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汽车之家
2025-08-10 11:33:24
(原标题:零跑首超5万、小鹏再创新高;比亚迪首现负增长、理想大幅下滑)
[汽车之家 行业] 本周新势力公布销量,小鹏再创新高,理想大幅下滑,小米突破3万。理想和测试机构回应碰撞测试争议,理想中汽研道歉。这类测试对于产品开发并没有太大实际价值,跨国车企和国内车企的主要区别在于“不会拉踩”。
智界让华为获战略主导权,奇瑞全面押注智界,放弃星纪元。
传统车企,比亚迪在高速狂奔后,17个月正增长狂飙后,首现负增长,深圳经济已经高度依赖比亚迪,贡献20%GDP。
海外方面,特斯拉首次在辅助驾驶诉讼中落败,过往一般和解为主,天价赔偿引行业震动。2025年上半年,中国车企逆流而上,在欧洲渐入佳境,在欧的新车市占率已超福特,接近奔驰。
各大新能源车企陆续公布了7月销量成绩。
零跑汽车单月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并连续登顶新势力销冠,此外小鹏也再创单月交付纪录。相比之下,理想汽车交付量则出现大幅下滑,蔚来汽车也还在2万辆区间徘徊,都期待有新的爆款车型诞生。而小米汽车由于YU7的持续交付,7月的交付量也首次来到3万辆大关。
除了新势力,传统车企比亚迪依然以34.4万辆的销量领先全场,而广汽埃安已被深蓝、极氪超越,淡出第一阵营。
零跑B01成为下一款走量车型,谁在看这个车?
根据车Fans销量反馈,来看零跑B01的客户几乎都在35岁以内,女性客户占到60%以上。
买这车的男性客户基本都是已婚人士,买车时聊的最多的是性价比和空间、电耗,自己的需求很少提,一看就是被生活捶打惯了。
而女性客户则完全相反。她们单身,要么是中小学的老师,要么是做点生意的小老板,家境优越不止一台车,买车主要是为了上下班出行方便,看重车颜值高,讲究的是一个自己喜欢。
短评:
零跑此前确实不太显眼,这家公司成立 10 年来,至少前 7 年都不被看好,甚至不被关注。三年前,还有人问朱江明,零跑会不会活不过一年?
零跑最核心的思路是平台化,系列即是平台的体现。C 系列的 3 款车,88% 的核心零部件通用,五座车 C10 和六座车 C16 本质上是一款车,可以共线生产。当多款车共享相同的零部件时,规模化效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摊薄成本,这让它在目前规模有限时能够获得相对低的供应价格。
刚刚出炉的7月份销量数据,“销冠王”比亚迪,销量环比下降10%,产量更是出现了17个月以来的首次同比负增长。当零跑、小鹏等新势力高歌猛进、刷新纪录之时,比亚迪的销量数据却踩下了一脚“刹车”。
年初以来增速一路走低,7月“失速”并非毫无征兆
将时间线拉长,看看比亚迪2025年前7个月的产销增速变化,一直走低
从年初到年中,产销两端的同比增速几乎是逐月收窄。7月产量的同比负增长,是17个月以来的首次,而销量的同比增速也从两位数暴跌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0.56%。
短评:
7月的数据并非偶然的“闪崩”,而是过去几个月趋势的必然结果。高速增长的时代,可能真的要告一段落了!
