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证券报
媒体
2025-07-25 10:36:00
(原标题:中国创新药持续出海 医药板块锚定成长主线)
国产创新药似乎在今年掀起了一波“出海热潮”。自开年以来,各大药企关于海外BD交易的新闻消息络绎不绝。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创新药已达成超50笔全球合作协议,交易总额突破484亿美元 (数据来源:药时代,截止日期:2025.6.30)。
创新药频频出海,在向全球市场彰显中国创新药的强劲竞争力之余,也为医药板块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HSSCID.HI)为例,截至7月18日,该指数今年年内涨幅达到93.18%,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 (数据来源:Wind;区间日期:2025.1.1—2025.7.18)。
近年来,一系列鼓励创新药研发与医药产业升级的支持措施相继发布。从优化医保政策将更多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到缩短创新药审评审批时限、鼓励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再到今年7月1日公布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进一步完善了对创新药全链条的支持举措。这不仅提升了创新药的市场可及性和吸引力,同时进一步支持药企加大创新药的研发投入,带动行业整体发展。
同时,AI技术不断迭代,人工智能逐渐与创新药领域深度融合,国内药企自主研发能力持续进步,不仅大大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和成本,也加速了创新药的出海进程。
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创新药领域热度持续飙升,逐渐成为今年市场的主线之一,部分医药主题的基金产品表现也较为亮眼。例如,中银基金旗下的中银创新医疗A(基金代码:007718)和中银港股通医药A(基金代码:020397),过去一年里分别累计上涨63.64%和84.18%,排名分别位列同类产品3/83和1/41(中银创新医疗A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9.34%、中银港股通医药A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54.21%,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止日期:2025.6.30;同类排名分别指:混合基金-行业偏股型基金-医药医疗健康行业偏股型基金(A类)、混合基金-港股通偏股型基金-港股通偏股型基金(A类);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截止日期2025.6.30)。
未来,创新药作为医药板块的“当红花旦”,或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正如中银基金的基金经理郑宁所言,中国创新药正迎来业绩爆发期,中短期依赖国内市场放量,中长期依赖海外市场贡献,板块合计利润或有望从目前的600亿元跃升到10—15年后的6000亿元,未来创新药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值得看好。
明芳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在少数极端市场情况下,基金投资存在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该基金前,需充分了解本基金的产品特性及投资风险,并承担基金投资可能出现的亏损。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中银港股通医药、中银创新医疗属于R4风险等级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C4型及以上的投资者。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中银港股通医药将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将面临需承担汇率风险、境外市场风险以及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文中所表达的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任何其他忠告,并可能随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大众证券报
2025-07-25
大众证券报
2025-07-25
大众证券报
2025-07-25
大众证券报
2025-07-25
大众证券报
2025-07-25
大众证券报
2025-07-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