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8-20 08:30:32
(原标题:洋河股份半年报:合同负债同比增长49%释放什么信号?)
【导读】以开瓶为政策导向,对主导产品控量稳价,多方式帮助市场去库存、促动销。
8月18日晚间,洋河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47.9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3.44亿元。
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延续了深度调整态势,消费分层、渠道变革与库存压力成为行业关键词。在此背景下,降速成为上市酒企的主基调。
“符合预期”“新领导带方向,未来值得等”……对于洋河股份这份半年度答卷,市场评价较为理性,部分投资者对公司接下来的表现予以期待。
在半年报中,洋河股份并未讳言行业和公司发展面临的挑战,但同时也透露了诸多变革色彩。其中,光瓶酒战略的突破与第七代海之蓝的焕新表现,成为本轮调整中的亮点。
短期调整不改长期韧性
近年来,白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马太效应凸显。一方面,高端酒需求趋于理性,次高端价格带挤压加剧;另一方面,大众消费市场呈现“品质升级”与“性价比追求”并存的矛盾特征。洋河股份作为全国化酒企,既面临区域酒企的本地化反扑,又需应对头部品牌的渠道下沉压力。
在2025年半年报中,洋河股份直言,报告期内,白酒行业景气度持续承压,存量竞争的格局加速演进,行业集中、分化趋势进一步凸显,同时随着理性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更舒适、更具质价比的白酒产品愈发青睐。
早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面对渠道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的行业困境,洋河股份便开始主动降低业绩增速,引领行业之先。
2025年上半年,公司以开瓶为政策导向,对梦六+、海之蓝等主导产品控量稳价,多方式帮助市场去库存、促动销。
目前看,上述调整已初见成效。2025年半年报显示,期末合同负债余额为58.78亿元,同比增长49.26%,显示出经销商打款信心有所恢复。
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认为,对短期业绩的克制,恰是对渠道的战略性保护,唯有保障经销商合理利润空间,才能维持市场秩序的长期稳定。未来,洋河有望以更健康的渠道生态和产品梯队迎接消费复苏。
值得一提的是,洋河股份拥有70万吨基酒储量、23万吨高端陶坛储酒量、100万吨的储能规模,以及7万口名优窖池,多个指标位居行业首位。这些产能和储能也将成为洋河未来10年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产品结构加速优化
在消费理性化之下,白酒价值正从“面子经济”向“里子需求”回归,大众消费价位白酒成为重要战略机遇。数据显示,光瓶酒市场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2024年已突破1500亿元大关,预计2025年将达2000亿元,其中50-100元价格带增速超40%,成为白酒行业最具活力的增长极。
捕捉到上述变化和趋势,洋河股份积极调整战略,于2025年上半年焕新推出第七代海之蓝、打造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着力布局大众消费市场。
其中,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是洋河股份发力50-80元光瓶酒市场的战略级产品,主打“100%三年陈”,并获得“行业内唯一拥有真年份认证”,主打性价比。据了解,这款大众口粮酒备受消费者欢迎,实现了线上开售即秒空、线下终端遭抢购的“战绩”,长期位居京东白酒热卖榜榜首。
第七代海之蓝则通过老酒比例的提升(3年+5年),在保持百元价格带的同时实现品质跃升,巩固了“百亿大单品”地位。
近日,洋河股份新任董事长顾宇在中国酒业协会交流时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洋河始终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品质为基石,深入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和品牌价值提升。他强调,洋河始终将品质视为企业生命线。从原料甄选的严苛标准,到酿造工艺的代代传承,再到陈贮勾调的精益求精,每一个环节都以“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饮酒体验”为目标。
肖竹青认为,光瓶酒与第七代海之蓝的阶段性胜利,验证了洋河股份战略调整的有效性。尽管行业调整仍未结束,但其已展现出战略弹性,这或许是其下一轮增长周期的伏笔。
(CIS)
中国基金报
2025-08-20
中国基金报
2025-08-20
中国基金报
2025-08-20
中国基金报
2025-08-20
中国基金报
2025-08-20
中国基金报
2025-08-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