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源媒汇
2025-09-09 18:34:14
(原标题:粤港澳大湾区正在重构“天空版图”)
文源 | 源媒汇
作者 | 谢春生
编辑 | 苏淮
一场航空盛宴,在千年商都广州拉开序幕。
9月8日,以“创新枢纽 全球机遇”为主题,由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民用机场协会联合主办、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国际机场博览会在广州开幕。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家机场、190+家民航关联企业的2000多名航空精英与专家代表,齐聚广州琶洲广交会馆的4万平方米展区。
博览会开幕式启动仪式 | 源媒汇现场拍摄
展会上,平时深藏幕后的各类机场硬核科技,也逐步揭开神秘面纱。例如,数字孪生机场平台、人工智能航班调度系统、行李智能追踪系统等前沿技术相继亮相,让外界近距离感受到国内机场满满的科技含量。通过这些新的科技技术,各机场逐步打造出如生物识别通关、行李智能追踪、VIP智能候机厅等服务创新产品,重构旅客出行体验。
此外,展会上还呈现了各类航司主题航线与文旅IP联名项目、智能仓储设备与无人驾驶系统等,全面展现“航空+”产业融合新生态,彰显中国民航的“硬实力”。
更深层次的变化藏在技术之外。如今,机场的角色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从单一的交通枢纽,转变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引擎。
01
盛会落地,为何是广州?
本届博览会采用“三会五展”的创新模式,联动三大全球性会议与五大专业主题展览,构建起“会议+展览+研讨”的立体化行业交流体系。
与会同期,还将举行第七届ACI机场体验全球大会、第十届中国机场服务大会、中英经贸联委会第十七次机场工作组会议。现场也汇聚了国际机场协会(ACI)总干事、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理事长、伊斯坦布尔机场CEO、樟宜机场集团机场运营规划高级副总裁、利雅得机场公司CEO等全球民航领域大咖,共商全球民航发展大计。
博览会开幕式现场 | 源媒汇现场拍摄
如此高规格的博览会,不禁令外界好奇,缘何独独“落户”广州?想要找到个中答案,还需从区位、产业等多个方面去探究。
“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区位优势、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澎湃动能、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定位凸显,广州枢纽建设坚定向前,在数智绿色中延伸美好,在内畅外联中触达世界,在强产兴城中深耕价值。”开幕式上,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蔡治洲的分享,点明了广州的区位优势。尤其是广州白云机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连通世界的“空中桥梁”,也是连接“一带一路”和“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4年,白云机场旅客量达7637万人次,货邮量达238万吨。
目前,白云机场国内外通航点240多个,航线网络覆盖全球五大洲,连接国际及地区近100个目的地,每周往返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超1700架次。
2025年以来,白云机场的“朋友圈”继续扩大,已联合国内外航司新增、恢复或加密国际客货运航线超过20条。
过去,人们谈论机场,更多关注量;如今,机场被重新定义为“超级节点”——既是物流分拨中心,也是消费前沿场景,更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点,从本次博览会上的五大主题展区——民航专业设备展、民航工程技术及新质生产力展、机场服务创新产品展、航旅文体融合展、空港产业经济新业态展,也能看到这种转变。这些展区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形成了完整的民航创新生态链,既涵盖技术设备,也涉及服务体验与产业联动。
譬如,“五大专业展区”联动民航全产业链企业,打造国内首个民航全生态展览平台,推动临空产业集聚与广州空港经济区发展。配套的航旅文体融合展览、城市观光等活动,进一步激活“航空+文旅”协同效应。
由此形成机场的新逻辑——技术驱动安全与效率、服务创新提升体验、产业延伸强化城市功能。
02
重塑机场体验的硬核科技
“黑科技好多”,这是源媒汇在展会上听到最多的评价。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戚耀明表示,本届国际机场博览会上有一批民航“黑科技”产品亮相,像行李运输机器人、货运机器人、跑道清洁机器人、智能登机门等新的科技设备,有望未来在机场进行应用,进一步提升机场的运营效率。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戚耀明接受媒体群访 | 源媒汇现场拍摄
展会现场,源媒汇看到一款正在运行展示的自动行李装载设备。据悉,该款机械臂设备可用于机场托运行李自动装载,装载效率高,可降低机场行李搬运工的劳动强度。
现场还有另一款类似的机器人产品——行李转运机器人。该款产品融合计算机视觉、运动规划、非结构化码垛及主动安全算法,可实现从行李识别、灵活抓取到高效转运、智能堆叠的全流程。
行李转运机器人 | 源媒汇现场拍摄
此外,科技巨头华为也带来了相关产品。据悉,华为此前便已推出机场数智平台解决方案,围绕航班流、旅客流等,基于云、大数据和AI以及超强算力平台等能力,为机场提供技术支持。
