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我国首个氢能车站一体化平台,已接入超5600辆燃料电池汽车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30 20:04:39

(原标题:我国首个氢能车站一体化平台,已接入超5600辆燃料电池汽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2021年,上海发布了我国首个集加氢站与燃料电池汽车数据于一体的城市群级监管平台。运行近四年后,上海市加氢站与氢燃料电池汽车公共数据平台最新的的示范运行成果正式发布。

9月30日,在“2025上海·国际氢能高峰论坛”上,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发布了上述车站一体化平台的运行成果。目前,平台已经累计接入超5600辆燃料电池汽车、近10座加氢站,实现对示范车辆和加氢站的全链条、全过程动态监管,为上海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上述车站一体化平台基于丰富的数据积累,通过分析车辆运行情况、加氢行为,为政府规划、企业决策和产业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四年运行下来,该平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成果,包括场景运营特征监测——针对不同车型与应用场景,精准分析运营特征,为燃料电池商业化路径提供数据支持;借助燃料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结合机理模型与运行数据,构建“全量车辆—车企—单车”多级SOH监测体系;优化加氢站场景——综合各类车型储氢特性与运营特征,助力加氢站布局与运营策略的优化,提升基础设施使用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理事长乔丽还认为,上述车站一体化平台也可以为东南亚国家提供可复制的运维管理经验。

在“2025上海·国际氢能高峰论坛”上,中国氢能全产业链出海成为业内专家热议的话题。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东南亚地区凭借其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丰富的太阳能与水能资源,以及各国积极推动的氢能发展规划,正成为中国氢能企业出海的重要目标市场。

据悉,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已陆续出台氢能发展战略,如越南提出2050年实现年产1000万至2000万吨绿氢的目标,印尼计划2060年成为绿氢出口国。然而,东南亚国家在氢能技术装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缺口,与中国在产业互补、地缘合作上具有显著优势。

上海长三角氢能科技研究院院长张焰峰认为:“中国拥有领先的新能源包括氢能产业发展经验,长三角地区氢能领先技术集聚,东南亚市场潜力巨大。通过资源协同,不仅可以帮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乃至亚洲国家快速发展氢能产业,比如长三角地区领先的氢农业技术可以赋能东南亚农产品升级,真切发挥大国带动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与会氢能企业中获悉,中国氢能产业正从单一设备出口转向“制储运加用”全链条解决方案输出,并通过合资建厂、技术授权等模式实现本地化运营。在制氢环节,碱性电解槽技术因成本优势成为出口主力,国富氢能等企业已向中东等地交付设备;储运环节,氢枫能源的镁基固态储氢罐首次出口马来西亚,破解长距离运输难题;应用端,氢燃料电池重卡、智轨列车等已在泰国、马来西亚落地试点。

需指出的是,东南亚市场的标准差异、地缘政治等是中国氢能产业出海时所必然面临的风险因素。

那么该如何破局?

与会专家认为可以从三项路径实现合作:第一,标准协同:推动中国氢能换罐、富氢水稻等标准与东南亚国家互认,降低贸易壁垒;第二,产业链抱团出海:整合国内技术、工程与金融资源,形成“联合体”模式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第三,政企协同:依托“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建立双边氢能合作基金,支持基础设施共建。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