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医改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普华和顺(01358.HK)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转型?

来源:港股研究社

2025-09-07 12:55:34

(原标题:医改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普华和顺(01358.HK)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转型?)

在医疗行业改革不断深化、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作为中国领先的医疗器械企业的普华和顺(01358.HK)发布了2025 年上半年的业绩。

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普华和顺实现总营收 4.144 亿元,同比增长 22.4%;期内溢利 0.866 亿元,同比下降 7.5%。其中,三大核心业务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血液净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2.974 亿元,同比增幅 44.5%;输液器业务实现收入 1.134 亿元,同比下降 14.5%;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首次实现收入 354万元。同时,公司经调整期内净溢利(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衡量指标)同比增长 15.3% 至 1.191 亿元,整体毛利率为 51.3%。

本次业绩所反映的,是普华和顺在医疗行业带量采购常态化、国产替代加速等复杂环境下,积极调整经营策略的结果。公司抓住国家支持医疗器械创新与国产化的政策机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管线,在巩固血液净化和输液器业务市场地位的同时,着力培育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打造新的增长极。

除了三大核心业务扩张上具有可观潜力,作为长线的投资标的而言,公开数据显示,普华和顺近年的派息率超90%,在未来减息周期中,将为市场带来不少吸引力,此亦不可不察。

一、透析疗法需求庞大,血液净化板块领跑

2025 年上半年,普华和顺三大核心业务在行业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整体延续了 “血液净化业务领跑,输液器业务承压,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起步” 的格局。是行业政策调整(外部环境)与内部业务战略调整(内部应对)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相互影响,塑造了当前的业务发展格局。

血液净化板块贡献了2025上半年的主要营收,这得益于庞大的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

中国医疗器材市场正处在高速增长的周期,而血液净化更是其中的黄金赛道。据估计,截至2024年,中国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达350万人,占全球30%,但治疗率不足20%,市场需求巨大。

同时,目前我国透析患者总数已达到118.3万人,相较于2023年的106万患者,增长趋势明显。其中血液透析患者数量为102.7万,相比去年增加了22万。

就机构数量而言,全国范围内的血液透析中心已增至8456家,反映了透析服务的扩张。普华和顺旗下的四川睿健医疗作为中国领先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血液净化医疗器械公司,成长空间巨大。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血液净化业务表现抢眼,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44.5%,达到 2.974 亿元,占集团总营收的71.8%。这一增长既得益于终末期肾病患者数量增加带来的市场需求扩张,也离不开公司的三大核心策略。

首先,公司积极参与带量采购,以量换价巩固市场份额。在 2024 年开展的河南等 23 省(区、兵团)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带量采购和京津冀 “3+N” 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公司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滤过器等产品均成功中标,虽然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产品利润空间,但保障了稳定的销售规模。

其次,拓展海内外市场,提升市场渗透率。面对国内激烈竞争毛利率压缩的局面,普华和顺一方面继续深耕国内市场,覆盖各级医疗机构;另一方面加速突破海外市场,印度、美洲、非洲等地区销售额显著增加。但截至目前,为迅速打开市场形成规模优势,出口产品毛利率相对较低,一定程度拖累了业务整体毛利率。然而,中长期而言,出海业务的规模效应形成,将有利于盈利能力的提升,并分散国内市场的风险。

此外,公司在血液透析板块的产品组合丰富,形成了完善产业链布局。公司在血液透析器等耗材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同时,积极拓展血液净化设备销售,形成 “耗材+设备” 协同发展模式,增强了对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

二、输液器板块承压,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起步

输液器板块原本是公司的传统起家的业务,但是近年来受政策影响明显。具体来看,2025年中期,公司的输液器收入约为 1.134 亿元,同比下降 14.5%,占集团综合营收的 27.4%。该业务面临的压力主要源于带量采购政策的持续推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今年上半年,带量采购政策覆盖的区域增加,导致公司的输液器产品价格受到一定影响,收入下滑。

为了应对市场挑战,公司持续贯彻低成本高质量战略,提高经营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适时调整营销策略,同时不断改善现有产品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关注新兴热点领域,以拓展新市场。

与输液器板块承压的格局不同,公司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虽然该板块所实现的收入仅为354万元,占集团综合营收的 0.9%,但这标志着该业务从研发阶段正式进入市场推广期。而该业务板块能够实现破局,得益于居民对医学美容、创伤修复的持续需求。同时,公司自身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布局也使得公司能够承接这一波需求。

公司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的产品管线丰富,应用场景广泛。公司专注于动物源性组织再生医用生物材料和人体组织修复替代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产品涵盖乳房修补、口腔修补、注射美容等多个领域。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多项在研产品处于不同开发阶段,如用于注射美容的注射用组织填充剂已提交注册申请,硬脑膜补片处于注册审核阶段,未来有望为业务增长注入新动力。

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作为公司重点培育的新兴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新产品的陆续上市和市场推广的深入,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第二增长曲线,为整体业绩增长贡献力量。

三、研发投入持续加码,技术实力不断增强

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新兴业务的培育,有望成为普华和顺中长期增长的核心动力。2025 年上半年,公司在研发创新方面持续发力,多个在研产品进展顺利,为业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具体来看,2025 年上半年研发开支由 2024 年同期的约 2.06 亿元增加 9.2% 至约 2.25 亿元,重点投向三大业务领域。在血液净化业务板块,公司已在 2025 年上半年递交用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血液透析滤过器,以及用于清除外源性药物或毒物的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的注册申请,进一步拓展血液净化耗材领域的产品组合。

输液器业务板块,用于医美产品注射的一次性使用钝末端注射针产品正处于注册审核阶段,预计将于 2025 年下半年取得注册证书;且已递交用于胰岛素注射的电子笔式注射器产品的注册申请,拓展糖尿病护理领域的产品线。

再生医用生物材料板块,公司已在 2025 年上半年提交用于注射美容的注射用组织填充剂产品的注册申请,将产品组合由医疗领域拓展至医美领域;并将于 2025 年下半年启动用于组织缺损填充与修复再生的生物海绵产品的临床试验;用于硬脑膜缺损修补的硬脑膜补片产品已处于注册审核阶段。

截至 2025 年 6 月30 日,公司已获得 58 个产品注册证,拥有 177 项产品专利及著作权,包括 72 项输液器产品相关专利,82 项血液净化产品专利及著作权,及 23 项再生医学生物材料产品专利,研发实力不断增强。

四、总结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政策对医疗器械行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国家持续深化医疗行业改革,医疗反腐行动纵深推进,药械带量采购持续铺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医疗器械企业的利润空间,给企业经营带来挑战,普华和顺的输液器业务方面则受到一定影响。

但另一方面,政府也不断出台医疗器械国产化和创新支持政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普华和顺这样注重研发创新的企业带来了机遇,特别是在再生医用生物材料等新兴领域,政策支持为业务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总体而言,2025 年上半年的普华和顺,在行业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强化优势业务,培育新兴业务,使得三大核心业务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为公司在行业变革中持续前行奠定了基础。

展望未来,公司的血液净化业务将继续深化海内外市场拓展,推动产品技术升级,提升盈利能力,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其次,输液器业务将积极应对带量采购政策,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新兴应用领域,力争实现业务稳定发展。最后,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将加速新产品上市进程,培育成为新的增长引擎。$普华和顺(HK|0135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