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子弹财经
2025-08-15 20:43:51
(原标题:股价2年跌26%!芯联集成6年半获14亿政府补助,仍累亏超75亿)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王亚静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国内一站式芯片系统代工企业——芯联集成,成立7年还未走出亏损。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4.95亿元,同比增长21.38%;归母净利润亏损1.7亿元。即便是这样的利润表现,还是建立在获得了3.05亿元政府补助的基础之上。
据悉,芯联集成是绍兴国资与中芯国际共同落地的项目,自诞生之日起就“自带光环”。
但再强的光环也掩盖不住企业亏损的现实。Wind数据显示,自披露2019年业绩以来,芯联集成归母净利润已经累计亏损超75亿元。
在资本市场,芯联集成也举步维艰。自2023年5月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至今短短2年时间,其股价已经跌去26.7%。
按照规划,芯联集成要在2026年扭亏为盈。在接下来1年半的时间里,外界都在等待着,芯联集成究竟能否完成蜕变?
1、亏损1.7亿,政府补助超3亿
8月初,芯联集成发布2025年中期财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5亿元,同比增长21.38%。
(图 / 芯联集成财报)
这得益于各版块业务的集中发力。当前,芯联集成主要提供涵盖晶圆制造、模组封装的全链条代工服务,产品应用于车载、工控、高端消费、AI领域的功率控制、功率驱动、传感信号链等方面。
其中,车载领域占据半壁江山,贡献了47%营收,收入同比增长23%。与此同时,工控领域营收同比增长35%、消费领域营收同比增长2%。
作为公司第四大核心业务的AI,营收数据也首次出现在财报之中。2025年上半年,AI领域贡献营收1.96亿元,但占总营收的比例只有6%,规模仍然较小。
(图 / 芯联集成财报)
与营收相比,芯联集成的利润表现并不乐观。
2025年上半年,芯联集成的归母净利润亏损1.70亿元,较去年同期减亏63.82%。
而这主要建立在获得巨额政府补助的基础之上。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高达3.0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超过5亿元,达到5.36亿元。
能够获得高额政府补助,与芯联集成的身份不无关系。
2018年,在政府招引下,时任中芯国际董事长的周子学来到绍兴,带着年产值45亿元的中芯绍兴项目签约、入驻,而落地的项目就是芯联集成。
不仅如此,集成电路产业还是绍兴主打的“新名片”。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绍兴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之一,首次被写入国家战略。
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芯联集成多年来获得了巨额政府补助。2019年至2025年中期,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累计高达14亿元。
这些政府补助也填补了芯联集成的部分亏损。2019年至2025年中期,芯联集成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高达92亿元。正是有了政府补助等一系列非经常损益的加持,才让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降至75.52亿元。
只不过,外界更关心的是,芯联集成究竟何时能够摆脱政府补助的“输血”?
对于扭亏,芯联集成已经有了时间表。8月4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芯联集成管理层重申:“公司2026年实现盈利转正目标保持不变。”
2、59亿收购亏损子公司,没有业绩承诺
今年第二季度,芯联集成实现归母净利润0.12亿元,首次实现单季度转正。这也意味着,公司距离“2026年扭亏”的目标越来越近。
就在利润面临转折点的关键时期,芯联集成却决定收购一家亏损的子公司。
具体而言,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72.33%股权,交易价格58.97亿元,此项收购已于8月8日完成资产过户,此次交易完成后,芯联集成正式全资控股芯联越州。
(图 / 芯联集成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交易中,芯联越州的估值达到81.52亿元,增值率为132.77%。
估值如此之高的芯联越州,却是一家亏损的企业。2022年至2024年10月,芯联越州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7.00亿元、11.16亿元、8.68亿元,不到3年累计亏损近27亿元。
(图 / 芯联越州的财务数据,来源:芯联集成公告(单位:万元))
将一家亏损的企业完全纳入财务报表,势必会进一步加剧芯联集成的亏损。在接受机构调研时,管理层坦承:“随着重组事项完成,短期内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归母净利润。”
而芯联集成则希望,通过收购芯联越州加速进军碳化硅。据悉,芯联越州是国内率先实现车规级SiC MOSFET功率器件产业化的企业,产品90%以上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主驱逆变器。
