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一场颁奖,京东颠覆了美妆行业?

来源:互联网江湖

2025-09-22 20:43:48

(原标题:一场颁奖,京东颠覆了美妆行业?)

$京东(NASDAQ|JD)$

文:志刚@互联网江湖主编

各行各业,颠覆“常识”似乎是一种新常态。

小米颠覆了造车,DeepSeek颠覆了搜索,红果短剧颠覆了长视频,东方树叶超过可口可乐……

最近,一场颁奖礼,也颠覆了我对美妆行业的认知。

9月19日,京东举办了首届“至美奖”颁奖典礼,超百家知名美妆品牌亮相。数据显示,京东美妆上半年双位数高增长,连续四个季度增速不断加快。

今年七夕期间,海蓝之谜在京东美妆成交额同比增长21倍,SK-Ⅱ增长17倍……进口高端美妆市场占比,京东已经做到了第一,正在成为高端美妆增长的主阵地。

这个结论似乎有点反直觉:美妆的主场不是在直播间?在一句句OMG买它中?

一场行业的颠覆正在上演:其实美妆生意的真正难点,从来不是靠低价脉冲打出几个销量高峰,而在于能否系统性、长期性增长。

高端美妆,价值几何?

都说现在大消费不好做,但细分品类依然不断跑出“黑马”。

啤酒赛道里,果啤增长最快,奶制品里羊奶粉领先。说到底,能从存量市场里挖出增量,才是真本事。

美妆行业也是一样。

一部美妆行业增长史,半部品类拓展史。最早大家洗脸用肥皂、擦脸用雪花膏,后来才逐渐分化出水乳、精华、眼霜。今天我们每一个习以为常的护肤步骤,都是新品类撬动新消费需求的结果。

其中,高端美妆扮演了“品类发动机”的作用。

海蓝之谜、赫莲娜、SK-Ⅱ这些行业巨头,要技术有技术、要品牌有品牌,推出新品类,用户尝鲜和买单的意愿天然更强。

比如阿玛尼前段时间推出了新品“水唇纱”,在京东美妆首发上架,主打极薄的质地、极浓的色泽,其实就是口红大类目下造出的新概念,单天就卖出一万多只。

回到最初这个问题:高端美妆对于行业,到底意味着什么?

新品类的本质,是行业的活水,不是市场里“多了一支口红、多了一瓶精华”这么简单。

在一个供给过剩、注意力稀缺的市场里,品牌很难再靠“量大管饱”打动消费者。但一个有技术支撑、有情绪价值、有差异化体验的新品类,却能重新唤醒沉睡的需求,把消费者“随便用用”的心理,扭转称“我得试试”。

换言之,新品类拉动的不只是一个品牌,更是整个行业的天花板。

高端美妆,恰恰是新品类最好的孵化器。它们敢投入几年时间,死磕一个成分、打磨一个质地、讲好一个故事。更重要的是,它们具备足够的品牌信用,让消费者愿意为未知和溢价买单。

从粉底液、气垫,到精华油、清洁泥膜,再到更加新奇的“唇纱”,细分类目的爆发经常从高端市场开始酝酿,再逐渐向下渗透。

所以,高端美妆为什么能在京东增长迅猛?

高端美妆的价值交付逻辑,天然依赖一套高确定性的零售基础设施:用户信你正品,才敢买贵价;物流足够靠谱,才适合送礼;服务体贴省心,售后不扯皮,才是高质量用户需要的购物体验;

而这些,全是京东最擅长的。

这类平台不跟你玩虚的,不搞流量“一波流”,而是扎扎实实地运营平台的核心资产:从链路的正品溯源、配送的限时达,到售后服务,京东美妆是用一整套系统能力,去承接高端美妆的预期。

所以说到底,不是京东需要高端美妆,而是高端美妆需要京东。

高端美妆品牌品牌需要一个能“把价值卖出来”、而不是“把价格打下去”的地方。

不卷流量,卷“确定性”

除了高端美妆一骑绝尘,京东美妆还有个更值得细品的特质:能给品牌带来确定性。

美妆行业正在承压,已经成为普遍共识。渠道饱和、ROI下滑、用户不再像以前一样有粘性……但2025年上半年,京东美妆依然走出了一条陡峭的上升曲线,同比两位数大涨。

现在的美妆行业,早已不是“跑马圈地”的时代。头部美妆品牌不约而同地追求同一件事:要利润、要健康、要可持续。单场直播的高销售额固然亮眼,但能活得好、活得久,才是重点。

