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深夜,大涨!纳指,史上首次!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25-07-21 23:47:19

(原标题:深夜,大涨!纳指,史上首次!)

     
  
  
  
    
    
     美国政府两位重要官员同时对当前经济形势表态。     
    
  
  
  
  

当地时间周一(7月21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施压美联储的降息同时还对通胀前景表达了乐观态度,而美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周日(7月20日)则确认了关税的最后期限。

  

周一开盘后,美国三大股票指数纷纷上涨。截至记者发稿,道琼斯指数上涨0.49%,标普500指数上涨0.60%,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75%,并首次突破21000点整数点位。

     

本周,美国多家大型上市公司即将发布财报,分析师普遍表示乐观。但也有分析师警告称,鉴于预期相对较低,投资者对任何不达预期的业绩都几乎没有耐心。

  
     

贝森特:建议对美联储进行审查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周一建议对美联储进行审查,并审视其整体职能。

  

“我们需要做的是检查美联储是否完成了它的责任。”贝森特在接受美国媒体CNBC采访时表示:“该组织是否成功完成了它的使命?如果它像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犯下这么多错误,我们会回头看看为什么会这样。”

  

近期,关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是否将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传闻沸沸扬扬。来自白宫人士的消息称特朗普即将行动,但特朗普很快就否认他正在准备采取法律上的行动。

  

而贝森特则一直处于争议的中心:他既是潜在美联储主席继任者,还是这场矛盾的调解人并一直劝说特朗普避免解雇鲍威尔。

  

此前,有美媒报道称,贝森特私下向特朗普建议不应该试图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特朗普征求了一系列意见,然后做出决定。”对此,贝森特表示:“所以他需要很多意见,归根结底这是他的决定。”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多次语气强硬地要求美联储大幅降低其基准利率。此外,白宫近期还猛烈批评了美联储翻修总部大楼成本超支。据报道,政府官员计划很快亲自查看该项目。

  

而在利率问题上,贝森特支持美联储在通胀放缓的情况下放松政策的想法。

  

“他们在关税问题上散布恐惧,到目前为止,我们几乎没有看到任何通货膨胀。”贝森特说。“我们的利率很高。我认为他们(美联储官员)无法打破某种心态的想法。那边的这些博士我不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

  
     

卢特尼克:8月1日是关税最后期限

  
  

在财政部长向美联储施压同时,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也在向媒体吹风。他在周日表示,8月1日是各国开始向美国缴纳关税的最后期限,但他同时称:“8 月1日之后,各国仍可以与我们对话,没有任何限制。”

  

当被问及针对欧盟关税的最后期限时,卢特尼克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节目中表示:“这是一个硬性最后期限,因此在8月1日,新的关税税率将正式生效。”

  

自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关税以来,该关税政策的最后期限几经变动,但白宫官员目前坚称,8月1日是最后期限。

  

卢特尼克说:“8月1日之后,各国仍可以与我们对话,没有任何限制,但他们将从8月1日起开始缴纳关税。”卢特尼克还表示,一些小国,如拉美国家、加勒比地区国家以及非洲的许多国家,将面临10%的基准关税。

  

对于那些正焦急等待特朗普就关税税率做出明确决定的国家来说,卢特尼克的这番言论可能会让它们松一口气。特朗普最近曾暗示,这些国家的基准关税税率可能会超过10%。

  

卢特尼克还补充道:“较大的经济体要么向美国开放市场,要么就向美国支付合理的关税。”

  
     

美股多家公司将发财报

  
  

上周,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富国银行、高盛、贝莱德、摩根士丹利和美国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公布了稳健的业绩,并传递出消费者韧性十足的信号,但整周涨幅仍较为平淡。本周,将有奈飞、特斯拉、谷歌等科技公司披露业绩状况,而微软、Meta于7月30日发布二季报,苹果将于7月31日盘后发布最新财报。

  

根据FactSet的数据,分析师最初预计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公司第二季度盈利增长率略低于5%。随着更多公司公布超预期业绩,周五这一预期上调至5.6%。即便这一数字能够维持,仍将是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最慢的利润增长速度。

  

截至目前,已公布财报的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公司中,83%的企业第二季度每股收益(EPS)超出预期,高于五年平均水平的78%。

  

分析师警告称,鉴于预期相对较低,投资者对任何不达预期的业绩都几乎没有耐心。

  

“我预计会出现大量波动,业绩不及预期将遭受比往常严厉得多的惩罚,投资者没有耐心去应对那些未能达到任何预期的公司。”Annex 财富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布莱恩・雅各布森对雅虎财经表示。

  
  
  

责编:万健祎

  

校对:刘星莹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