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医渡科技揭晓医疗大模型落地密码:幻觉率<1%,临床试验入组效率提3-5倍

来源:财经报道网

2025-09-24 16:51:28

(原标题:医渡科技揭晓医疗大模型落地密码:幻觉率<1%,临床试验入组效率提3-5倍)

近日,“潮起钱塘·智启未来”第二届智慧医疗创新生态大会在杭州举办。医渡科技(2158.HK)联合创始人、CEO徐济铭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深入探讨双中台架构如何推动AI医疗的全场景变革,并在闭门会议中分享了公司在医疗大模型应用中的创新实践,为行业探索AI医疗落地提供路径参考。

数据+AI双引擎,构建医疗智能新基建

“AI医疗的发展正从单点技术突破转向系统性能力建设。”徐济铭在演讲中指出,医渡科技打造的“数据中台+AI中台”双中台解决方案,正是为医疗机构提供全场景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基础设施。

徐济铭进一步阐释,数据中台承担着医疗数据的全方位治理与价值挖掘重任。他以“血液系统”生动比喻:“正如血液为人体输送氧气和营养,数据中台为AI医疗持续提供高质量、标准化的数据养分。”医渡科技过去十余年积累的覆盖4000多家医疗机构的数据治理经验,正是支撑这一“数据血液系统”的核心竞争优势。

与数据中台相辅相成的AI中台,则承担着“大脑中枢”的角色:不仅能对DeepSeek、医渡医疗垂域大模型等多类大模型进行统一管理,还提供完整工具链产品,支持快速构建适配不同医疗场景的智能体,为上层应用提供坚实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区别于通用方案,医渡科技AI中台聚焦医疗领域特殊性,针对大模型普遍存在的“幻觉”问题,通过模型训练优化、知识融合增强、监督机制完善及工程控制强化等多重手段,将幻觉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不仅如此,面对医学知识的高度复杂性与专业性,医渡科技还专门设计了MED-RAG架构,可实现复杂医学知识的精准检索与高效推理,为AI医疗应用进一步夯实知识基础。

AI+医生——临床实践的智能化变革

基于双中台架构,医渡科技推出“1+N+X”的医生Copilot产品矩阵——以自主可控的1个AI中台为基座,集成N个大模型(包括DeepSeek、医渡医疗垂域大模型等),赋能X个业务场景(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

诊前精准导诊:通过多模态交互实现智能分诊、科室推荐、预问诊信息采集,并对接医院挂号渠道,降低患者等待时间,提升导诊精准度;

诊中效率革新:病历自动生成效率提升90%(从5分钟缩短至0.5分钟),TNM分期评估耗时减少70%,并结合循证医学为医生提供可溯源的个性化诊疗建议;

诊后管理闭环:AI患者管理平台实现院内外数据互通,并基于专科专病大模型提高个性化随访、康复指导、用药指导等服务,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医生“数字分身”7×24小时在线,复刻专家形象与声音,增强患者信任感。

目前AI中台已落地30多家知名三甲医院,实现从综合医院全局智能到专科专病深度穿透再到知名专家智能引领的多点开花,包括在肿瘤专科医院诊疗多场景的突破性落地、与滕皋军院士团队推出国内首个肝癌诊疗智能体等,医生Copilot在单家医院已辅助医生累计服务患者超2.6万人次。

AI+临床试验——效率与质量双提升

徐济铭分享道,医渡科技还将AI技术深度融入临床试验各环节,构建覆盖临床试验全流程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全面提升试验效率与质量。

在研究设计阶段,智能分析工具基于多中心数据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一键生成患者纳排漏斗等可视化结果,助力团队快速优化方案设计。

患者招募环节,iRecruitment系统通过AI匹配真实世界数据与试验方案,实现方案-患者的精准匹配。以心脑血管疾病(CVD)III期临床试验为例,通过AI精准筛选与多端触达,入组效率提升3-5倍,同时将患者筛选失败率降低30%。

数据管理方面,iCollector智能辅助录入系统,实现了电子病历到电子数据采集系统(EDC)的自动转录与映射,支持多模态源数据溯源,较传统方式节约30%-50%人力,且通过“AI+人工”双重核对保障数据质量。

在患者管理阶段,医渡科技iCare系统通过"任务精准推送+多模态智能提醒+个性化宣教激励+远程监测"的组合策略,有效提升受试者依从性。

质控环节,iQC智能数字质控系统构建了“病历处理-匹配-判定”的全流程智能识别机制,能够自动识别不良事件(AE)与合并用药漏记问题,实现高效批量处理,精准输出判定结果,并全维度呈现相关信息,便于全局管控与追溯。

攻坚实战:闭门会分析AI医疗落地方法论

在闭门会议中,徐济铭深入分享了医渡科技推动大模型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实战的核心实践经验。他强调,“如何将先进模型转化为真正适配医疗场景的可靠工具,是当前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技术不能只停留在‘能实现’,更要解决‘好不好用、敢不敢用、能不能落地’的问题,这正是医渡科技持续投入的关键方向。”

徐济铭指出,高质量、合规的数据治理,是所有智能应用落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公司始终坚持“医工结合”的协同路径:由技术团队与医学专家共同定义需求、打磨模型、评估效果,确保AI产品能无缝融入医生工作流程,真正实现“技术服务于人”的本质目标。

未来医疗的核心,在于能否切实解决医疗行业的痛点:让医生从重复劳动中解放,专注诊疗核心;让患者缩短等待时间,获得更精准、可及的医疗服务;支持科研团队提升试验效率,加速新药与疗法的临床转化。徐济铭表示,医渡科技将持续以务实的技术实践与开放的协同理念,联合更多行业伙伴打破技术与场景的壁垒,推动智能医疗真正走向普惠,为医疗健康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