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易财经
2025-08-20 14:10:57
(原标题:侯孝海最后一份华润啤酒成绩单:百亿收购的白酒板块半年亏损1.52亿元)
作者|郑皓元 实习生|胡若葭
主编|陈俊宏
8月19日,华润啤酒(00291.HK)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239.42亿元,同比增长0.8%;股东应占综合溢利为57.89亿元,同比增加23.04%;毛利率同比上升2.0%至48.9%。董事会宣派付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464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4%。对于业绩变化,华润方面表示,主要系受益于啤酒业务高端化战略的持续发展和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节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半年报也是刚刚7月1日离任的华润啤酒董事长侯孝海24年任期内的最后一份财报。财报显示,华润雪花在啤酒业务业绩高奏凯歌时,此前超百亿收购的被给予厚望的白酒业务却遭遇断崖式下跌,拖累整体业绩增速,“啤白双赋能”战略在实践中的协同效应似乎未达预期。
华润雪花啤酒业务稳定增长
2025年上半年,华润雪花去年遭遇双降的啤酒业务迎来了回暖的信息。公告期内,公司啤酒销量约648.7万千升,同比上升2.2%;营业额为231.61亿元,同比增长2.6%;毛利率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至48.3%。对于此次增长,华润啤酒在财报中表示,高端产品是贡献主力,带动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升0.4%,其中,“喜力”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老雪”销量同比增长超过70%,“红爵”销量相比上年同期实现翻倍增长。
近两年公司多次提及“啤酒高端化”战略,2025年上半年次高档以上啤酒销量为单位数增长,普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实现同比10%的增长。据国海证券报告显示,高端化升级是我国啤酒行业价增的长期原动力,次高及以上价格带扩容,高端化趋势放缓,低价竞争将无法带来增量是未来的长期旋律。
此外,财报将啤酒业务的增长,归因于“精简、精益、精细”策略的落地,销售期间费用率由去年同期17.88%下降至15.68%,实现了有效降低。回顾期内已停运两家啤酒厂,自2017年始,华润啤酒实行“3+3+3”9年战略,截至2025年6月底,华润啤酒在国内运营啤酒厂从96家降至60家,在关停低效落后产能上展现出成效。
“苏超”火爆出圈,形成季度性增长。东方证券指出,5月苏超开赛以来,江苏省啤酒成交额环比增长近90%,华润啤酒作为江苏省啤酒市场龙头并且受益于旗下喜力品牌作为“苏超”官方供应商之一,在美团闪购商的省内销量明显增加。财报显示,东部地区营业额同比增长3.05%,高于同期啤酒总营业额增速。当前“啤酒+赛事”的经典消费组合带来了强势的区域性复苏。华润啤酒线上即时零售渠道也表现亮眼。2025年与歪马送酒战略合作,通过优化供给、提升高端产品覆盖率来强化在酒水专营店、闪电仓等新渠道的竞争力,据了解,华润啤酒与歪马送酒联名推出淡爽拉格上线后月销破4万罐。
白酒业务盈转亏 半年亏损1.52亿元
在啤酒业务高跟猛进时,白酒业务却深陷泥潭,“啤白双赋能”战略在实践中逐渐显露了其协同效应的脆弱性。有经销商表示,“卖白酒需要完全不同的资源和技能,啤酒的走量模式不适合高端白酒。”
财报显示,期内其白酒业务实现营业额约7.81亿元,相较上年同期11.78亿元的营收下滑33.7%。当前,其白酒业务对大单品强烈依赖。拳头产品“摘要”贡献了近近八成营业额,毛利率基本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华润雪花啤酒板块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为72.41亿元,白酒板块为亏损-1.52亿元,而白酒业务在2024年上半年为盈利0.48亿元,这意味华润雪花白酒业务在今年上半年同比由盈转亏。
白酒作为重点发力的第二曲线,累计投入近200亿元,但转化效果却不尽人意。财报显示,华润啤酒的白酒业务营收仅占总营收的3.4%,但投入的资金和精力远超这一比例。据公开资料,2021年,华润啤酒及关联公司出资13亿元获得景芝白酒40%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2022年,从安徽阜阳国资手中买下金种子集团49%股份,间接控制金种子酒;2023年以123亿元收购金沙酒业55.19%股权,创下白酒行业近年最大并购案。在未披露收购金种子酒金额的前提下,华润雪花在白酒板块的投入已经超135亿元。
