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访网
2025-08-28 14:56:00
(原标题:净利润下滑8.8%却被看好?中国平安的底气:寿险39.8%增速)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当中国平安总市值重新站上1万亿元关口,这家金融巨头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答卷格外引人关注。营运利润同比增长3.7%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8%的“一增一减”,看似矛盾的数字背后,藏着保险行业独特的盈利逻辑;寿险新业务价值39.8%的爆发式增长,又折改革红利的深度释放。在8月27日的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高管团队直面市场关切,揭开了万亿市值背后的增长密码与未来布局。
利润“温差”
“看保险公司利润,别只盯短期数字。”平安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付欣的一句话,点破了市场对利润口径差异的疑惑。上半年,平安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达777.32亿元,归母净利润却为680.47亿元,两者间的“温差”并非经营乏力,而是会计规则与投资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关键的变量藏在600亿元的股票浮盈里。近年来平安加大股票配置,其中67%的股票被划入“其他综合收益(OCI)”科目,这部分资产的市值波动不直接计入利润表,却实实在在增厚了净资产。付欣解释,这种会计处理方式虽让短期净利润“看起来少了”,却能避免投资波动对业绩的过度干扰,更真实反映长期经营实力。
除此之外,两笔一次性因素也影响了净利润表现:一季度并表平安健康时产生的34亿元减值,以及港股可转债因股价上涨导致的短期估值下降。若将这三项因素回算,平安上半年净利润增速将实现双位数增长,不仅跑赢行业平均水平,还超过了营运利润增速。
“建议投资者聚焦营运利润。”付欣强调,保险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长期服务能力,营运利润剔除了短期投资波动和一次性因素,更能体现寿险保费收入、财险综合成本率等核心经营指标的真实水平。上半年平安财险95.2%的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1718.57亿元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1%,正是营运利润稳健增长的有力支撑。
寿险狂飙
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这组数据成为平安上半年业绩的最大亮点。更值得关注的是,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激增168.6%,非代理人渠道贡献占比达33.9%,打破了过去寿险依赖代理人的单一格局。在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看来,这轮增长并非偶然,而是行业趋势与改革红利的双重爆发。
“寿险正在成为中产阶级的财富配置压舱石。”郭晓涛指出,在低利率环境与人口老龄化双重背景下,兼具财富保值、疾病保障、医疗养老功能的寿险产品需求持续升温,规模超20万亿元的银发经济更成为行业增长的新蓝海。平安精准抓住这一趋势,通过“产品+渠道”改革,提前布局的红利正加速释放。
多渠道改革首当其冲。过去平安寿险高度依赖代理人渠道,如今已形成“代理人+银保+社区金融”的三维格局。社区金融渠道依托线下网点,深入社区提供养老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与银保渠道的规模化销售形成互补,共同推动非代理人渠道爆发。数据显示,代理人渠道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渠道结构优化的同时,单人均效也在提升。
“产品+服务”则构筑了差异化壁垒。早在四年前,平安就推出“保险+医疗”“保险+养老”模式,客户购买寿险产品的同时,可享受在线问诊、三甲医院绿通、养老社区入住权等增值服务。这种“不止于保险”的服务体系,在行业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拉动新业务价值增长的核心动力。
AI赋能更让销售效率再上台阶。平安自研的67个大模型中,多个应用于寿险销售全流程:通过AI分析客户需求,精准匹配产品;利用智能展业工具,帮助代理人提升谈单效率;借助大数据风控,优化核保流程。目前平安全集团已部署23000个智能体,超20%员工用其处理日常事务,科技正成为寿险增长的“隐形引擎”。
6.2万亿险资的“耐心布局”
随着平安增持银行、保险H股触及举牌线,6.2万亿元险资的投资方向成为市场焦点。“我们是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不追短期热点。”平安总经理谢永林的表态,勾勒出这家金融巨头的投资逻辑。截至6月末,平安险资规模较年初增长8.2%,综合投资收益率(非年化)3.1%,在波动的市场中实现了稳健收益。
“五个匹配”是平安投资策略的核心准则。郭晓涛解释,险资投资需兼顾久期、成本、现金流、收益率与监管要求的匹配,这决定了投资不能“冒进”。从资产配置结构看,79%的资金投向固收资产,为收益提供“压舱石”;13%配置权益资产,其中65%划入OCI科目,既规避短期波动,又享受长期增值;不动产投资仅占3.3%,且82%为收租型物业,确保稳定现金流。
对于市场关注的举牌行为,平安有明确的“三可”标准:经营可靠、增长可期、分红可持续。“我们投资同业,不是短期投机,而是看中其长期价值。”郭晓涛表示,无论是金融股还是其他行业标的,平安均以长期持有为目标,通过分享企业成长与分红获取收益,这与险资长期负债特性高度契合。
在谢永林看来,当前中国市场估值处于合理区间,PE水平具备安全边界,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更让市场信心持续回暖。基于此,平安计划适度加大权益配置,重点瞄准两大方向:一是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成长板块,布局高端制造、新能源等未来赛道;二是高分红的价值股,通过稳定分红增厚收益。“政策效果显著、发力精准、具备可持续性,这让我们对未来投资充满信心。”
未来底气
“金子总会发光,而且会越来越亮。”面对股价话题,付欣的表态传递出对公司价值的信心。作为连续13年提升现金分红的企业,平安上半年每股派息0.95元,同比增长2.2%,稳定的分红政策成为股价的“安全垫”。付欣认为,随着寿险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医疗养老“护城河”不断加深,市场将逐步认可平安的长期价值。
AI则是平安未来增长的另一大底气。“AI in All”的战略下,平安正用技术重构金融与医疗养老价值链:在金融领域,AI优化风控与理赔,提升服务效率;在医疗领域,智能诊断系统辅助医生诊疗,降低误诊率;在养老领域,智慧社区平台实现健康监测与应急响应,提升养老品质。郭晓涛透露,随着AI投入深化,平安将在降本增效与客户体验提升上取得更显著成果。
从万亿市值回归到39.8%的寿险增长,从6.2万亿险资布局到AI技术的深度赋能,中国平安的半年报不仅是一份业绩答卷,更勾勒出一家金融巨头在行业变革中的转型路径。在寿险黄金发展期与资本市场改革红利的双重驱动下,这家“耐心资本”正以更稳健的姿态,迎接长期增长的新机遇。
中国网财经
2025-08-28
证券之星企业资讯
2025-08-28
证券之星企业资讯
2025-08-28
证券之星企业资讯
2025-08-28
证券之星企业资讯
2025-08-28
证券之星企业资讯
2025-08-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