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李书福叹“相见恨晚”!千里科技携吉利、奔驰入场 AI智驾战“决赛圈”打响

来源:国际金融报

媒体

2025-09-30 23:55:56

(原标题:李书福叹“相见恨晚”!千里科技携吉利、奔驰入场 AI智驾战“决赛圈”打响)

时隔4年,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重新出现在发布会现场,用一句“相见恨晚”道出了他对千里科技及其董事长印奇的期许。

9月28日,千里科技召开了更名之后的首次发布会。同时,公司发布了新的品牌英文名称“AFARI”及品牌标识,李书福、印奇也共同探讨“AI+车”的融合发展机遇。

“三大业务”落地

回顾此次发布会,其核心是千里科技首次完整披露“千里智驾、千里智舱、千里智行”三大业务板块的技术路线与落地计划,勾勒出“AI+车”的具体实践路径。

在智能驾驶领域,千里科技明确将“含模量”作为核心技术指标。印奇指出,当前行业智驾系统的含模量普遍在40%-50%,海外顶级企业可达70%-80%,而千里科技计划在2025年底推出含模量70%-80%的系统,并同步更新至极氪9X等车型。

所谓“含模量”,即智驾系统中AI模型占比,高含模量意味着系统能处理更海量数据、覆盖更多场景,决策逻辑更接近人类驾驶员。

为实现这一目标,千里科技采用“端到端模型架构”,减少对传统规则与高精地图的依赖。

发布会上,其智驾系统通过重庆“8D路况”实测验证。据介绍,该系统搭载6D多模态感知矩阵(11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个激光雷达),实现“无图城市NOA”与“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覆盖。

技术路线上,千里科技不直接研发基础大模型,而是与阶跃星辰等伙伴合作,基于多模态大模型底座整合垂域数据,并融入强化学习范式,降低对历史数据的依赖。

同时,其智驾产品规划清晰,1.0版本已落地,分基础版、专业版、旗舰版,覆盖100-700TOPS算力,适配不同价位车型;2.0版本(L3级)计划2025年底发布;3.0版本(L4级)瞄准Robotaxi 场景,预计2026年推出。

智能座舱被印奇视为“与智驾同等重要的场景”。发布会上,千里科技推出智能座舱操作系统“Agent OS”,核心功能包括“超自然交互”“融合记忆”“全融合地图”与“第三生活空间”。

Agent OS基于多模态大模型与端到端语音大模型开发,印奇将其定义为“超级智能体雏形”。他认为,2025年是AI Agent应用爆发之年,座舱将率先成为“出行智慧生命体”,未来用户在车内的时间可能与手机持平,座舱的交互体验将成为车企核心竞争力。

对于智能出行,千里科技提出明确的“18个月计划”,包括完成Robotaxi从技术、产品到服务的全链路布局,构建“L4级智驾方案、专用车型联合研发、城市级运营体系”的“铁人三项”。

印奇透露,初步测算显示,单城1000辆Robotaxi在良好运营下可实现盈亏平衡。若目标达成,千里科技将成为全球第二个、中国首个具备主机厂级支持与专属硬件定制能力的Robotaxi服务商。

被称“第二华为”

除三大业务外,发布会上印奇还首次阐述了“千里计划(Afari Plan)”。

该计划是构建由大模型驱动的“One Brain(统一AI大脑)”,打造整合跨设备记忆与控制的“One OS(统一操作系统)”,最终通过“One Agent(超级智能助手)”实现家庭、出行、零售、工厂等场景的无缝服务。

然而要实现这一蓝图,千里科技需要依赖多方协同的生态优势。其中,吉利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不仅提供汽车制造积淀与资金支持,还与千里科技、阶跃星辰组建“智能汽车算力联盟”,提供超23EFLOPS算力,为大模型训练与智驾迭代提供支撑。

李书福在发布会上直言,投资千里科技是“寻找聪明人”,他认可印奇的AI技术背景,承诺“充分授权”,并强调“传统汽车要实现质的飞跃,必须插上AI的翅膀”,未来吉利将与千里科技共享供应链、整车平台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事实上,吉利今年8月的一次智驾整合,为千里科技提供了人才。吉利以千里科技为核心载体推行“一个吉利”整合策略,极氪智驾团队约1300人全员划入千里科技,smart品牌百名智驾员工分流至千里科技或吉利研究院,最终形成规模达3000人的行业顶级研发集群。整合后,千里科技主导“千里浩瀚”高阶智驾系统开发。

目前,千里科技的布局恰逢“AI+车”的关键窗口期。

IDC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L2+智驾装配率超80%,城市NOA向15万级市场下沉,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5万亿美元,2032年增至6.7万亿美元。

印奇认为,未来三年是自动驾驶行业的“决赛阶段”,技术、产品格局将发生本质变化,而千里科技的核心优势在于“AI 技术与汽车制造的深度融合”,既具备旷视科技15年的AI积累,又拥有吉利的产业落地能力,这一“AI+主机厂”的组合,有望在行业竞争中占据独特位置。

在千里科技之前,中国市场中华为车BU的存在为其做了榜样,正因此,千里科技被外界比作“第二个华为”。

印奇明确表示,“华为是值得尊敬的企业,但我们的基因不同,希望提供差异化方案。”他强调,千里科技的商业模式更侧重“国际化商业联盟”,未来将通过与奔驰等国际企业的合作,逐步成为“世界级AI科技公司”。

奔驰入股13亿元

千里科技的诞生是一场历时近一年的战略重构。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前身为重庆力帆科技,2024年10月,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印奇出任董事长,启动全面转型;今年2月,企业正式更名为“千里科技”,并从华为引入原华为车BU总裁王军等核心技术人才,明确“AI+”战略方向。

发布会上,印奇解读了“千里科技”名称的三重内涵,“千里为重”呼应企业发源于重庆的地域根基;“志行千里”彰显其将AI作为长期赛道的投入决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则传递出脚踏实地推进技术落地的务实态度。

而全新英文品牌“AFARI”的命名更暗藏巧思。既有“Afar(远方)”与“I(智能)”组合,暗含“With AI,We go far(携AI行至远)”的愿景,也可解读为“A Far I(遇见未来的自己)”。

就在发布会前夕,千里科技的股东结构迎来优化,为公司转型提供了支撑。

9月25日,千里科技公告显示,梅赛德斯-奔驰(上海)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13.39亿元受让公司3%股份,每股价格9.87元,成为第五大股东,且承诺12个月内不减持。

此次股权转让源于原股东重庆力帆控股通过股份处置偿还债务,却意外成为千里科技国际化的重要信号。

印奇在发布会上表示,奔驰的入股是对公司技术实力的认可,双方将在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为千里科技切入全球高端市场铺路。

财务数据与市场表现则印证了转型成效。

2025年半年报显示,千里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84亿元,同比增长40.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17.08万元,同比增长1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13.15亿元,同比激增396.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