按照刚刚离任华润雪花董事长侯孝海的规划,白酒被视为华润啤酒的“第二增长曲线”。侯孝海曾表示:“白酒是华润消费板块最后一块拼图,要用啤酒渠道赋能白酒全国化。”
然而,财报显示,华润雪花入主上述三家白酒企业之后,上述企业的的经营状况并未显示出明显改善,其中金种子酒被并购营业利润连续三年下滑,每股股价由收购时的28.9元下滑至当前的10.87元,降幅达62.4%;景芝白酒虽未披露其具体营业额数据,但据媒体报道,其也呈现业绩下滑的态势;金沙酒业2023年营利大幅下滑,两年三换董事长,整体表现不佳。
白酒产品方面,此在昨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华润啤酒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润啤酒白酒业务大单品“摘要”贡献了白酒业务营业额接近八成。然而,市场数据显示,“摘要”产品目前面临价格倒挂,品牌势能与市场地位不符的困境。据公开资料显示,摘要酒珍品版产品的零售z指导价一度高达1399元/瓶,而在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不少店铺售卖的“摘要珍品版”价格已低至390元/瓶左右。有业内人士指出,经销商低价向终端抛货,恶化终端价格环境,进而影响了品牌的溢价能力。
华润雪花方面在财报中表示,“面对短期市场变化,将积极推动价格重塑和更大力度费用管控,要求管控符合商业逻辑和简单。将集中发展‘摘要’、‘金沙’和光瓶酒产品,推动宴席等场所消费。”
有分析指出,造成当前华润白酒颓势更为深层的原因在于,啤酒与白酒管理模式本身的不适配。“啤白双赋能”战略的核心在于用啤酒渠道带动白酒增长,初看用成熟的啤酒渠道为白酒业务铺路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啤酒本身具有高频次、广覆盖、快周转的特质,依赖规模化扩张,集中在聚餐娱乐等消费场景上;而中高端白酒更依赖团购、烟酒店、品鉴会等,强调客情关系和品牌价值传递。强行将白酒导入啤酒经销商网络,遭遇了“水土不服”。有经销商表示,“卖白酒需要完全不同的资源和技能,啤酒的走量模式不适合推高端白酒。”
酒业营销专家肖竹青向网易财经表示,华润啤酒当前白酒业务表现不佳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运气不好,买在高点,又遭遇行业深度调整。二是缺乏专业团队人才,卖普通啤酒的队伍面对是养家糊口谋生的小店,而中高端白酒消费群体和核心终端是需要并能创造情绪价值的高净值人群。“最后是竞争对手不一样。中高端白酒赛道竞争对手是熟悉政商资源和擅长与高净值人群共鸣与共情的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汾酒舍得水井坊等超级白酒大佬,品牌运作和市场运作领先啤酒N个时代”。
华润雪花掌舵人离任与行业困局
2025年6月27日,华润啤酒发布人事公告,“侯孝海因有意投入更多时间于个人安排而决定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且不再担任董事会辖下财务委员会主席、执行委员会以及购股权总务委员会各自之成员。侯孝海辞任后,董事会主席职位将暂时悬空,直至公司委任合适继任人。公司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将暂时承担过渡期间董事会主席的工作及责任。”
公开资料显示,侯孝海2001年加入华润啤酒,他主导的多个项目成为业内经典案例,如创造行业现象级单品“勇闯天涯”、成功收购喜力中国业务,再到“新世界”理念的提出,以及打造啤白双赋能创新商业模式。
回顾侯孝海长达二十四年的任期,其可谓是华润雪花极具标志性的人物,正是在他的掌舵下华润雪花公司的净利润从2016年的14.19亿元显著提升。然而,2024年,其任内最后一个完整财年,华润啤酒却交出了自2017年以来首次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成绩单,其个人薪酬也因花红大幅降低而近乎腰斩,从2023年的877万元降至2024年的382万元。
虽然华润官方并未指出,华润白酒业务的下滑与侯孝海的离任存在直接关系。但单从时间节点来看,两者或形成了难以忽视的时间关联与逻辑链条。作为华润“啤+白”双赛道战略最核心的推手,侯孝海曾在2021年高调宣布白酒业务将成为公司的“主要增长引擎”。然而,斥资近200亿元(包括123亿元收购金沙酒业)构建的白酒版图,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营业额暴跌33.7%的成绩单,营收占比仅为3.4%。
