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24 17:17:36
(原标题:风王“桦加沙”过境珠江,能扛17级台风的超级工程怎样了?)
南方财经记者伍素文 实习生钟宸 广州报道
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曾经被伶仃洋隔断的珠江口两岸城市群,正被一道道卧波长虹串联成网,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见证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加速融合。
随着一个个超级工程横空出世,“大桥经济”应势而起。不过,这些工程项目位处珠江口台风多发海域,如何解决强台风下桥梁颤振稳定性问题是桥梁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个世界性难题。
据“@广东天气”消息,9月24日13时,“桦加沙”(超强台风级)的中心位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偏南方向约95公里的广东省近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达到52米每秒的风速,中心最低气压935百帕,八级大风范围半径约330公里,十级大风范围半径约150公里。截至24日下午15:50,广东省共发布104个台风预警信号,分别是28红、19橙、18黄、39蓝。
面对极端天气与复杂环境,这些超级工程如何迎击超级风王?
珠江口是超强台风多发区,因此该区域的桥梁设计一直将抗风能力作为核心考量。工程师们综合运用多种先进技术和方案,确保工程项目在极端风况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超级工程的背后,写满了“科技密码”。
譬如,黄茅海跨海通道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2024年12月正式通车。作为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黄茅海跨海通道连接珠海与江门台山,主线全长约31公里,跨海段长约14公里。其地处珠江西部入海口,是繁忙的航运通道,历史最大风力达到17级。
图源自南方杂志
为确保航运通道通行宽度达到500米标准并有效抵御强风,该项目建造了跨径700米左右的悬索斜拉桥,在主桥和中引桥采用了分体式钢箱梁,并通过风洞试验进行设计优化,研发了分体式钢箱梁“风嘴+隔涡板+下中央稳定板”“水平翼板+抑涡格栅”“倒L型翼板”三种颤振—涡振气动调控技术,实现了超大跨桥梁高颤振、低涡振的双重性能调控目标。
黄茅海跨海通道还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开展全桥涡振风洞试验,推算出实桥运营风速范围内桥梁涡振性能优于国际最严格的舒适度标准,使海上主桥可抵抗17级台风。
2024年6月30日的通车运营深中通道,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也是世界首例集“桥-岛-隧-水下互通”四位一体跨海集群工程方案。深中大桥(原称“伶仃洋大桥”)是深中通道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长2826米,大桥主跨达1666米,是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
广东交通集团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等在《深中通道工程关键技术及挑战》一文中指出,深中通道面临多个建设难题,包括所处区域台风等异常极端灾害气候频发,对伶仃洋大桥主梁抗风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等。
研究之后,该项目研发了“整体钢箱梁+水平导流板+上、下稳定板+高透风率栏杆”的新型组合动力结构。通过开展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和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确定了伶仃洋大桥采用整体流线型钢箱梁的结构形式。
宋神友等人的研究显示,在大桥附属设施方面,通过对比中央稳定板高度、栏杆透风率对抗风性能的影响,选定1.2m高的上中央稳定板和95%透风率的人行道护栏,形成了强台风频发区大跨径悬索桥新型动力结构,将该桥颤振临界风速提升至88m/s,能抵御17级台风。
再如狮子洋通道。其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后粤港澳大湾区的又一超体量工程,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狮子洋大桥一孔跨越珠江口,是世界上首座超2000米级的双层悬索桥。
“狮子洋大桥跨度超过我国桥梁抗风规范使用的跨度范围,且处于强台风频发区,如何保证桥梁抗风性能是确保大桥未来安全运营的关键技术问题。”广东湾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在《桥梁杂志》中撰文说。
上文提及,该项目组织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湖南大学、长安大学等多家权威单位平行开展了研究。在主缆方案比选阶段,为验证双主缆大幅风振效应现象机理,开展了并置单侧双缆方案的干扰效应和尾流驰振研究,覆盖测力、测压和测振多尺寸维度风洞试验工况,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超雷诺数临界区(Re=6.67E5>5.0E5)状态的物理试验模拟,明确了单侧双缆方案的尾流驰振和气动干扰影响,最终选用单侧单缆方案。
同时,项目通过主缆节段和气弹模型、加劲梁节段模型及全桥气弹模型等大量风洞试验,为主缆和加劲梁气动选型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实验筛选出优越的缆型和梁型断面(不额外设置抗风措施),相比于同跨径悬索桥,其扭转频率从0.15Hz提高到0.24Hz,显著提高颤振稳定性。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已成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的“风王”,正面袭击广东,最大风力达到17级。
9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发布公告,受台风“桦加沙”影响,经粤港澳三地协商一致,港珠澳大桥将于9月23日15时起临时封闭,三地口岸同步封关。解封时间将根据台风情况另行公告,请司机、旅客留意天气信息和有关交通提示,及时调整出行计划。
9月24日,南方财经记者从广东交通集团获悉,截至今天早上8时,广东交通集团所属各单位累计派出9396人开展风前检查排查,电子情报板发布交通安全信息10795条。集团在建狮子洋通道、清花高速等公路项目10个,共有工点528个,已全部停工,撤离工人10211人。
桥梁监测触发多次超限预警(崖门大桥、深中大桥、金马大桥、潮惠榕江大桥黄色拉索振动预警,深中大桥、高栏港特大桥风速黄色预警),台风影响区域黄茅海跨海通道高栏港特大桥的桥面风速最大,达30.3米/秒。24日10时,位于珠海江门境内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录得高栏港特大桥最大风速约16级,黄茅海大桥最大风速约13级,黄茅海中引桥最大风速约14级。
黄茅海跨海通道由西部沿海高速负责运营。目前西部沿海高速已准备抢险力量队伍共65支,共613人。应急物资、机械设备主要有挖掘机15台、推土机3台、吊机9台、发电机20台、抽水泵18台、 油锯135台、抢险车辆116辆,此外还有抓木机、彩条布 、木桩 、防汛沙袋 、照明设备等,并准备卫星电话27部。所有人员及物资已于9月23日中午12时预置到位。
封闭期间,深中通道加密视频监控巡查,整体情况良好。深中通道加强与省气象台、交警、应急等部门联系沟通,密切关注天气和台风变化情况。目前,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各部门及各关联单位的值班值守人员已全部到位,备勤队伍人员约390人,西岛驻守人员62人,东岛驻守人员19人。路政、养护、拯救人员联合三地交警及相邻路段在收费站、服务区及主线驻点位置应急值守并时刻注意风力等级。
图为超强台风“桦加沙”之下深中通道桥面监测 广东交通集团供图
虎门大桥方面,虎门大桥监控中心加密视频监控巡查频次,时刻紧盯属桥面信息,确保及时报送信息、快速处置突发情况。
9月24日12时30分,广东交通集团发布消息称,受超强台风“桦加沙”影响,已有52个高速公路路段启动防风I级应急响应,汕头海湾大桥、潮汕环线等31个路段为防风Ⅱ级应急响应。这52个路段大部分位于粤西沿海区域,包括黄茅海跨海通道、深中通道、西部沿海高速、海陵岛大桥、南三岛大桥、广佛、佛开、开阳、阳茂、茂湛、云茂、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
粤东方向潮州、汕尾两地已决定于今天中午12时起分批解除“五停”措施,集团受影响的粤东路段将根据属地安排有序恢复,具体恢复通行时间以公安交管部门的通告为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观点
2025-09-2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子弹财经
2025-09-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