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大连金管局:锚定“六个建设”,构建高质量协同发展新布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11 15:26:13

(原标题:大连金管局:锚定“六个建设”,构建高质量协同发展新布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

94个重点项目授信624.7 亿元、科技贷款余额增长8.40%、外贸业务贷款突破2600亿元……9月11日,大连金融监管局召开新闻通气会,亮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亮眼 成绩单”。

今年以来,大连金融监管局锚定“六个建设”,紧扣大连“两先区”发展目标与金融 “五篇大文章” 部署,强化政策引导与监管效能,推动辖区金融机构精准发力,在重点项目、科技金融、民生服务等六大领域全面突破,构建起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全新格局。

具体来看,“六个建设”成就斐然:

一是强化重点项目金融支持,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筑牢资金保障网。优化重点项目融资对接、监测、辅导、督办“四项工作机制”,推动“金融辅导员”银行数量扩充55%,抽调188名专业人才组建团队,强化全方位、贴身式上门金融服务,截至7月末,为庄河核电一期项目、长海大桥等94个项目提供授信支持624.7亿元,项目对接率100%。指导大连市银行业协会制定银团贷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组织召开重大项目座谈会和银团贷款工作推进会,强化银团项目精准对接和工作全程督导。上半年,全辖新签约银团项目金额227.6亿元,同比增长636%。引导保险机构优化保险服务,充分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工程保险为700多个建设项目提供风险保障414.57亿元,同比增长19.61%。持续推进“险资入连”工作,引导保险资金积极参与地方债券融资,加强对在连上市公司股票投资,年内新增保险资金投资超10亿元。

二是科技金融提速增效,绘就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新图景。部署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再升级”行动,联合印发《辽宁省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创新有力支撑科技强省建设的若干措施》,配合大连高新区3000万元科技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落地。对首批授牌6家“四专”型科技支行开展评估,扩围新设第二批3家科技支行,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推出“创新积分贷”“专精特新贷”“人才贷”等50余款科技金融专属产品,助力更多科技型企业以科技“软实力”获得信贷支持。加快建设科技保险体系和“滨科保”项目,出台科技保险特色支公司(团队)建设指引,建立大连保险业科技保险产品库,推动辖内保险机构研发落地大连市首单“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专利申请费用损失补偿保险”等产品,创新“信贷+保险+增值评估”模式,为企业提供集融资支持、专利被侵权保护和专利评估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上半年,大连辖内科技贷款余额1266.95亿元,较年初增长8.40%;辖内科技保险赔款支出同比增长204.07%,为4593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2158.04亿元。

三是聚焦民生所需所盼,深耕万家灯火暖心服务。坚持“金融为民”“金融惠民”,出台金融促消费专项指导意见,指导行业协会发布优化金融服务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倡议,推动上线辽宁首笔“国补贷”,组织开展促消费“揭榜挂帅”活动,引导行业打造促消费金融服务“样板”。完善普惠保险产品体系,推出“滨家保”家庭财产综合保障项目,创新“食安保”产品,助力拉动内需。联合出台《2025年度大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指南》,落地大豆完全成本保险补贴政策,新增温室大棚作物低温指数保险、大樱桃气象指数保险等5款农险创新产品,为13.15万家农业企业和农户提供风险保障77.3亿元。指导机构制定助学贷款工作方案,因地制宜创新业务办理思路,通过在县域行政事业大厅驻点、一对一培训辅导、困难区县集中资金扶助、银政联合宣传推广等创新方式,推动助学贷款实现全域覆盖。联合印发全市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开展“金戎同行”专项行动,协同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创新。推动“警保合作”,建成全国领先、东北首家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开通辽宁省首条“警保医”交通事故伤者急救“绿色通道”,交通事故平均处理时间降至10分钟以内,最快为3分钟。指导大连市保险行业协会联合中国银保信全国率先试点建设非车险见费出单系统,上线“新能源车、网约车、摩托车投保预约平台”,在合理区间提高新能源新车自主定价系数10个百分点,解决高风险车型投保难问题。完善“保险+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深入部署主汛期极端天气灾害防范应对,第一时间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成立救灾应急工作组,加强与交警、应急等部门联动,积极调配理赔资源。汛期以来,全市保险机构累计接到报案数2.07万件,赔款支出1.01亿元。

四是蓝色金融精准赋能,助力现代海洋城市样板加速成型。指导机构通过差异化授信承保策略、金融工具创新、服务下沉,做优蓝色金融,全力支持大连“向海图强”。推动保险总部在连区域性航运中心发挥作用,深化航运金融领域产品创新,积极发展船舶险、货运险等海运保险,船舶制造贷款、船舶保险保费分别同比增长30.39%、8.99%,积极助力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与农业农村、海洋渔业部门沟通协作,明确信贷支持海域治理、抵质押模式创新、海水养殖上下游产业以及创新海水养殖保险产品等工作重点,推动落地全国首笔海洋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创新网箱养殖海参浪高气象指数保险、海水浮筏养殖浪高气象指数保险、水产制种保险等多款产品。上半年,风力指数、水温指数、浮筏浪高、网箱浪高等海水养殖保险提供风险保障47.77亿元,赔款支出1.14亿元。目前银行机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提供贷款余额14.84亿元,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余额68.65亿元。

五是支持稳外贸畅通循环,护航外贸企业乘风破浪。助力完善大连市稳外贸工作协调机制,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项下单列外贸板块,指导银行保险机构组建“一把手”任组长的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工作小组,联合出台《大连市关于稳外贸的若干举措》,制定支持外贸稳定增长专项工作方案。组织银行召开政策宣讲会、业务接洽会,深入摸排外贸企业需求,强化融资对接和融智支持,促进转贷款优惠政策直达外贸企业。引导出口信用保险加大支持力度,累计支持保障大连市外经贸规模37.17亿美元,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线上发布普惠类小微保单超过6000张,提供中长期出口信贷及保单融资增信支持79.8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0%。引导机构为外贸重点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加大“跨境快贷”“贸易险+项目险”“保理E贷”等服务支持,上半年辖内银行业机构外贸业务贷款2636.14亿元,较年初增长2.86%。

六是养老金融创新突破,驱动宜居宜业服务体系提质升级。深入开展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建立养老金融数据监测分析机制,加强业务跟踪评估,联合相关部门连续两年评选养老金融重点项目,完善多层次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创建具有影响力的养老金融品牌,推动泰康养老社区等养老金融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推动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城心养老”项目加快选址进度,做优适老金融服务,形成示范效应。截至7月末,全市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1.54%,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累计超142万户。推动“大连普惠保”产品迭代升级,累计向超过256万人次大连市民提供“零门槛、低保费、高保额、高覆盖”风险保障,有效满足我市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保障需求,赔款支出超1.86亿元,60岁以上老年人赔付占比超56%,为老年群体就医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连金融监管局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六个建设”布局,以更高质量金融服务为大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