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司研究室
2025-09-05 12:31:00
(原标题:健康160通过港交所聆讯,连续3年亏损,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130%)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组
文|曲奇
9月4日,健康160通过港交所聆讯。
健康160,前身为“就医160”,是一家起源于2005年的数字医疗服务提供商。健康160的业务可以分为两大块:一是传统的医药健康用品批零业务,二是基于“健康160”平台的数字医疗健康解决方案业务。
其中,医药健康用品业务是健康160当前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其模式兼具批发和零售两种形态。
在批发模式下,公司主要向企业客户,包括区域医药贸易公司、医疗保健机构及其他医药销售平台,提供各类医药健康用品。2022年至2024年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57.8%、66.1%和64.9%。零售模式则直接面向个人用户销售产品,作为批零业务的补充。
数字医疗解决方案业务以“健康160”平台为核心,旨在通过技术连接医疗健康产业链上的各类参与方。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健康160平台已成功连接了超过44,600家医疗健康机构,其中包含超过14,400家医院(包括3,424家三级医院)以及超过30,20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近三年,健康160的总收入呈现出波动性增长的趋势。
2023年,公司总收入达到6.29亿元,较2022年的5.26亿元增长19.6%。然而,增长势头在2024年未能延续,总收入降至6.21亿元,同比下滑1.3%。
在盈利能力方面,健康160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公司在报告期内持续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至2024年的净亏损分别为1.20亿元、1.06亿元和1.08亿元。
公司持续的亏损主要归因于两方面因素:其一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医药健康用品业务的毛利率持续走低,从2022年的4.1%降至2024年的1.4%,严重侵蚀了公司的盈利空间。
其二,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推进业务扩张,公司的销售及营销费用以及行政开支持续高企。
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成长期,但竞争也十分激烈。其主要对手包括具备强大生态系统和资本支持的互联网巨头以及垂直领域的头部平台,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健康160不得不持续加大销售与营销开支。2022年至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8.5%、16.2%、18.9%。
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模式,在营收未能实现同步增长的情况下,使得公司陷入了盈利困境。
此外,健康160的债券情况不容乐观。根据Wind数据,公司资产负债率在2022年末高达319%,尽管随后两年有所下降,但2024年末仍保持在130%的高位。
天眼查
2025-09-05
天眼查
2025-09-05
天眼查
2025-09-05
观点
2025-09-05
天眼查
2025-09-05
民商财经
2025-09-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