而空港设备龙头企业威海广泰,带来“虎跃”电动飞机牵引车与机场主力消防车;中建三局展示的智能建造一体化平台、装配式造楼机,还有民航二所以全国首个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为核心,呈现亚洲首个民航模拟验证机场、国内首个民航全流程仿真平台等成果,足见民航自主创新实力。
随着越来越多科技企业的加入,未来公众将会在机场见识到各式各样的“黑科技”产品,但这仅仅只是展示民航实力的一部分。
当然,本次博览会选择广州,不仅是认可这座城市的民航实力,更是看中其背后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势能。伴随着密集的扩建潮,粤港澳大湾区正成为全球机场跑道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世界级机场群”加速形成。
目前,大湾区内有广州、深圳和香港三座枢纽机场,珠海、澳门两座干线机场,以及惠州、佛山两座支线机场,航线网络遍及全球200多个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航空管理培训中心功能,提升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增强澳门、珠海等机场功能。
大湾区以“机场群”登场,意味着中国在全球航空竞争中走出了一条不同路径——强调区域合力,而非单点突破;追求全链条生态,而非单纯比规模。
03
延伸机场价值链条
作为广州的重要象征之一,白云机场深度融合保税区、会展业、旅游业、跨境电商等发展,构筑了庞大的临空经济带。三期扩建完工后,白云机场将进入“三航站楼五跑道”时代,年旅客能力将达到1.2亿人次、货邮能力达到380万吨。
白云机场展台一角:广州塔与吉祥物“通通” | 源媒汇现场拍摄
据了解,未来白云机场将始终锚定建设世界一流机场目标,全力推进广州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将广州国际航空枢纽打造成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战略节点。
这其中,不仅仅需要高科技设备的助力,“人文”也是个中关键。
从现场呈现出的各地文化也能窥得一二。例如,四川展区熊猫元素随处可见,传递“锦绣天府,巴适空港”理念;内蒙古展区有乐手带来演奏。更有意思的是,白云机场展台,还上演了一出粤剧《帝女花》选段,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欣赏拍照。
博览会上粤剧、葫芦丝等表演 | 源媒汇现场拍摄
除了粤剧,现场还能够看到古琴、葫芦丝等表演,并领略木偶戏、通草画、榄雕、剪纸等岭南味浓郁的传统文化。同时,各家还通过牛角包、慕斯蛋糕等特色航空食品吸引观众品尝。这些细节,凸显了机场作为文化交流和体验平台的新角色。
这也意味着,本届博览会不仅看重技术的硬实力展示,同样在意人文的特色呈现。
而首次落地广州的第七届ACI机场体验全球大会,便是以“重塑人文体验”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技术与人性化设计的融合应用,致力于打造无缝包容的旅客旅程与高效协作的员工场景。
为了进一步凸显这种“人文关怀”特质,大会将揭晓依托近70万份旅客实时问卷数据、代表行业服务水准风向标的“机场服务质量(ASQ)大奖”——全球客户体验最佳机场。
大会上的授牌瞬间 | 源媒汇现场拍摄
此外,通过评选、授牌“2024年度民用机场服务质量优秀机场”和“民用机场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驿站”等举措,也显现出机场行业对服务质量和特殊群体关怀的重视。
从获评结果来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等51家机场获评“2024年度民用机场服务质量优秀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等46家获评“民用机场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驿站”。白云机场一举拿下两项殊荣,足见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博览会期间,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与新西兰机场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开创了中外机场协会战略合作新先例。这种国际合作,反映了机场行业正在形成的全球共识。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理事长王瑞萍指出,2025国际机场博览会暨第十届中国机场服务大会致力于搭建辐射全球的交流、发布与展示平台,彰显中国民航深化国际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她强调,中国机场服务质量十年评价成效显著,团体标准获全行业认可。协会将以服务质量体系为骨架、服务品牌为灵魂,强化创新赋能与智慧支撑,为全球民航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与智慧。
可见,从物流中心到消费场景,从交通枢纽到经济引擎,机场正在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09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09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09
观点
2025-09-09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09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