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9-30 19:37:38
(原标题:滨化股份拟投资14.21亿元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促进公司能耗向可再生能源转型)
9月30日晚间,滨化股份(601678)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控股子公司滨化新能源投资建设滨化集团北海滨华新材料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包括160MW风电、100MW光伏电站,配置130MW/260MWh储能装置,以及110kV升压站(包含智慧能源综合调度管控中心等),总投资14.21亿元。
公告显示,本次投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公司拟通过向滨化新能源增资等形式增加其资金来源。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预计年均利用小时数分别为:光伏1338.5小时,风电2332.4小时
基于该项目自发自用电量4.24亿kWh/年,自发自用含税电价423.7元/MWh,余电收益2048.73万元/年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测算,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12.06年(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7.47%,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17.31%,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均净利润约为5035.47万元。
目前,该项目已取得《关于山东滨化新能源有限公司滨化集团北海滨华新材料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核准的批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关于滨化集团北海滨华新材料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接入系统设计方案的回复意见》等相关手续,正在办理用地相关手续。
对于该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公告称,项目建成后,所发电力主要在公司子公司滨华新材料和蓝润环境负荷端消纳。公司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结合新能源项目自身特点,通过“外部合作+内部迭代”,已经培养起一支成熟的新能源开发团队,建立了适应“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发展要求的管理体系。
依托现有资源及外部合作,滨化股份开发设计了基于项目用电负荷特性的综合能源调控平台,风电、光伏、储能等设备均可采用市场成熟设备。项目充分结合电源规模和出力特性、汇集条件和送出能力、负荷特性和消纳空间等,优化确定各类电力要素规模与配比,同步建设相应统计体系,对各要素的负荷、电量等进行计量统计,并传输至省调中心。
这一项目负荷端依托滨华新材料和蓝润环境总用电负荷,电源端包含国网供电和新能源供电两部分,其中新能源供电端由160MW风电和100MW光伏组成,年均可对负荷端实现绿电直供4.24亿度,新能源电量在总用电量占比(负荷用电量)63%左右,余电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按照山东省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就地就近消纳模式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应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管控平台,一体化项目可以作为整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滨化股份认为,该项目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保障项目收益,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滨化股份指出,该项目投资建成后,公司子公司滨华新材料和蓝润环境用电负荷将实现年均新能源电量4.24亿千瓦时的就地消纳,绿电占负荷端用电量较高,有利于促进公司能源消耗由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符合公司“新能源+化工”耦合发展路径。
同时,该项目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充分发挥太阳能、风能资源富集地区优势,可以使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盈利,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公司在化工行业的竞争力。
此外,该项目还具备社会效益。与燃煤电厂相比,可节约煤炭资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6.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5.0万吨、二氧化硫约46.1吨、氮氧化物约75.1吨、烟尘约8.2吨。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券商中国
2025-09-30
券商中国
2025-09-30
券商中国
2025-09-30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