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持牌消金上半年业绩(三)资产质量整体呈现优化趋势 助贷新规下行业或生变

来源:中国网财经

媒体

2025-09-05 11:49:00

(原标题:持牌消金上半年业绩(三)资产质量整体呈现优化趋势 助贷新规下行业或生变)

中国网财经9月5日讯 在营收、利润与资产规模高增长的同时,资产质量与合规能力正成为决定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未来命运的关键。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虽不同机构表现有所差异,但消金行业整体资产质量呈现优化趋势。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兴业消金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分别为21.05亿元和2.61%,较2024年末实现“双降”。截至2025年6月末,中银消金不良贷款率虽然仍处于高位3.41%,但同比有所回落至。

截至2025年3月末,苏银凯基的不良贷款率为‌1.41%‌。

截至2024年末, 招联消费金融的不良贷款率为1.95%,较2023年的2.45%下降了0.5个百分点。 ‌截至2024年末,杭银消金不良贷款率为1.72%,与上年末持平;中邮消金 2024年不良贷款率为2.65%,同比下降显著。截至2024年末,宁银消金的不良率为1.55%,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截至2024年末, 海尔消金的不良贷款率为2.15%,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

为改善资产质量,行业整体加大了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今年上半年,多家消金公司开启不良资产“甩卖”模式。数据显示,上半年已有招联消金、兴业消金、中银消金等15家消金公司,通过银登中心转让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合计超300亿元,已成为挂牌不良贷款仅次于商业银行的金融机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消费金融行业正面临来自监管新规带来的考验。随着整改期限临近,若消费金融公司在开展网贷业务时突破24%的年利率红线,将面临合规风险,这不仅会对其商业模式带来冲击,更将深度影响盈利能力和长期发展战略。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直言,即将落地的助贷新规,对于头部持牌消金而言影响不大,但其对于那些对助贷平台较为倚重的腰尾部机构而言,或将引发业绩的下降。

“建议腰尾部持牌消金需要未雨绸缪,尽早加大自营业务比例、打造自营业务核心竞争力以抵御外部风险、缓解因合作业务占比过高而造成的不确定性。”在苏筱芮看来,未来消金公司的竞争,将从单纯的规模和速度竞争,转向对自营流量、风控技术、资金成本等综合能力的全方位比拼。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