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AI重塑千亿影像赛道:HTFL暴涨75%验证技术红利,一脉阳光(02522)迎来估值裂变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8-14 20:20:10

(原标题:AI重塑千亿影像赛道:HTFL暴涨75%验证技术红利,一脉阳光(02522)迎来估值裂变)

全球医学影像赛道正迎来集体的价值重估。

美国东部时间周三,心脏AI诊断公司HeartFlow(HTFL.US)上市仅4天,股价最高冲至33.24美元,较19美元发行价上涨74.9%,市值高达26.98亿美元;同日,美国医学影像服务龙头RadNet(RDNT.US)亦刷新历史新高至68.41美元,总市值52.6亿美元。

这两大美股标的的强势表现,共同揭示了当前医学影像行业估值提升的核心主线:

AI正从技术概念加速转化为商业价值与临床效率的双重驱动力。无论是RadNet的规模化运营+AI辅助诊断,还是HeartFlow以AI重构心脏影像评估流程,都验证了“AI+医学影像”已成为资本市场重新定义行业价值的关键逻辑。

作为中美两国领先的第三方医学影像服务提供商,RadNet与HeartFlow的优异表现,为市场审视同赛道的港股企业——一脉阳光(02522)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照。

RadNet股价走强背后,有其清晰可见的商业逻辑:通过AI实现商业化的突破、通过并购完成规模化的护城河。目前,RadNet作为美国最大独立影像中心运营商,运营超380个影像中心,覆盖全美8个州,2024年营收达18.3亿美元,净利润3884万美元。而HeartFlow则展示了AI在专科影像领域的颠覆性潜力——其AI平台无需侵入性导管即可精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大幅降低患者风险与医疗成本,推动其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化爆发期。

在智通财经APP看来,一脉阳光与RadNet、HeartFlow同属第三方医学影像赛道,但通过“传统服务共享模式+AI数据生态”在单一家企业同时出现的布局,已经走出差异化发展路径。

8月4日发布的盈喜显示,一脉阳光预计2025H1收入4.5-4.8亿元,同比增长8.8%-16%;净利润1450-1650万元,同比暴增1350%-1550%。这是公司2023年首次盈利后的首次中期业绩高增,标志着前期传统影像服务逐步跨过盈亏平衡点,亦代表AI战略商业化的腾飞基础奠定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RadNet的AI应用仍以采购为主,HeartFlow专注于心脏影像此一单一病种,而一脉阳光通过“门店-服务-数据-AI”四位一体,构造起比RadNet、HeartFlow更性感的第二曲线。

A.门店端:截止中期报告之前市场公开数据,一脉阳光现运营影像中心106家,覆盖全国16个省市,年扫描量突破千万人次。是国内唯一一家成体系立体服务公立医疗机构客户的影像服务提供商。

B.服务端:轻资产能力板块产品快速覆盖市场,形成单体赋能产品灵活组合板块,半年新增近400家B端客户,较前十年500+客户服务数量短期内大幅度提升,持续贡献高毛利收入。并利用能力模块业务实现医疗服务出海,快速扩张国内外市场份额。

C.数据端:公司日均新增2-3万例标准化影像数据,已建立全球单一体量增速最快的影像数据库,同时推动数据资源成功上架数据交易所,用数据治理服务方案和数据资产后续释放数据价值。

D.AI端:孵化人工智能公司“影禾医脉”于2025年1月份发布全球首个医学影像基座大模型,,已与十余家顶级三甲医院达成科研合作进行部位级AI产出,AI阅片准确率在肺肺部、胸部等场景预计达95%以上,计划2025年三季度正式发布并对外商业化收费。

一脉阳光的野心不止于国内市场。其“CDH模式”(影像诊断+医生管理+医院合作)已成功复制至港澳、新马及东非地区,5年年内海外业务收入占比预计提升至30%。通过输出“中国制造+海外合作”的极致性价比方案,一脉阳光正以影像服务为切入点,构建全球医疗资源整合平台。

目前一脉阳光的市值仅为63亿港元,而其业务规模和市场潜力远超此估值,其市净率仅为4.045(8月14日午盘),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之下,美国的RadNet市值虽已达到52亿美元,但其盈利能力较弱,净利润率仅为0.7%;HeartFlow则仍处于亏损状态:2024年亏损9643万美元,2025年一季度则亏损3230万美元。

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要作更为复杂的对比,那么这一估值范式应将中国市场的结构性机遇考虑在内:RadNet、HeartFlow所处的美国第三方影像渗透率已达40-50%,年增速不足5%;而中国当前渗透率仅约1%(根据Frost&Sullivan),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8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0.7%——这意味着潜在增长空间是美国的15倍。

综上所述,当RadNet用“存量效率”赢得50亿美元估值,HeartFlow以“AI专科突破”打开18亿美元市值空间时,一脉阳光正凭“增量市场爆发+全产业链AI闭环+稀缺牌照壁垒”讲述一个更具爆发力的中国故事。

在渗透率不足5%的千亿赛道里,率先实现盈利并同时拥有第三方影像稀缺牌照的龙头和AI生态属性的医疗机构定位,理应享受溢价而非折价。对于长期资金而言,当前63.58亿港元的市值,或许正是布局中国版“RadNet+HeartFlow”的最后窗口期。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