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8-06 14:23:55
(原标题:伟伟道来| 如何面对8月7日之后的世界)
不出意外的话,8月7日之后,由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针对全球贸易伙伴的关税战,将尘埃落定。
从4月2日到8月7日,这场关税战持续了4个月零5天。
总体而言,特朗普为输往美国的商品设立了4套税单,分别为:友好国家税率10%起步;正常国家税率20%起步;不友好国家税率30%起步;通过第三地转运方式输往美国的商品将被征收40%的转运税。
已经和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国家,要向美国缴纳3种费用:一是输美商品被征收关税,二是承诺向美国投资,三是承诺购买数额巨大的美国商品。
4个月的关税战中出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尤其是特朗普的率性而为、朝令夕改给人印象深刻,但总体而言,美国政府的逻辑是清晰的、步骤是正常的,也基本取得了他们希望取得的结果。
至于这个结果对美国及全世界而言利弊如何,众声喧哗、莫衷一是。
笔者试分析如下:
第一,美国的关税围墙既然立起来了,就不大可能降低或撤销。接下来,如何进入、经营美国市场,是企业各显神通的时候了。
关税围墙既立,关税收入将大幅度提高,这个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事实上,从4月份开始,美国的关税收入已经节节攀升了。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4月份美国海关净收入为156亿美元,5月份为222亿美元,6月份为273亿美元。摩根士丹利在其最新研报中预测,美国海关净收入年化后高达3270亿美元。
可以预料的是,2028年之后,不论谁当美国总统,这块每年3000多亿美元的蛋糕,美国政府只会想办法让其增加,不可能减少。
接下来,对美国之外的企业而言,是如何进入美国市场的问题;对美国之内的企业而言,是如何经营美国市场的问题。围墙内外的企业既要各显神通,又要适当妥协、密切协作,才能使商品跨越关税围墙。
这是纯市场经济行为,考验各自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贸易伙伴对美国投资和购买商品的承诺,100%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笔者没有搜集到权威的汇总数据,但窥一斑而知全豹。
仅仅日本和欧盟对美国投资和购买商品的承诺,就高达1.9万亿美元,可以想见,几十甚至上百个贸易伙伴的承诺,超过10万亿美元大概是没有问题的,几十万亿美元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如果这些承诺全部落实了,别说特朗普政府了,整个美国及其人民都可以躺平了。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承诺,不可能100%实现,能够部分实现就很好了,特朗普就会很满意了。
这一点,特朗普和他的团队应该是清楚的。
第三,40%的转运税,是对中国企业的重大挑战。
一些国家的企业,通过第三地生产产品输往美国从而规避关税,这是一个常见的做法。中国企业也这么做。中国企业转进美国市场的基地,有越南、墨西哥等国家。
特朗普政府设立的40%的转运税,就是针对这类企业的。有专家认为,主要就是针对中国企业的,瞄准的地域就是越南、墨西哥这样的国家。
到目前为止,这项政策在技术层面还没有落地,因为如何认定一件商品是越南或墨西哥生产的、还是从中国转运的,需要一个标准。
这个标准还没有出台。
汽车业有一个标准可供参考。美国、墨西哥、加拿大三国的《美墨加协定》规定,汽车必须包含75%的北美地区产零部件,才能在跨境时享受免关税待遇。
如果美国比照这个规定,要求一件商品需要75%的零部件在当地生产,才能算是原产地、不是转运的,那么,对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四,“忧美论”无可厚非,应变自强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对美国政府进行严厉的批评、对美国人民和企业表达深深的同情,这是包括部分中国媒体在内的全球(主流)媒体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笔者将其概括为“忧美论”。
替美国人民担忧的“忧美论”,行之有年。特朗普2.0之后,这个论调的强度达到一个新高峰。
笔者认为,“忧美论”无可厚非。
但是,面对8月7日尘埃落定之后的国际贸易新格局,顺应变化、积极探索破解之道、自立自强才是一个企业、一个政府正确的打开方式。
这才是最重要的。
经济观察报
2025-08-07
经济观察报
2025-08-06
经济观察报
2025-08-06
经济观察报
2025-08-06
经济观察报
2025-08-06
经济观察报
2025-08-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