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8-27 22:22:37
(原标题:寒武纪VS茅台:芯片新贵与白酒巨头的“股王”之争)
“寒王”在不断创造“历史”。
8月27日,寒武纪-U(688256.SH,下称“寒武纪”)午后涨幅扩大至10%,股价一度超过贵州茅台(600519.SH),成为A股新“股王”。
截至收盘,寒武纪的股价上涨3.24%,股价为1372元/股,贵州茅台股价为1448元/股,二者股价相差仅76元。目前,寒武纪和贵州茅台是A股市场上“唯二”的“千元股”。
寒武纪总市值为5740亿元,贵州茅台的总市值为18190亿元。
8月27日,寒武纪股价大幅上涨,主要得益于其26日晚间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中极为亮眼的业绩表现。
这份半年报显示,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347.8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38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5.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单季度毛利率保持稳定,合同负债显著提升。中报显示,该公司的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AI)芯片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张。
一个多月股价狂飙164%
近一个多月,寒武纪股价启动狂飙模式。
7月10日收盘,寒武纪的股价为520.67元/股,仅一个多月过去,其股价已经涨至1372.10元/股,涨幅为164%。年初至今,寒武纪股价涨幅为108.53%。
拉长时间段来看,以2023年1月的54.15元/股为起点,寒武纪的股价在不足三年的时间里,涨幅超过20倍。
8月24日,高盛研报将寒武纪的12个月目标价从1223元/股进一步大幅上调50%至1835元/股,维持“买入”评级,潜在上涨空间达47.6%。
高盛认为,在中国云服务商资本支出增加、供应链寻求多元化以及寒武纪公司自身研发投入加强的共同推动下,其长期增长前景可期。该行复杂的估值模型将目光投向2030年,其核心逻辑在于中国AI供应链整体的市场重估。
股价上涨背后离不开业绩的支撑。
2024年以前,寒武纪营收较为依赖智能计算集群系统,2021—2023年营收均在7亿元左右,同时由于研发支出较高等原因,2024年及以前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均处于亏损状态。
但自2023年起,寒武纪亏损逐年收窄;2024年第四季度该公司归母净利润首次扭亏为盈,为2.72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延续盈利,归母净利润为3.55亿元,同比增长256.82%。
2025年第一季度,寒武纪营收创历史新高,为11.11亿元,同比大增4230.22%。寒武纪在公告中称,业绩大增主要系在当前政策背景下AI芯片国产替代需求强劲,以及公司云端产品国内性能领先、技术壁垒较高的前提下,公司云端产品线在客户处大幅放量。
AI浪潮的主角
国盛证券指出,AI浪潮叠加芯片国产化率提升,看好寒武纪后续供需两旺。
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本土AI芯片厂商,其主要提供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终端设备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目前,寒武纪已推出的产品体系覆盖了云端、边缘端的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处理器IP及软件,可满足云、边、端不同规模的人工智能计算需求。公司的智能芯片和处理器产品可高效支持大模型训练及推理、视觉(图像和视频的智能处理)、语音处理(语音识别与合成)、自然语言处理以及推荐系统等多样化的人工智能任务,可辐射云计算、能源、教育、金融、电信、医疗、互联网等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求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
这一政策直接刺激了一众芯片概念股在8月28日强劲上涨。
东海证券分析师方霁表示,推理与训练算力需求爆发拉动AI芯片市场规模扩张,海外芯片龙头仍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但随着厂商加大研发及行业政策刺激,以寒武纪为代表的本土AI芯片品牌的国产替代正全面提速,2025年份额有望升至40%。
国盛证券预计,本轮AI浪潮持续性大超预期,将显著带动算力需求提升。之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国盛证券判断,后续我国算力需求国产卡份额将持续提升。
经济观察报
2025-08-27
经济观察报
2025-08-27
经济观察报
2025-08-27
经济观察报
2025-08-27
经济观察报
2025-08-27
经济观察报
2025-08-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