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26 19:39:51
(原标题:粤民投再次增持中国宝安,持股比例逼近深圳国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广东民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粤民投”)持有中国宝安的股份数持续逼近深圳国资。
近日,中国宝安发布《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持股变动触及1%整数倍的公告》,内容显示,粤民投旗下的韶关市高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韶关高创”)于9月12日至24日,再次增持了上市公司1%的股份(257.92万股)。
这意味着,截至公告日,韶关高创持有中国宝安的持股比例将提升至18%,持续逼近深圳国资旗下深圳市承兴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深圳承兴”)及其一致行动人深圳市鲲鹏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鲲鹏新产业”)合计持有的18.58%。
对于此次增持的原因,接近韶关高创的人士对记者,增持行为主要是基于“持续看好公司价值”。
而对于后续韶关高创或者深圳国资等重要股东是否会有进一步增持动作,中国宝安内部人士对记者回应指出,相关信息请以公司公告为准。
此次增持,是韶关高创6月以来增持的延续。
据中国宝安9月8日的公告,韶关高创在2025年6月23日至2025年9月8日间合计增持2531.6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98%,此次增持后持股比例升至17.0%。公告中表示,此次增持的目的是基于对上市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彼时,韶关高创明确,计划自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继续增持股份,增持不低于100万股。不到半个月,韶光高创火速开始了第二轮增持,此次增持股份触及1%仅用时13天。
作为中国宝安的重要股东之一,韶关高创2020年以“长线资本”的角色入股中国宝安,2021年3月一度成为中国宝安第一大股东。
彼时,虽然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中国宝安作为“负极一哥”贝特瑞的控股股东,却并没有获得投资者的过多关注。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中国宝安的业务过于庞杂,一部分低效资产拖累了公司整体的发展,且由于公司股权过于分散,公司原管理层与股东之间权力格局失衡导致公司治理存在一定挑战。
韶关高创的入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价值发现的功能,并在保持公司管理层稳定的情况下,推动中国宝安修订公司章程,删掉了不合理的反收购条款。
2021年6月,中国宝安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删除了中国宝安公司章程中“当公司被并购接管,须向被解雇董监高支付待遇总和十倍以上经济补偿”、“每年更换的董事不得超过全部董事人数的四分之一”、“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须由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五年以上的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等内容。投服中心给予此举高度评价,认为该举动“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而正当市场以为韶关高创将正式入主中国宝安之时,深圳国资却突然杀入。
2022年6月,中国宝安公告,鲲鹏资本通过旗下平台承兴投资与鲲鹏新产业,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和接受国有股份无偿划转方式,合计拿下公司9.7904%股权。随后,承兴投资与鲲鹏新产业继续增持,最终于2022年底以16.04%的持股比例反超韶关高创,坐上第一大股东宝座。
鲲鹏资本称,战略入股中国宝安系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看好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支持公司扎根深圳,并支持深圳相关产业发展。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韶关高创与承兴投资虽然还继续出现了小额增持,但中国宝安的股权结构维持了“双雄并立”的局面,并延续至今。
根据2025年中报,截至年中,中国宝安第一大股东承兴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鲲鹏新产业合计持有公司18.4%的股份;第二大股东韶光高创持有公司16.66%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6月之前,韶关高创保持16.02%的持股比例已经长达两年。此次增持背后,有市场人士认为中国宝安可能面临激烈的股权角力。
而事实上,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粤民投与鲲鹏资本的相处并非外界想像的剑张弩拔,而是维持了相对和平的共治状态。
2024年底,在两方的推动之下,“超期服役”两年多后的中国宝安董事局终于迎来换届。其新一届6名非独立董事局成员来源于中国宝安管理层、鲲鹏资本和粤民投三方。
其中,鲲鹏资本占优,有三名人员入选,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旭还被推选为中国宝安的董事局主席。中国宝安管理层成员曾广胜被推选为副董事局主席。
粤民投则有两名人员入选,同时中国宝安的总裁一职也被粤民投拿下,中国宝安现任总裁卢敏目前担任粤民投副总裁一职。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换届前夕,中国宝安突然通过了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中国宝安修订后的《总裁工作细则》调整了中国宝安总裁的日常经营管理职权、聘任和解聘非公司高管员工的职权,并将“对于部分董监高的任免或建议聘用和解聘”,明确为“由董事局决定”,并进一步授权给董事局主席。
这一调整也意味着,粤民投在中国宝安内部的权力被大大压缩。不过,再度令市场意外的是,粤民投继续保持了与深圳国资之间保持了默契的平衡。
不过,半年后,这种平衡可能出现了一定挑战。据本报记者测算,韶光高创只需要再增持超过104万股,即可以超越鲲鹏资本现有的持股比例,重回第一大股东的位置。以中国宝安9月26日的收盘价计算,这部分股份所对应的资金约为1216万元。
后续,粤民投是否会继续增持,鲲鹏资本又将如何应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将持续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智通财经
2025-09-26
和讯财经
2025-09-26
观点
2025-09-2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