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芯联越州应用于车载主驱的6英寸SiC MOSFET出货量均为国内第一。2024年4月,芯联越州8英寸SiC MOSFET工程批顺利下线,预计于2025年实现量产,有望成为国内首家规模量产8英寸SiC MOSFET的企业。
但颇为奇怪的是,芯联越州拥有如此强劲的实力,芯联集成也迫切希望借此机会扩大产业布局,但芯联集成却没有对芯联越州设置业绩承诺。
另外,「子弹财经」注意到,自芯联越州2021年成立起,芯联集成董事长兼总经理赵奇,就担任芯联越州的总经理兼董事。
与此同时,自芯联越州成立起就担任董事长的丁国兴,曾在芯联集成担任5年董事长。此外,丁国兴还曾先后历任绍兴市审计局处长,绍兴市越城区审计局局长、党组书记,绍兴市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绍兴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双方高管交叉如此之深,那么,芯联集成是否早已控制芯联越州?是否有必要耗巨资,一次性收购芯联越州全部剩余股权?在“2026年扭亏”的目标下,为何芯联越州不设置业绩承诺?芯联越州未来是否会成为利润“拖累”?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芯联集成方面进行了解,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回复。
即便芯联集成家大业大,高达58.97亿元的收购价也不是一笔小数目。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货币资金为21.3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21.3亿元,流动资金合计约42.6亿元,无法覆盖这笔收购款。
(图 / 芯联集成财报)
于是,芯联集成计划以“发行股票+现金”的组合方式收购芯联越州。其中,股权对价53.07亿元、现金对价5.90亿元。
(图 / 芯联集成公告)
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5年中期末,公司的短期借款2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9亿元,合计36亿元。这也意味着,在完成这次收购之后,芯联集成也会一定程度上加剧债务压力。
3、上市两年股价跌26.7%,解禁后股东迅速减持
2023年5月10日,芯联集成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有绍兴国资、中芯国际支持,芯联集成仅用时五年,就完成了从成立到上市的过程,这种速度在芯片企业中堪称“奇迹”。
然而,一路顺风顺水的芯联集成,在资本市场却遭遇坎坷。
Wind数据显示,上市当天,芯联集成股价盘中最高上涨至6.96元/股——这也是芯联集成上市至今的巅峰时刻。
截至2025年8月14日收盘,芯联集成报收5.10元/股,已较巅峰时期跌去26.7%,总市值约361亿元。
在股价持续下滑之外,芯联集成的股东也在急切减持。
2024年5月10日,共青城橙海、共青城秋实、共青城橙芯(三家企业为一致行动人)所持股票,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一个月后的6月28日,三家股东因自身资金需求,抛出了减持计划并很快实施。
同年7月22日至10月8日,共青城橙海及一致行动人累计减持7931.72万股,套现2.77亿元。
(图 / 芯联集成公告)
在此次减持之后,共青城橙海及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据悉,芯联集成股权极其分散,任何单一股东持股比例都不足20%,长期没有控股股东、实控人。在芯联集成上市之初,共青城橙海及一致行动人累计持有公司6.15%股权,是前十大股东,占据重要位置。
(图 / 芯联集成2023年中期财报)
股东“解禁即减持”的动作,无疑给资本市场释放了负面信号。那么,股东减持是否是因为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没有信心?公司股价长期阴跌,究竟是何原因?未来又如何提振股价?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芯联集成方面进行了解,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购联芯越州的计划中,芯联集成拟发行13.14亿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5.67%,这将进一步稀释现有股东权益。
另外,发行如此巨量的股票之后,一旦解除限售上市流通,若有股东抛售或让股价进一步承压,存在估值下修的风险。
过去,芯联集成依靠“中芯国际+绍兴国资”的双重光环吸引资金。现在,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芯联集成还需要向资本市场回答——在中芯国际、绍兴国资加持之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还有什么?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智通财经
2025-08-15
智通财经
2025-08-15
智通财经
2025-08-15
子弹财经
2025-08-15
智通财经
2025-08-15
观点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