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7-24 19:36:28
(原标题:产业链上的“好品山东”:里子够硬 面子才亮)
2025年7月23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以“‘链’出新生活——山东打造品牌建设新范式”为主题,淄博华光国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下称“华光国瓷”)、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瑞达生物”)、山东鲁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鲁花”)、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信集团”)等4家企业参会。他们以本企业产业链发展实践为例,介绍了从重视制造到重视品牌的发展路径。
从华光国瓷用无铅釉技术撕开国际垄断的口子到福瑞达生物以王浆酸高效合成改写抗衰行业规则,从鲁花凭一粒花生串起全链条绿色循环到海信集团靠全球智造链实现协同共生。这些山东企业的实践,不仅是山东产业优势的部分缩影,更承载着山东从“制造”到“智造”、从“产品”到“品牌”的跃升密码。
作为全国唯一集齐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山东的产业链生态中,三类核心力量共同托举起“好品山东”的底气:“链主”企业以全链条布局牵引产业升级,让品牌影响力穿透全球市场;“链核”企业凭借核心技术突破,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品牌溢价倍增;新兴力量则在新赛道加速崛起,为品牌矩阵注入鲜活动能。
产业链为品牌筑牢品质“里子”,品牌为产业链擦亮价值“面子”。在山东,这种“里子”与“面子”的共生共荣现象,正催生出技术突破——产品迭代——品牌跃升——生态协同的上升逻辑,助力山东在全球价值链中持续抬升位势。
用技术撕开口子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公司始终把创造经典、传承经典、创造新经典作为根本理念。”华光国瓷董事长苏同强的这句话,道出了该企业跨越六十余年的发展密码。
苏同强介绍,陶瓷作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用品,健康性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但行业长期受铅残留问题困扰。为此,华光国瓷将攻克无铅釉技术列为关键课题。研发过程中挑战接踵而至,企业不仅要解决陶瓷产品去除铅成分后,易出现干涩、光泽度不足等问题,还需保证釉面的稳定性与耐用性。
华光国瓷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试验和坚守,将成品率从50%以下提升至97%以上,最终成功研发出拥有完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无铅釉技术,打破了世界垄断。
“产品是华光人的脸面,品质是华光人的尊严。面对市场变化,华光国瓷始终以消费者需求来主动求变,靠产品力和品牌力持续拓展市场。”苏同强表示,目前,华光国瓷已研发出天然矿物骨质瓷、华青瓷、华玉瓷三大国际领先材质,攻克高光泽度无铅釉、高温釉中彩等核心技术,形成涵盖高档陶瓷、结构陶瓷、永磁材料的三大业务板块。
从豆腐乳盘子到高端国瓷,从1996年的贴牌到2006年的自主创牌,华光国瓷实现了从传统陶瓷到文化赋能的高端陶瓷产业的转型。
同样以持续创新诠释“山东创造”内涵的,还有福瑞达生物。作为中国最早掌握玻尿酸原料工业制备技术并率先实现产业化的企业,福瑞达的创新边界早已超越玻尿酸本身,直指行业更深层的技术瓶颈。
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春明提及一个自然现象:相同幼虫条件下,工蜂食用蜂蜜和花粉,寿命30天—60天;蜂王终生食用蜂王浆,寿命达2年—5年,其中的“长寿密码”正是王浆酸。但王浆酸仅存在于珍贵的蜂王浆中,来源极为单一,如何将其安全、稳定、规模化地应用于护肤品,成为行业长期面临的挑战。
高春明介绍,为此,福瑞达生物与齐鲁工业大学王瑞明教授团队携手,历经长达20年的研发,实现了高纯度王浆酸的高效生物合成,并于2024年7月完成了中国首个王浆酸化妆品新原料备案,让王浆酸这一珍稀成分正式获准进入中国化妆品应用领域。基于该成分的高端产品——瑷尔博士“精研金致”系列将于今年7月底上市,主打抗衰与修护功效,标志着技术突破向市场价值的转化。
目前,在品牌培育上,福瑞达生物重点打造颐莲、瑷尔博士、伊帕尔汗、善颜、珂谧五大品牌,依托福瑞达“妆药同源”的科研基因建立科技护肤品牌形象,并通过孵化品牌完善多个细分赛道的有效覆盖。
全产业链协同共生
“滴滴鲁花,香飘万家”,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背后,是鲁花以一粒花生串联起完整的绿色循环产业链的深耕实践。正如鲁花集团总裁辛旭峰所言:“要真正提高食用油品质,让人们吃上更美味更健康的好油,必须从种子抓起。”
在辛旭峰看来,高油酸花生良种是花生产业发展的重要“芯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鲁花联合中科院院士团队,近10年投入超10亿元培育高油酸花生良种,依托自主研发的5S压榨工艺,成功生产出油酸含量75%以上的高油酸花生油,引领食用油进入健康新时代。
从种子培育到成品储存,鲁花以全链条严格管控守护品质底线。辛旭峰介绍,源头端,鲁花自主培育的高油酸花生良种从基因层面锁定优良特质;种植阶段,建立标准化规范,全程监督施肥、用药环节,杜绝有害投入;在花生收购阶段,制定标准化流程,全程监控清洁度,杜绝泥土、杂质及外部污染物混入;储存阶段,让花生米和花生油储存在恒温环境,通过精准控温保障花生米的新鲜度与安全性,并额外采用充氮保鲜技术,进一步锁住花生油的营养与风味。
