易保护主义进入高强度阶段,产业链风险呈现“高波动、强联动”的特征。分国别看,逆全球化思潮持续升温,国际贸易体系加剧区域化、碎片化、政治化。其中,来自美国和欧盟的风险需要尤其关注。
一、美国贸易政策调整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世界贸易风险的最大变量。特朗普新政府奉行“美国优先”原则,其推行的“对等关税”等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举措,直接违反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原则,破坏多边贸易规则,产生关税叠加效应,将加剧贸易摩擦,撕裂全球供应链体系。
二、美方取消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进口产品免税待遇,给中美跨境电商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导致中小卖家退出率激增。
三、美国计划对中国船运加征关税,对我国在技术领域的制裁封锁还将进一步升级。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杠杆”迫使第三国在战略领域选边站队,对我国外贸市场形成联合打压之势。
四、欧盟推行对华“去风险”战略,已发布对华纯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方案,未来其在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关键原材料、半导体等领域政策或将更趋强硬。预计全球产业链短期内将陷入混乱,对为跨国公司进行产业链配套服务的中小微企业产生极大影响。
从微观层面看,企业汇兑风险上升,部分国家支付违约率、欺诈案件数量增加。据目前预测,未来一段时期,不排除美国等进口商因关税成本飙升拖延付款或取消订单,加剧企业坏账风险。另一方面,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违约风险也出现上升。例如,老挝作为主权债务困境国别,主权债务偿还可持续性较弱,外汇管制可能进一步趋紧;印度业务风险持续处于高位;孟加拉、埃及债务风险仍然偏高;越南、缅甸、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乌兹别克斯坦面临外汇储备下降或不足情况;阿联酋宽松的准入门槛给诈骗可乘之机,近期买方欺诈案件增多,所涉及货物价值高、品类广。此外,欧元兑美元、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波动也需要警惕。
新兴市场的贸易机遇
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可能增长3.0%,其中亚洲经济体将会成为贸易复苏的领导者。世界经济论坛同时提出,全球经济增长重点地区正从北美和欧洲转移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
上述《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对自贸伙伴进出口占比提升到了34%,“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货物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比重首次超过50%。
同时,当前世界各国正积极启动经济刺激及加速计划,对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绿色能源需求持续上升。目前,我国依托产业链供应链配套集成优势,小到咖啡机、扫地机,大到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出口产品科技含量持续提升,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
从海外市场结构上看,新兴市场正在涌现出大量商业机会,新兴市场多个行业对中国产品的进口增长迅猛,其中机械、电力、运输设备贸易额增长亮眼。另外,在国际贸易格局重构的背景下,“中间品贸易+东道国设厂生产”的出海模式逐步形成,为我国企业进一步搭建全球生产销售网络奠定基础。
10月15日,XTransfer创始人兼CEO邓国标在广交会首日的主题论坛《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研讨会》上发言亦表示,结合近期对平台内70万中小微企业抽样调查发现,亚非拉新兴市场机会巨大,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非洲成为了“最热”出口新兴市场,商机值得挖掘。
邓国标表示,今年1一9月,XTransfer的亚非拉市场收款总量同比增长123. 6%,其中对非洲、东南亚、拉美的外贸收款同比增长分别为 369. 1%、102. 2%、93%。另外,从XTransfer的总收款量来看,今年1一9月,亚非拉新兴市场收款占比已达到了75.9%,新兴市场为这些中小微外贸企业贡献了七成以上的营收。
在非洲主要出口国家中,加纳、尼日利亚PMI指数表现最为突出。非洲市场凭借人口红利、大规模基建需求和消费升级机遇,成为中小微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的新蓝海,纺织品、锂电池、人发制品、机械设备、汽配等出口需求旺盛,为我国外贸出口带来大量商机。
邓国标同时表示,对于开拓新兴市场的外贸企业来说,物流、信息流、人员流动相关基础建设都已经相对成熟,最大的挑战在于资金流。发展中国家金融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支付渠道不稳定,地下钱庄盛行,如何安全合规高效地把钱收回来,成为外贸企业开拓新兴市场的关键。
不同地区关注不同风险
上述《报告》结合对企业的问卷调研指出,我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市场及客户相对集中且固定,主要涉及欧洲、北美及东南亚地区,部分国家SMERI指数处于高及较高风险档位,未来国别风险可能出现区域性分化。
同时,鉴于中小微外贸企业贸易市场多元化布局及调整能力相对较弱,加之关税壁垒与贸易管制将加剧供应链紊乱,企业将面对成本激增、交货滞后乃至合约违约、订单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出口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调研结果亦显示,最受企业关注的前五大产业链依次为:纺织服装、轻工制造、家电及消费电子、新能源产品及相关设备以及电子信息产业。
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企业容易受到贸易壁垒升级及上游原材料成本波动的冲击,较易面临订单减少、利润空间压缩的困境;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企业,则面临合规成本陡增和技术竞争白热化的双重压力。同时,各国为保护本国产业与安全,对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日益严格,加之海外竞争者在技术创新上不断加大投入并实施技术封锁,使行业内竞争日益激烈。
此外,我国中小微外贸企业最为关注的前两大风险即买方信用风险、汇率及汇兑风险。其中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普遍偏弱,在换汇能力上也与大型企业存在明显差距,将承受较大收汇风险。
就中企出海布局话题,安永方面亦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全球供应链重构和区域合作深化,中国企业正加速布局新兴市场,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多方面难题,包括:对当地税法和实操不了解;误判常设机构风险;关联方交易定价如何证明公允;未完整理解税收协定优惠要求,导致把服务费、利息、特许权使用费、利润分回的时候无法按预期适用税收协定优惠,以及对于当地流转税(增值税、销售税等)合规安排以及如何与销售以及采购业务细节有效结合难以完全掌握;对于人员外派会引起哪些本地以及当地的税务影响(包括对人员以及企业的税务合规) 不熟悉等。
安永方面的研究认为,中国企业出海最好不是“先走再看”,而是“先看再走”。
经济观察报
2025-10-19
经济观察报
2025-10-19
经济观察报
2025-10-19
经济观察报
2025-10-19
经济观察报
2025-10-19
经济观察报
2025-10-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