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雀巢中国的关键一年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8-16 11:53:01

(原标题:雀巢中国的关键一年)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阿茹汗

“接任首席执行官(CEO)时,我的任务之一就是重振大中华区业务,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方式就是加强协同、强化治理。”在7月底交出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后,雀巢集团(下称“雀巢”)CEO傅乐宏在业绩说明会上如是谈到中国市场的情况。

半年报发布时,大中华区新任CEO马凯思(KaisMarzouki)正式履职已近一个月。管理层的更迭,是雀巢针对大中华区实施一系列变革的首要举措。此外,据傅乐宏介绍,拉动中国市场增长的模式也将发生变化,“近年来,我们通过拓展分销渠道实现了业务增长。但在当前经济疲软的环境下,这一模式面临挑战,难以持续带来稳定的增长”。

2025年上半年,雀巢大中华区销售额为24.7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6.4%。雀巢集团销售额为442.28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1.8%;净利润为50.65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10.3%。雀巢方面提到,“在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大区(亚大非大区),除大中华区外,大多数市场实现了广泛增长”。

雀巢集团首席财务官(CFO)AnnaManz补充道,中国市场本就处于需求疲软、通缩的不利环境之中,要想实现业绩超越,需要时间来积累消费者基础,“(这个过程)可能需要长达一年时间”。

这意味着,雀巢中国在新团队的引领和新发展模式下,进入扭转业绩的关键一年。

团队之变

在业绩说明会上,傅乐宏说,针对雀巢中国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分两步:第一步,将中国市场纳入亚大非大区,给予其应有的关注、支持与重点投入;第二步目前正在推进中,即为中国业务发展的新阶段任命了新的领导团队。

新领导团队的“一把手”是大中华区CEO马凯思。他从今年5月开始陆续交接工作,到7月1日正式上岗。

多位雀巢内部员工透露,马凯思就任后按照业务条线开了员工见面会。会上,面对员工的提问,马凯思尽可能地做了解答,给员工留下的印象是,“比较坦诚”“更多是听大家怎么说”。

马凯思是雀巢的“老将”,已在雀巢工作30年。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他成为雀巢菲律宾市场首席执行官,此前曾担任雀巢中非和西非地区首席执行官。2001年至2011年,他还在约旦、黎巴嫩、南部非洲和东部非洲地区、瑞士以及大洋洲等市场担任过市场营销、销售和综合管理等多个高级管理职位。

马凯思与中国市场的交集并不多。20多年前,他曾参与过涉及中国市场的商业项目。雀巢员工认为,马凯思接棒中国市场,与菲律宾市场近年来取得的亮眼成绩有关。外部评价称,马凯思带领雀巢在菲律宾重回增长轨道,树立了良好口碑,使雀巢的口碑指数比排名第二的快消品制造商高出1.5倍。

至于他的“方法论”,曾有报道称:“面对来自本土(菲律宾)品牌的崛起等激烈竞争,马凯思及其团队的精力主要集中在三件大事上:战略、组织以及文化。”马凯思也强调过战略专注的重要性,以及创新是快消品企业的第一要务,同时更新也很重要。他认为,精简产品组合可以更有效、更好地利用雀巢的资源。

除了调整CEO,雀巢中国也在重新组建管理团队。

率先调整的是宠物板块。7月1日,马凯思正式上任当天,雀巢普瑞纳宠物食品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陈晓东离职,FrancoisGergaud继任。FrancoisGergaud此前是雀巢普瑞纳亚大非区专业渠道负责人。

雀巢大中华区咖啡业务负责人姜海英也已辞职,雀巢菲律宾奶品健康与营养解决方案负责人PamelaTakai将接替她出任咖啡业务负责人,9月1日起生效。PamelaTakai将直接向马凯思汇报,并成为大中华区管理委员会成员。

业务之变

雀巢内部有这样一种说法:新的领导团队带领之下,接下来任何人员、组织架构的调整都有可能发生。

据悉,目前雀巢中国有健康科学、奈斯派索和国际进口水业务等三个全球直管的BU(业务单元)。其余业务单元包括糖果及冰淇淋、奶品、咖啡、普瑞纳宠物食品、徐福记、烹调食品(主体业务是太太乐)、惠氏营养品、婴儿营养、专业餐饮等。

