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又见险资出手!今年举牌已达20次

来源:券商中国

媒体

2025-07-20 17:31:02

(原标题:又见险资出手!今年举牌已达20次)

  
  
  

近日,泰康人寿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峰岹科H股首次公开发行。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披露,这是险资一个月内第三次举牌。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截至7月20日,保险公司今年共举牌了20次,不仅超过2023年全年举牌数,也追平了2024年全年举牌数。这场从2024年启动的举牌潮已经持续一年多,且丝毫没有减弱趋势。

  险资一个月内三度举牌

近日,泰康人寿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峰岹科技H股首次公开发行,通过受托人泰康资产管理的账户出资2500万美元认购峰岹科技H股股份,占峰岹科技已发行H股总数的8.69%。

峰岹科技官网简介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业的电机驱动芯片半导体公司,2022年,该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7月9日,峰岹科技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实现“A股科创板+H股”双重上市的半导体企业。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披露,这是险资7月内第三次举牌。

7月3日,信泰人寿通过二级市场买入69.09万股华菱钢铁股票后,共计持有华菱钢铁3.45亿股,占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从举牌前的4.99%升至5.00%。以7月3日华菱钢铁股票收盘价4.91元为基准,信泰人寿持有华菱钢铁的账面余额为16.96亿元,占公司一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0.57%。

截至3月31日,信泰人寿总资产为3157.91亿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1.78%。截至6月30日,信泰人寿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为565.78亿元,占一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19.07%。

7月1日,利安人寿买入110万股江南水务股票后,共计持有江南水务股票4699.54万股,占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从举牌前的4.91%升至5.03%。以7月1日江南水务股票收盘价5.3元为基准,利安人寿持有江南水务股票市值为2.49亿元,占利安人寿上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0.2%。

截至3月31日,利安人寿总资产为1261.9亿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8.71%。截至5月31日,利安人寿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为205.6亿元,占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16.29%。

  追平去年全年举牌数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举牌信息显示,截至7月20日,保险公司今年共举牌了20次。从举牌数量来看,不仅超过2023年全年举牌数,也追平了2024年全年举牌数。

最近10年,保险行业出现过三轮举牌浪潮,前两次分别是2015年和2020年,2024年以来险资开启了第三轮举牌潮。

从保险资金举牌标的来看,保险公司今年举牌的上市公司包括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杭州银行、中信银行、北京控股、电投产融、东航物流、中国儒意、中国水务、江南水务、华菱钢铁、峰岹科技、秦港股份、大唐新能源和中国神华,其中11只股票为H股(含A+H股)。

从投资标的所处行业来看,银行股被举牌次数最多,此外还涉及公用事业、能源、交通运输、科技等行业。

在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及低利率背景下,险资举牌标的多具高股息特征。加大对高股息个股投资、增加长期股权投资规模,有利于推动收益与报表更趋稳定。此外,险资举牌回升亦受非标高收益项目缩减影响。

在近两轮险资举牌潮中,银行股都是重要投资标的。银行低波动、高股息的特点持续受到险资青睐。对于险资而言,银行股股息率优于长债收益率,估值波动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各家保险公司中,中国平安对银行股“扫货式”举牌颇具代表性。去年年底以来,中国平安及旗下公司大手笔买入多家银行股H股,多次触发举牌。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平安人寿已经七次举牌银行股。其中,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银行H股均被二度举牌,招商银行H股被三次举牌。

据平安人寿6月24日披露,截至6月17日,公司持有招商银行H股股票的比例达到招商银行H股股本的15%,账面余额为341.71亿元,占上季末总资产的比例为0.64%。

除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举牌数,还有不少保险公司持续重仓标的股票。

例如,港交所披露易信息显示,弘康人寿于6月27日以每股1.2068港元增持郑州银行H股1600万股,增持后持股比例占其H股的5.55%。随后,弘康人寿于6月30日、7月16日分别增持郑州银行H股2300万股和2470.1万股,每股均价分别为1.1804港元和1.3456港元。至此,弘康人寿持有郑州银行H股数量达到1.63亿股,持股比例上升至8.04%。

华泰证券分析,2015年举牌潮主要受高负债成本的万能险扩张、“偿二代”下长期股权投资节省资本消耗等因素驱动。2020年和2024年举牌潮动力来自利率下行环境下险资投资压力增大等原因,险资需要通过投资高息资产股来获取稳定现金收益,同时增加长期股权投资有助于获得稳定投资收益。

不过,并非所有高股息资产都是合适的标的。一家保险资管公司负责人分析,不能简单看股息率,高股息需要以良好的盈利为基础并具有一定持续性;同时,买入高股息资产的成本不能太高,否则可能面临股价回调带来的损失。

  多模式配置权益资产

险资举牌汹涌是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策略调整的直接表现。

华西证券认为,今年险资密集举牌上市公司,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在低利率、资产荒环境下,潜在“利差损”压力增大,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投资收益有较大的现实需求;二是出于优化财务报表考虑,在新会计准则下,举牌上市公司之后的会计计量方式变更,可以提升险企利润表稳定性;三是多项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推出,也让险资举牌动力增强。

保险公司还通过创新方式开展权益投资。目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正在加速落地,该试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险资入市投资的堵点卡点。

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公布的信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34.93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5.03%;从资产配置动向看,人身险行业股票持仓市值提升至2.65万亿元,长期股权投资规模约为2.6万亿元,配比均超8%。

长期以来,长期负债特性与短期考核,成为掣肘保险资金“长钱长投”的重要因素。当前,政策正从多方面引导推动专业机构投资者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权益投资比重。

7月11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该通知的核心在于,首度引入五年周期指标,将险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考核方式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 权重分别设定为30%、50%、20%。

这是继2023年首次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采取长短结合的考核方式后,财政部进一步加强长周期考核,受到保险机构欢迎。

多家保险机构认为,完善考核方式有利于更好引导国有保险资金充分发挥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优势,积极提高权益类投资占比,推动资产投资与保险负债更为匹配的同时,增加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供给,助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责编:杨喻程

      
排版:刘珺宇       

校对:赵燕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