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通财经
2025-09-15 21:45:45
(原标题:“宁王”大涨超7%、板块涨超5% 锂电池行业迎来估值修复“大机遇”?)
9月15日,港股锂电池板块强势拉升的表现可谓引人瞩目,而“宁王”宁德时代(03750)更是凭借创新高的走势在这一波行情中占据C位。
具体而言,早盘甫一开盘,港股锂电池板块便大幅走高,盘中一度涨超7%。截止收盘,该板块上涨5.63%,涨幅居前。其中,宁德时代盘中大涨超9%,股价创历史新高,至收盘时分股价上涨7.44%为465港元,部分概念股亦大幅跟涨,比亚迪股份(01211)收涨3.44%至108.1港元,超威动力、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均涨超2%。
(行情来源:富途)
智通财经观察到,锂电池板块曾经历了一波深度调整,板块估值正处于显著低估状态。根据中原证券统计,截至2025年9月2日,锂电池和创业板估值分别为25.94倍和43.12倍。自2022年以来,目前锂电池板块估值可谓显著低于2013年以来44.41倍的行业中位数水平。
那么,此次该板块大幅反弹究竟是意欲何为呢?后市又该如何发展?
三大因素“助攻”,市场需求超预期增长
结合政策利好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看,此次锂电池板块大幅上涨显然不是“空穴来风”。
一方面是,政策利好频出,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9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提出"2025年至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这一政策为锂电池行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支持,无疑增强了市场对行业长期发展的信心。
日前,工信部等八部门还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为锂电池行业亦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要求账期自验收合格日起不超过60天,稳定了锂电池企业的订单预期,利于产能规划与原材料采购。
另一方面是,市场需求超预期增长,储能市场成为重要增长点。
一分为三地看,目前动力电池市场、储能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超预期增长,为锂电池行业提供坚实基础。
动力电池方面,需求增长十分强劲。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5年8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34.5GWh,环比增长5.7%,同比增长45.6%。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98.9GWh,占总销量的73.5%,环比增长8.5%,同比增长44.4%。1-8月,全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达920.7GWh,累计同比增长58.2%。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675.5GWh,占总销量的73.4%,累计同比增长49.7%。
储能市场爆发式增长成为行业重要驱动力。2025年8月,其他电池(主要为储能电池)销量为35.6GWh,占总销量的26.5%,同比增长49.0%。1-8月,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245.2GWh,占比26.6%,累计同比增长87.6%。这一数据显示,储能市场的增长速度远超动力电池,成为锂电池行业的重要增长点。
另据相关行业数据披露,2025年8月份储能的招标量达到69GWh,同比增长517%,环比增长169%,创下历史新高。全球能源结构转型,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占比持续提升,对储能的需求越来越强,储能市场的爆发为锂电池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而新能源汽车市场亦延续高增长态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销量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这一增长直接带动动力电池市场景气度提升。GGII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477GWh,同比增长49%。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为动力电池需求提供了稳定的支撑。
除此之外,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亦为锂电池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当前,国内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显著提速,已进入"技术验证期",多家车企计划于2027年左右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搭载,相关中试线密集落地将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如宁德时代等企业技术突破(中试线良率超90%)正加速产业化进程。据悉,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其单位耗锂量显著高于传统液态电池,这一特性将直接推动高端锂资源需求的结构性增长,尤其在2026年装车量加速放量的背景下,这将为锂电池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业绩拐点确立,板块迎来修复“大机遇”
正所谓,数字是最好的试金石。锂电池产业链复苏的业绩显然也板块上涨提供了充足底气。
据东莞证券披露,锂电产业链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032.30亿元,同比增长11.78%;归母净利润401.05亿元,同比增长29.08%,显著扭转过去两年同期净利润持续下滑的局面。
除隔膜外,其他细分环节均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增速依次为:正极(164.02%)>其他材料(129.91%)>负极(35.32%)>锂电池(27.60%)>电解液(24.68%)>锂电设备(24.34%)>隔膜(-98.63%)。
单季度来看,锂电池产业链2025Q2实现营收2678.64亿元,同比增长11.05%,环比增长13.81%;归母净利润217.65亿元,同比增长30.49%,环比增长18.68%,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环比快速增长。除隔膜外,其他细分环节均实现盈利。其中锂电池、正极、负极、其他材料、锂电设备等环节的Q2净利润同比环比均有明显改善。
在这其中,锂电池需求保持旺盛+产业链价格跌势减缓,正是支撑产业链业绩实现同比增长的主因
一方面,2025年上半年锂电池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根据GGII,2025年上半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增长68%。锂电池需求旺盛拉动上游材料出货量快速增长。另一方面,2025年上半年锂电池产业链整体价格跌势减缓,三元材料、负极材料、干法隔膜等环节价格甚至企稳回升。
伴随着业绩的显著改善,多家机构认为锂电池板块可能迎来了"景气度提升+估值修复"的戴维斯双击机会。
中信建投认为,锂电板块已兑现2025年市场需求超预期的逻辑,后续随着储能招标等情况的向好,板块第二波行情随时可能出现。这一观点为投资者提供了积极的预期,推动了股价上涨。
万联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年,在以旧换新等消费激励政策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叠加全球储能装机增势稳定,锂电产业链需求持续提升,盈利水平显著修复,龙头公司竞争优势增强。这一观点增强了市场对龙头企业的信心。
而摩根士丹利更是直言看好宁德时代。9月11日,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指出,宁德时代的领先优势将得以延续,其估值在同行中已具备显著吸引力,已经成为了“行业中最便宜的”。这一评级显然也对宁德时代及整个锂电池板块今日的表现产生了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随着全球降息周期的开启,外资回流是大趋势。像锂电这样前期经历了深度调整,基本面又迎来了拐点的板块,往往会成为聪明资金优先配置的对象。这将为锂电池板块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此外,当前该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叠加旺季效应与技术突破双重催化,具备强业绩确定性的龙头企业将有望持续受益。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9-15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9-15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9-15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9-15
格隆汇
2025-09-15
格隆汇
2025-09-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