7月29日发布纯电车型i8时,展示了一段车辆安全性测试视频,引发舆论风波。8月6日,理想i8碰撞测试争议各方经过沟通达成一致,共同发布联合声明。
乘龙卡车连续数日发布海报维护品牌声誉
乘龙卡车连续数日发布海报维护品牌声誉,如“安全不是空口无凭的理想,而是我们每一程切实的守护”,“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等。乘龙卡车同时呼吁自身车友保持冷静,严守交通法规、定期维保,提升主动预防意识。
理想汽车夸赞乘龙汽车
理想汽车还称,乘龙品牌是卡车领域杰出代表,东风柳汽是拥有数十年历史的央企标杆,理想汽车一直秉持敬重之心。
这类测试对于产品开发并没有太大实际价值
“不能说这种情况完全不会发生,但非常罕见,如果车企按照这种极限标准开发车辆,可能产品自重30吨都打不住。”这些测试主要是为了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营销行为。
短评:
此次理想汽车测试风波是对行业的又一次警示。竞争行为应有边界,企业尊重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其他市场主体,也能保护自己免遭反噬。
4. 特斯拉自动驾驶首次被判担责,天价赔偿引行业震动
8月1日,迈阿密联邦法院在审案件的一个陪审团裁定,特斯拉需要为2019年发生的一起驾驶辅助致死事故承担部分责任。特斯拉需向死者家属和一名受伤人员支付补偿性赔偿金4250万美元,以及惩罚性赔偿金2亿美元。
原发事情经过
2019年4月,一名正在驾车的特斯拉车主弯腰伸手去捡手机。当时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处于开启状态。这名车主后来称,他认为Autopilot在遇到障碍物时会自动刹车。
结果车辆以60英里/小时的速度冲过一个十字路口,撞上另一辆汽车。事故导致对方车辆车主当场死亡,其男友身受重伤。
特斯拉首次在辅助驾驶诉讼中落败,过往一般和解为主
事故死者家属和伤者起诉了特斯拉,而案件陪审团认定,肇事车辆驾驶员和特斯拉以2:1的比例分担责任。特斯拉对事故负有33%的责任。
这是特斯拉首次在针对其辅助驾驶系统的诉讼中落败,此前这类诉讼通常以和解告终。
短评:
不愿具名的车企技术负责人认为,这类事故反映出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的复杂性。今后即便技术已经过关,自动驾驶大范围落地还需要法律法规、保险等配套措施保障,这可能需要较长时间。
8月7日,智界在深圳签约并启动沪深双设计中心,次日双 7 新改款将开启小订。这是华为与奇瑞深度合作的关键动作:奇瑞全面押注智界,放弃星纪元资源倾斜,其 “纯血鸿蒙” 路线携高规格智驾配置来袭。
双7开启小订,未来还有大型SUV R9
8月8日,智界R7与S7新款车型(下称“双7新款”)将同步开启小订,这是品牌重塑的第一枪。除双7新款外,智界还计划推出大型SUV R9及鸿蒙智行首款MPV车型,背后是智界向更广阔市场区间和细分市场进军的野心。
短评:
华为倾注最新技术,奇瑞押注企业信誉,双方合力之下,智界将8月8日的双7改款车型,视作承载“第三代封神”使命的关键载体。这场品牌重塑的起点,藏着破局行业的决心
6. 2025年上半年,中国车企逆流而上,在欧洲站稳脚跟
从今年上半年的销量数据上看,一些中国汽车品牌已经渐入佳境。据JATO欧洲28国(25家欧盟主要成员国、挪威、瑞士和英国)数据,中国汽车品牌 6月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至5.7%,比去年同期高出2.3个百分点,上半年市场份额则为5.1%,同比增加了2.4个百分点。
而大背景是:欧洲新车总注册量2025年6月下降 4.4%,上半年下降 0.3%的情况下,中国车企逆流而上。
中国品牌在欧的新车市占率已超福特,接近奔驰
该市占率略低于梅赛德斯的5.2%,却高于福特的3.8%。众车企中,比亚迪、Jaecoo、Omoda、零跑汽车和小鹏汽车五大中国汽车品牌正是这一增长趋势的主要推动力。
连德国市场,比亚迪都增长了294%
在最难啃的德国市场,比亚迪一改以前毫无存在感的颓势。据德国联邦机动车管理署(KBA)新乘用车注册数据,6月,比亚迪注册数为1675辆,同比增长294%,上半年注册数为6323辆,同比增加426%。
短评:
几家欢乐几家愁。除了那些渐成气候的汽车品牌,也有一些车企正在苦苦挣扎,比如在欧月销量停留在两位数的爱驰和蔚来。和小鹏汽车不一样,同样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高端品牌蔚来的销量一直无法取得突破。2025年上海车展前夕,蔚来宣布推迟其旗下第三品牌萤火虫(firefly)在欧洲的上市时间。
萤火虫到底会不会成为改变蔚来命运的品牌,还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时间会给出答案。
快科技
2025-08-10
汽车之家
2025-08-10
快科技
2025-08-10
汽车之家
2025-08-10
快科技
2025-08-10
汽车之家
2025-08-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8
询价信息已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