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25-08-29 02:24:26
(原标题:【商道论衡】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三种路径)
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产口出口、国际化、全球化三个阶段。当一家企业通过代理等中介渠道向海外市场出口产品、具备了一定销售规模和利润后,企业会考虑在海外建设自己的实体性组织,直接面对终端用户或客户,获得市场直接反馈、改进产品性能,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的销售,这时,企业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国际化运营。
企业开启国际化运营的路径,概括而言,传统上有三种典型选择。第一种是在海外建设工厂,进行本地生产、本地或周边区域销售。第二种是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市场销售组织,直接面向客户销售产品,提供产品交付和维保。还有一种是跨国并购或合资,一步跃入国际化。前两种方式可以概括为让“人”走出去,最后一种路径可以概括为让“钱”走出去。这三种路径选择并不排他,一家企业可以同时使用,但各有适用性,各有优劣。
下文对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的路径和效果略作分析。
第一条路径,海外本地生产、本地销售,主要适用于技术制造类企业。
在二战之前,受限于跨洋交通运输、信息交流和跨境金融交易不便,全球化贸易规则框架也还没有建立、完善起来,通过海外本地生产在本地市场进行销售,是传统制造类企业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大潮中率先走出国门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来说,本地化生产是一个“顺势而为”、“稳扎稳打”的出海路径选择。
比如海尔,其早期国际化策略是“先有市场后有工厂”,1989年海尔首次向海外出口冰箱,直到1999年4月,海尔才投资3000万美元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设立首个海外生产中心,从高端市场开启品牌全球化历程。再比如TCL,1999年在越南建立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将此作为其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开始以自主品牌、自建渠道、自建工厂拓展海外业务,随后,TCL又以越南为支点,将业务延伸至东南亚其他国家。
第二种出海路径是华为所代表的“直销”模式,直接让人走出去,在海外市场找客户,做销售,然后建组织,打地盘,扎根海外当地。
华为的国际化并没有经历较长的产品出口试探阶段,1994年C&C08机研发成功后,曾借由中国政府的援外行动向海外出口产品,但数量有限,也曾经尝试在海外开办合资工厂本地销售,但属被迫为之,也历经艰难。华为打开海外市场,开启国际化运营,主要还是通过直销实现,这由其产品特性所决定。
华为的主产品是通信网络系统设备,系统功能复杂、技术含量高,华为面对的销售对象也是技术部门,销售沟通是技术对技术,而通信设备卖到客户手中,还需要一系列工程交付,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开局、入网监测,交付之后,设备接入运营商网络,要保证运行正常,需要持续不断的专业运维,所以产品销售之后的交付和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的成功。因此,从前端的售前交流到后端的交付、运维,都需要华为派出自己的技术人员,通过代理去销售或者通过外包去维护,都容易出问题。
所以,除了在一些特定国家或市场,依客户要求,或按当地的营商、交易规则,必须通过代理渠道外,华为打开海外市场,主要是通过对电信运营商的直接销售。
总体而言,因为技术所具有的缄默性,高科技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还是要靠让人走出去。所谓技术的缄默性,是指那些具体在实际操作中的技术应用型知识,英文为Know-how,很难通过纸面的学习或课堂的培训来传递,必须要通过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地教,技术诀窍装在师傅的大脑里,不通过现场演示通常无法掌握。
第三条路径是跨国并购,用钱买市场,企业一步跃入国际化。
中国走这条道路的典型代表有联想、吉利汽车、字节跳动等公司。2004年12月,联想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电脑部门。联想这一次并购“壮举”,是中国加入WTO之后的本土高科技制造企业急于国际化的一条便捷之路。但是,联想与IBM电脑部门后来的磨合并不顺利。
2010年,吉利汽车从美国福特汽车手中全资收购瑞典品牌沃尔沃轿车,又一次震动企业界,这也是当年全球汽车行业最为重磅的消息。这一跨国并购的成功得益于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秉持的“品牌相对独立、各自协同发展”理念,处理吉利与并购企业的关系。虽然吉利与沃尔沃之间在品牌地位、技术能力都不匹配,双方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认知也有较大差异,但李书福认为,“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表示尊重其“成熟的商业文明”,这应该是吉利的并购成功之道。
2016年9月,字节跳动开发出短视频社交软件抖音,在国内收获大量用户,2017年2月,字节跳动全资收购拥有数千万月活跃用户的美国移动短视频公司Flipagram,借此平台推出“抖音”国际版TikTok,于2017年9月在美国上线,2017年11月,字节跳动又以近10亿美元完全收购了已风行30多个国家的音乐短视频社交应用Muscial.ly,2018年8月将其与TikTok合并,Musical.ly的用户转移到TikTok,由此Tikok开始向全球市场拓展,并迅速取得成功。和吉利收购沃尔沃一样,Tiktok从美国并购而来的,它在美国的运作也相对独立。
除了跨国并购,“让钱走出去”的国际化路径还有另一种方式,即通过跨国股权投资,获得资本海外收益,这种方式的代表案例是腾讯,算是这条道上的“王者”。
2005年,腾讯成立国际化事业部,专门负责海外业务,于当年就投资入股韩国手游公司GoPets的8.33%股权,被认为是腾讯迈出其国际化第一步。在随后几年里,腾讯不断在游戏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全球投资和股权并购,并逐步扩展到电商、金融等多个领域,2021年初的统计数据显示,腾讯投资了22个国家140多个标的,以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的海外资产将自己送进了2021年“中国跨国一百大”第二位,但其海外收入仅是海外资产的5.3%,在“中国一百大”的这一记录中垫底。腾讯官网公布的海外办公地点只有18个国家或地区的25个城市,相比字节跳动就少多了,2020年初,字节跳动在30个国家、180多个城市设立了办公室。
以上三种国际化路径,在今天全球化重构的局面下,各国贸易壁垒增高,地缘政治风险凸显,企业正面对新的情况,需要建立新的决策逻辑。对于技术制造类企业来说,海外本地生产可能会是必选项,而各国基于国家安全、脱钩断链的考虑,跨国并购也将不再容易。
证券时报
2025-08-29
证券时报
2025-08-29
证券时报
2025-08-29
证券时报
2025-08-29
证券时报
2025-08-29
证券时报
2025-08-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