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ESG真心话】中石油任文军:如何重新定义技术型央企的ESG价值公式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7-20 19:33:59

(原标题:【ESG真心话】中石油任文军:如何重新定义技术型央企的ESG价值公式)

专题第十七篇


这一次,我们将目光对准上市公司,对准ESG。今日,任何一家企业的竞争力都不再仅仅局限于财务因素。

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Governance,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非财务因素正在发挥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

但在国内,ESG体系的构建,起步较晚。甚至有的企业这方面的意识也才刚刚觉醒。在采访中,一位国企人士依然充满疑惑:“我为什么要做ESG?”

近两年来,不同部门陆续出台与ESG相关的新政和指引,也在酝酿下一步推动ESG的政策文件。

到2027年,包括财政部在内的国家部委,将陆续出台国内相关企业的可持续披露基本准则、气候相关披露准则。到2030年,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要基本建成。

自上而下的推动,也催生着ESG市场的火热。

我们会持续关注ESG的发展,邀请相关人士探讨关于ESG的真问题。

本文为【ESG真心话】系列报道第十七篇。


中石油任文军:如何重新定义技术型央企的ESG价值公式


经济观察报记者 王雅洁

 

在油气勘探行业面临深层资源枯竭与技术瓶颈的当下,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公司(下称“东方物探”)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任文军,正在探索将ESG转化为技术创新的财务驱动力。

通过自主研发的“绿色勘探”装备、跨国标准适配及“6+1”新兴产业链布局,他主导的ESG战略不仅降低了作业成本,更让该公司获得壳牌、BP等国际能源公司的作业订单和资质。

其核心逻辑直指商业本质:ESG是技术型央企参与全球竞争的“成本项”,更是打开市场的“收益项”。  


经济观察报:ESG与财务目标如何协同? ESG投入如何避免成为公司的纯成本负担?  

任文军:短期看,ESG是风险管控工具。例如研发绿色物探装备(如EV56可控震源),将国内部分探区可控震源激发比例提升至70%,降低能耗的同时缩短项目周期,直接转化为投标竞争力。

长期看,ESG是融资与市场的“通行证”——保持4%以上研发投入强度攻克深层勘探技术,支撑东方物探在塔里木、鄂尔多斯等8个盆地完成240个项目,保障中国石油国内外重大油气发现100%参与率。 

数据支撑上看,阿曼项目连续20年3800万安全人工时的纪录,推动东方物探与壳牌、道达尔等国际油公司续签合约;在阿联酋、阿塞拜疆等国QHSE评价获满分。 


经济观察报:东方物探面临哪些独有的ESG压力?  

任文军:东方物探是中国石油集团物探专业化子公司,主要业务是以地球物理方法来勘探地下油气资源,被形象地比喻为给地球做CT。

与其他央企相比,在ESG实践中,东方物探主要面临三个方面挑战。

第一,在国内油气资源面临“浅层资源枯竭、深层勘探乏术”的困境下,剩余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深地、深海、非常规油气藏以及老油田挖潜等领域,这些领域勘探难度极高,很多都是世界级的勘探难题。埋藏在地下6000米至万米深处,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34%的超深层油气资源,成为必争之地,需突破“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才能兼顾能源安全与低碳开发;  

第二,在复杂多样的野外作业环境下,生态环保任务更繁重。油气资源主要蕴藏在各大含油气盆地,它的生成特性,决定了物探野外作业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覆盖了各种地表地貌。

第三,在成本层面,野外作业覆盖沙漠、林海等生态敏感区,传统勘探设备碳排高。通过无人机巡检、AI驱动自适应采集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但技术规模化应用仍需每年投入大量资金。  


经济观察报:东方物探在ESG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有哪些?  

任文军:首先是人才缺口。

物探新兴和未来产业人才储备不足。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东方物探正加快发展非常规油气、伴生矿产资源、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环保、数智产业等新兴业务,前瞻布局深地深海等未来业务,亟需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创新思维的技术人才和中高级管理人员。

全球物探科技领军人才也十分稀缺,新兴业务(如地热勘探、CCUS地质封存)急需跨学科技术团队,但目前高端人才储备不足。

其次是供应链成本方面的压力。

海外80余国项目需适配不同ESG标准,例如要求供应商升级环保设备,ESG指标占供应商准入考核权重15%(细分为18项二级指标),直接推高企业采购成本。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东方物探未来依旧需要克服四个方面的困难。

一是研发投入高。绿色技术大规模应用仍面临成本和效率问题,研发和项目需要大量投资,需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司的短期财务表现。

二是供应链管理难。部分供应商需要升级设备以符合ESG标准,增加协同成本。

三是不同国别ESG标准不一致。东方物探业务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海外项目需符合不同国家的ESG标准,增加了管理复杂性。

四是客户期待升高。投资者、客户、社区对ESG表现的期望不断提高,需要公司持续改进提升。


经济观察报:如何让ESG数据被国际投资者采信?  

任文军:在阿曼,东方物探会发布ESG报告,将“安全人工时”“碳减排量”等指标转化为本地化叙事,广泛发布信息,提升当地民众认知。

下一步,东方物探计划将“数智物探”技术应用前景、生物多样性保护、带动社区就业与发展等纳入披露体系,增强融资吸引力。  


经济观察报:技术创新如何具体赋能ESG?  

任文军:主要包括三项实践。

第一项是勘探绿色化:高精度可控震源、无线节点仪器等绿色勘探装备规模化使用,“智能化地震队”系统重构物探作业流程,东方物探仅在科西项目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22.3吨。

第二项是数智化转型:东方物探基于中国石油昆仑大模型,打造处理解释互联网工厂,建成物探算力云平台和共享资源池,全面提升了处理解释效率和精度,建设地下油气藏“百度地图”。  

第三项是业务多元化:物探技术向地热、碳封存领域延伸,形成清洁资源勘探、地热勘探、碳埋存地质物探工程一体化技术能力,为油田提供伴生资源勘探、CCS/CCUS埋存选址评价服务,2024年,公司新能源新签市场增幅超50%。  


经济观察报:ESG如何支撑东方物探的长期战略发展?  

任文军:短期来看,2025年预期东方物探基本建成世界一流企业,将提升企业ESG指标的考核权重占比,重点推动物探业务数智化变革。比如推进物探装备电代油技术。  

长期来看,打算构建“6+1”新兴产业集群(非常规油气、数智产业等),增加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  

在合作路径上,东方物探打算与华为共建物探数智生态,深化在算力、人工智能等方面合作;依托保定“物探之都”政策优势,降低区域产业链协同成本。  

当传统油气行业深陷“减排悖论”,东方物探的选择是将ESG压力转化为技术革命的推力——用4%的研发投入撬动市场壁垒的破除,用绿色勘探设备降低经营成本,再用匹配跨国标准深化80国市场。

这场实验的成败,将重新定义技术型央企的ESG价值公式。


经济观察报

2025-07-20

经济观察报

2025-07-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