雀巢内部人士称,这些业务单元很可能还会调整。今年3月,雀巢从徐氏家族手中收购剩余40%的股权,全资控股徐福记。彼时就有传言称,徐福记和糖果这两个独立的业务单元或将进行整合,但该说法未获雀巢中国确认。

从业务管理来看,雀巢也在从集团层面重新“盘点”产品。雀巢方面向经济观察报介绍,在过去3年中,该公司测试了不到1/4的畅销产品单元,这些产品单元约占整个雀巢集团销售额的一半。雀巢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完成其余产品单元的测试,并在未获得口味偏好优势的情况下采取纠正措施。

雀巢在半年报中也提到,2025年上半年,雀巢将“投资于增长,通过专注且持续的执行交付成果”。其中包括“在为加速品类增长而增大投资的领域”、6个全球创新“重大项目”以及18个表现欠佳的关键业务单元。

雀巢重点提及6个全球创新“重大项目”的快速推广,分别是能恩Sinergi-ty、雀巢咖啡浓缩咖啡液、美极空气炸锅调味料、巧克力烘焙零食、普瑞纳旗下金字塔型猫粮GourmetRevelations及雀巢咖啡多趣酷思Neo咖啡系统。雀巢方面表示,已完成了65个产品的市场投放,且这6个“重大项目”的总计销售额已超过2亿瑞士法郎。雀巢在这一领域的目标是,未来3年内,每个“重大项目”的年销售额至少达到1亿瑞士法郎。

雀巢并未罗列“18个表现欠佳的关键业务单元”,目前这些品类的增长与市场增长的差距缩小了1/3。雀巢还特别提到,在维生素、矿物质和补充剂业务方面,该公司已对表现欠佳的主流和价值型品牌,包括自然之宝(Nature’sBounty)、关捷健(OsteoBi-Flex)、普丽普莱(Puritan’sPride)以及美国的自有品牌启动战略评估,未来或有剥离品牌的可能。

聚焦到中国市场,一位雀巢内部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其负责的业务目前最核心的策略是“缩品”,即缩减SKU(最小存货单位)、减少费用效率不佳的品类、减少无效投入。

模式之变

除了人事和业务层面可能存在的调整外,雀巢中国变革的核心将是模式之变。

傅乐宏提到,雀巢在中国,过去的模式可能过于专注分销建设和商业驱动,现在正处于一个需要“再平衡”的阶段。具体的做法是逐步使渠道库存恢复正常,并将模式从“推式”转向“拉式”。

对于集团提到的模式转变,上述雀巢内部人士的理解是,所谓“分销拉动”是指通过向经销商、渠道压货,从而带来增长;现在雀巢要做的就是降低指标,同时用“POS带来增长”,即用终端消费拉动增长。

这种变化意义深刻。翻看雀巢过往对中国市场的描述,“渠道”一直是关键要素。在2022年的财报中,雀巢提到大中华大区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强有力的运营执行、电商渠道的强劲势头和持续不断的创新。2023年的财报提到了居家外渠道销售和电商渠道的强劲势头。2024年的财报中,雀巢表示大中华区的良好表现得益于关键品类中推动更快的创新,并调整深度分销和渠道策略,以捕捉新的增长机会。

在此转变中,傅乐宏也强调,在中国市场分销仍然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雀巢必须更加激活消费者端,增强消费者拉动力,强化价值主张。雀巢方面进一步解释,所谓“价值主张”可分解为四个方面:无与伦比的产品卓越性、极具竞争力的价值、强大的市场可见度以及令人难忘的品牌传播。

转变需要时间,更需要承受业绩的波动。雀巢集团CFOAnnaManz提到,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的增长是由经销商的销售量驱动的,当时雀巢就曾预计这种情况会出现反转,而第二季度下滑的业绩印证了此前的预测。雀巢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面临库存调整的影响。

另有雀巢中国内部人士介绍,他所在部门近期对过去5年的费用、业务增长数字等进行了盘点。他还没有深切感受到新管理层的风格,但业务上已经有了变化,且出现了他所不能理解的矛盾:公司强调要以终端消费拉动增长,但他所在部门的市场费用反而缩减了,短期内他还没有看到新工作思路带来的销量增长。

经济观察报

2025-08-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