所以渠道选择,突然就成了战略级的决策。

对此,美妆品牌们其实“洞若观火”:哪里既能帮我稳住基本盘、又能让我打出爆发仗,哪里能让我“优雅”地卖货、不陷入价格战的内卷,哪里就是下一个主场。

数据最能体现事实:以京东美妆的特色IP“十倍增长计划”为例,2024年这一项目启动以来,超过230家国内外知名品牌积极参与,146家品牌成交额超过10倍增长,平均增长幅度超过14倍。

其中不乏高端美妆品牌,如海蓝之谜、阿玛尼、雅诗兰黛,也不乏国货与新锐品牌,例如花西子增长超过5倍,方里增长超过7倍。

不难得出一个判断,京东美妆不是一个“偏科生”。

高端它能打,新锐它也接得住;国际大牌它能服务好,国货品牌它也能推出加速度。

短期,品牌来这儿能稳住业绩、锁定确定性;长期,是在给自己换一道护城河,从打价格战,转向打价值战。

具体来看,这个增长秩序体现在两个维度:

1:品牌。

对于不同类型的品牌,京东美妆都有着对应的“增长方法论”。

拿碧欧泉品牌来说,对于这类专注于男士市场的品牌,京东美妆会帮助其与健身、运动等跨品类合作,不断拓展合适的用户群体。

与碧欧泉不同,兰蔻是个非常全面的综合型品牌,京东美妆的策略则是拓展品类,探查品牌的货盘和价格带,为兰蔻的全线商品划分出上百个网格,再为品牌提出具体的建议,例如哪些卡位的价格带可以再多加布局、哪些功效的产品存在潜力。

之所以能够基于品牌DNA,帮助品牌实现增长,其实靠的不只是对市场的理解,核心更是京东的能力体系。

这引出增长秩序的第二点,基于体系化能力的供给优势。

2:供给。

体系化的电商模式,与直播不同,背后是供应能力的本质差异。

直播核心是主播个人的流量和影响力,所以大主播走到最后殊途同归,都需要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体系。

而京东这类平台的体系化能力,可以用“长坡厚雪”来形容。从遍布全国的仓配网络,到数智化系统、成熟稳定的正品保障机制,这套底层基建设施,如同高速公路,一旦建成,3C、家电、美妆等各个品类,都能在上面高速、平稳地奔驰。

另一方面,京东美妆的采销团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为品牌提供一对一定制化服务,深入经营增长一线,帮助品牌把增长的方法论进一步细化。

比如说,阿芙品牌的CEO就在“至美奖”颁奖现场分享,京东的采销团队帮助这个新锐品牌,将精华油作为一个独立赛道分离出来,从选款、定价,到拉新、营销,给出了品牌完整的策略公式,而不是只让品牌“烧钱换量”,推几款爆品就草草了事。

看透了美妆行业的底层增长秩序,再回看这次京东美妆“至美奖”,也自然就有了不同的思考。

颁奖本身更像是一次“筛选”。

实际上,美妆市场不缺好的产品,而是缺“让用户爽”的产品。比如,泡泡玛特卖得火,核心是隐藏款的情绪价值,满足了大众用户的爽点。

在让“用户爽”这件事儿上,京东美妆是有心得的。

今年520,SK-ll官宣五月天成为品牌代言人。京东美妆提前备货,入仓批量定制,站内同步上线明星皮肤、商详页明星3D投影、专属bgm、随单赠送拍立得小卡,给足了粉丝情绪价值。

除了情绪价值之外,好的成分、好的功效、好的品牌故事,也可以让用户“爽”。颁奖就是把这类自带“爽点”的产品筛选出来,给美妆行业的下个阶段探探路。

所以,京东美妆走的这条路,本质上是一场“反向操作”。

当行业还在流量里打转,它选择回到零售的本质:信任、确定性和复购。

没有夸张的嘶吼式带货,没有盲目追逐爆款,而是靠采销的专业度、物流的配送时效,到“礼遇季”等细腻的细分赛道设计,锻炼一套扎实的系统能力。

所以,“至美奖”不是在单纯颁奖,而是在输出一个增长共识:拓展新品类增量,经营好情绪价值,用体系化的能力帮助品牌增长。

行业的未来,从来不属于跑得最快的,而属于看得最清楚的。 京东美妆似乎已经想明白:比起追逐风口,不如自己定义风往哪吹。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22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