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反常操作虚减收入累计7亿元!“鸭脖大王”绝味食品突遭ST

来源:新刊财经

2025-09-22 12:54:08

(原标题:反常操作虚减收入累计7亿元!“鸭脖大王”绝味食品突遭ST)


此外,税务合规风险亦不容忽视。绝味食品虚减收入行为可能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应计未计问题。若税务机关启动纳税调整程序,绝味食品除需补缴相应税款外,还可能面临滞纳金及行政处罚,进一步加剧其财务负担。

9月20日晚间,绝味食品(603517.SH)发布公告称,公司于9月19日收到中国证监会湖南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该《告知书》显示,2017年至2021年期间,绝味食品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经累计测算,涉事期间合计少计营业收入约7.24亿元。


图片来源于:绝味食品公司公告

纵观绝味食品近年来业绩表现,其营收2017年的38.5亿元持续增长至2023年的72.61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11.15%,展现出稳健的扩张态势。而归母净利润表现则呈现先升后降,在2021年触及9.81亿元峰值后急剧回落,2024年已降至2.27亿元,较历史高点缩水76.86%。


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造假倾向于通过虚增收入在短期内推高股价。然而,绝味食品却反其道而行之,其动机或在于通过预期管理实现利润平滑——将本应在当期确认的收入予以"隐藏",待未来业绩承压时再行释放,以营造业绩持续稳定增长的表象。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绝味食品股价自2021年2月触及98.29元/股的历史峰值后持续下行,截至2025年9月19日收盘报15.25元/股,市值累计蒸发达84.5%。

值得关注的是,绝味食品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聚成、慧功、成广、福博企业发展合伙企业)似乎对此早有预判。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期间,上述主体实施集中减持16次,累计减持股份达5282万股,恰逢公司股价处于历史高位区间。

颇具巧合的是,绝味食品于2022年12月启动定向增发计划,向15家专业投资机构发行2260.8万股,募集资金总额11.8亿元,发行价格锁定为52.21元/股。此次定增募资的真实意图与控股股东减持行为之间,是否存在未向市场充分披露的战略考量或利益安排,值得市场深思。

此外,税务合规风险亦不容忽视。绝味食品虚减收入行为可能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应计未计问题。若税务机关启动纳税调整程序,绝味食品除需补缴相应税款外,还可能面临滞纳金及行政处罚,进一步加剧其财务负担。

随着监管处罚告知书的正式下发,绝味食品后续监管处置措施已明确。湖南监管局依法对绝味食品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其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处分,并处以400万元罚款;对时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处以警告及200万元罚款;对时任财务总监彭才刚处以警告及15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会秘书彭刚毅处以警告及100万元罚款。

根据监管要求,绝味食品股票将于2025年9月22日(公告披露后首个交易日)起全天停牌,并于次日(9月23日)复牌交易。复牌后,该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更为"ST绝味"。此次"戴帽"将导致绝味食品股票日涨跌幅限制由10%收窄至5%,市场流动性降低,再融资渠道亦将受到实质性制约。

值得关注的是,ST标识将触发机构投资者风控阈值。根据现行监管要求,公募基金及社保基金等主流机构对ST类股票投资普遍设有严格限制。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社保基金503组合、全国社保基金404组合分别持有绝味食品1.65%、0.94%股份,位列前十大股东,预计复牌后绝味食品股价将面临较大波动压力。


图片来源于:wind

对于绝味食品而言,此次处罚只是开始,后续如何整改、重塑市场信任、恢复企业声誉,将是其面临的长远挑战。而监管部门此次重拳出击,也彰显了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

作者 | 王昊宇

编辑 | 吴雪

1

2

3

NEWS

NEWS TODAY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