分析指出,在中国白酒行业整体经历结构性调整的背景下,未来今年华润啤酒的白酒业务或将进一步萎缩。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同比下降约5.8%,行业整体从增量共享的“蓝海”进入存量搏杀的“红海”,政务消费进一步收紧、商务宴请市场复苏不及预期、消费者偏好趋向理性与多元化,多重因素叠加,对高度依赖政务商务礼品和高端宴请场景的传统白酒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华润旗下“摘要”等产品面临的价格倒挂困境,正是行业渠道库存高压、品牌价值承压的一个缩影。
与此同时,华润雪花啤酒主业虽保持增长,但其所在的战场同样不容乐观,面临着“业内忙出圈,业外忙入局”的复杂局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总产量1904.4万千升,同比微降0.3%,相比于2013年的峰值期下降了30%。燕京啤酒在公告中称,中国啤酒行业是国内市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
分析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内啤酒上市公司整体继续呈现净利润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外资啤酒品牌业绩则出现了不同程度地滞涨或降速。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百威亚太(01876.HK)中国市场销量减少8.2%,收入及每百升收入减少9.5%和1.4%。嘉士伯控股的重庆啤酒(600132.SH)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8.39亿元,同比下降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亿元,同比下降4%。
国内企业方面,燕京啤酒上半年收入85.6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45.5%,中高端产品收入55.4亿元,同比增长9.3%。珠江啤酒(002461.SZ)预计归母净利润5.7亿到6.2亿元,同比增长15%到25%。
在谈到今年啤酒市场时,华润啤酒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啤酒的消费场景大多是大众消费,因此相关规定对于啤酒消费的影响有限,但零售啤酒渠道销量确实在上升,目前已经占到啤酒消费的60%以上,餐饮渠道反而降到40%以下。此外,电商、即时零售的快速发展,啤酒也是其重视的品类,也带动了啤酒在新零售渠道的双位数增长。
中国啤酒企业持续增长的业绩数据,也让其他行业艳羡,也让越来越多的业外资本正在涌入啤酒赛道。
今年上半年,包括五粮液、珍酒李渡(06979.HK),好想你(002582.SZ)、三只松鼠等企业纷纷宣布跨界推出相关啤酒产品,特别是在精酿啤酒市场布局更加密集,后者也被认为是下一阶段啤酒高端化的主要方向之一。
赵春武表示,当前市场下,消费品企业把消费者视为资源,希望通过跨行业全方位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也是消费品行业一个很重要的变化。“过去消费品企业无法完全摸清消费者的需求,因此采用了大单品战略,以满足消费者的主要需求。但现代零售、新零售等新模式的出现,带来了消费者数据的归集,便利了企业迅速了解市场需求,并研发新品和加快产品迭代,通过小批量投放试错,这降低了消费品牌跨界发展的难度,也造成了包括啤酒市场在内的跨界竞争的加剧”。
分析指出,华润啤酒的未来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侯孝海的离任,恰逢华润啤酒公司战略转型的关键隘口。其继任者面临的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棋局。一方面,必须守住并扩大啤酒主业通过高端化赢得的优势,应对愈发激烈的跨界竞争;另一方面,则需对投入巨大却深陷泥潭的白酒业务做出艰难抉择。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0
格隆汇
2025-08-20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8-20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8-20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8-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