这种对全链条的精细打磨,不仅体现在主产品的品质坚守上,更延伸至产业链末端的价值深挖。花生榨油后的副产品为花生饼,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维生素、矿物质,是优质的蛋白原料,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让压榨完花生油后的副产品发挥更大价值,鲁花通过提取花生饼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肽,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乐地生”花生蛋白肽水溶肥,让原本的副产品变为可使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平均增产10%的高附加值产品。
此外,鲁花还用实践诠释了链主企业的担当。辛旭峰表示,对于上游环节,鲁花重点围绕农民种植端构建保障机制。
在普通花生收购中,鲁花实行“托底收购”政策,每年核算农民种植成本,确保收购价不低于成本线。同时,为鼓励高油酸花生种植,高油酸花生的收购价较普通花生高出20%—30%。例如,按常规花生产量300公斤/亩计算,当普通花生收购价为10元/公斤时,高油酸花生可达12元/公斤—13元/公斤,这一举措让农民每亩地增收600元—800元,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增值”的共赢。
同样以链主身份带动生态的,还有全球激光显示领军企业海信集团。该公司副总裁、品牌部总经理朱书琴表示,作为山东链主企业,海信集团以产业集群效应为纽带,持续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2024年海信集团带动25家产业链企业来山东投资或扩产。例如,南通创亿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青岛新增投资规模1000万元,厂房扩建5500平方米,优化线体设备,新增产值1.5亿元。
走向世界
7月21日,泰国安美德春武里工业园区内,海信集团海外最大生产基地——泰国HHA智能制造工业园奠基仪式圆满举行。这一项目不仅标志着海信集团实现“从产品出海到智造链升级”的跨越,也是“山东好品”走向世界的生动注脚。
海信集团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该公司营收2143亿元,其中海外收入996亿元,同比增长16%,占总体营收46.3%。海信自主品牌占比达到85.6%。
海信集团从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技术立企,经过56年的发展,从智能家电领域延伸到半导体、智慧能源、汽车电子等高端产业,从一个品牌发展成为完善的品牌矩阵。在自身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搭建起一个充满活力、互利共生的产业链。
在“山东好品”走向世界的版图上,传统制造业同样留下了亮眼的成绩。“巅峰时,美国高档礼品、广告咖啡杯市场中,每10只杯子约6只为华光国瓷的产品。”苏同强表示,华光国瓷一年出口美国马克杯最高时达8000万只,合作品牌曾包括雀巢、星巴克、宜家等。目前,尽管面临复杂国际贸易环境,2024年华光国瓷仍实现稳健增长。这份稳健,正是山东传统制造业以产业链突破筑牢品牌根基的生动写照。
当下,全球产业竞争正从单一产品的品质比拼,转向品牌生态的系统角力。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早已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以“产业链思维”重构品牌价值逻辑。
2002年,山东就成立了“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2020年,山东提出“共建共享‘好品山东’,形成‘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体系”的重点任务;2021年以来,山东密集出台《关于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地,为品牌成长注入动能。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好品山东”阵营不断扩容。在今年5月13日举办的2025中国品牌日(山东)活动中,公布了第四批100个“好品山东”品牌,呈现出门类覆盖面广、技术实力强、品牌效益大等特点,既有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岛啤酒等熟悉的品牌,也有核电装备、氢燃料电机、刀片电池、激光显示屏、工业机器人等大国智造重器。
这种品类全覆盖、技术硬实力的品牌阵营扩容,底气源自山东制造业的深厚积淀。山东是制造业大省。联合国产业分类标准将工业划分为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国家,山东则是唯一一个能同时集齐这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同时还拥有197个工业中类、526个工业小类。
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本就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近年来,山东锚定新型工业化方向,以“链长制”为抓手,大力实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如今,山东正凭借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让“好品山东”既成为亮眼的区域名片,也赢得全球市场对品质的信赖。
经济观察报
2025-07-26
经济观察报
2025-07-25
经济观察报
2025-07-25
经济观察报
2025-07-25
经济观察报
2025-07-25
经济观察报
2025-07-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