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银行股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评之杭州银行:可转债转股后轻装上阵,业绩和资产质量继续领跑银行股

来源:雪球

2025-07-19 13:06:24

(原标题:银行股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评之杭州银行:可转债转股后轻装上阵,业绩和资产质量继续领跑银行股)

昨天收盘后杭州银行率先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上半年16.67%的业绩增速在我的预期之内,应该超出了市场大部分人士的预期,前2天还有一个有名的大V旗帜鲜明的开始看空银行股,其本身也是银行股的持有者,其看空的一个主要理由就是2季度马上要公布业绩的,丑媳妇要见婆婆了,主力要赶紧拉高派发,预期银行股业绩不佳的投资者不在少数,当时我就反驳说,上市银行股的整体业绩还是会延续2025年1季度趋势,甚至有部分银行可能还会稍好一些,整体大幅下滑的概率基本没有,杭州银行是优秀银行的代表,等那些普通的银行公布业绩快报时也不会大的差距。好多投资者对行业的预测就是跟着感觉走,张嘴就来,人云亦云,毫无投资逻辑可言。真正的想在股市做好投资的人最好远离这些没有数据,光输出观点,输出情绪的大V,没有长期持续的基本面及财报数据的跟踪,就容易被市场和其他人的观点带偏。

这次杭州银行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9.74%,得益于150亿可转债的顺利转股,杭州银行的核心资本得到有效的补充,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74%,创出了2017年以来的新高,从2017年以来,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就没有上过9%,大都在8%以上徘徊,可这几年杭州银行规模、业绩增速、资产质量则是大幅提高,市场老是担心其再融资,这不,非公开发行还在推进当中,只是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大降低了,可以这样说,就是停止非公发行了,按现在的杭州银行经营态势,3-5年内维持中高速发展也没有什么问题。在成长性城商行中,可以说杭州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是非常强的,非息收入占比长期在30%以上,现在已经到了35%左右,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大行和股份行,直追招商银行。核心资本消耗的并不快。2025年2季度,杭州银行的规模增速有所放缓,现在核心资本比较充足了,我倒是希望杭州银行适当提高一下规模增速,毕竟在现在净息差不高,银行各项服务收费持续让利于客户的情况下,保持比较高的规模增速才能更好的以量补价,实现营收和业绩的较快增长。好在杭州银行地处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也具有快速扩张,占领市场份额的基础。2025年2季度开始的中美新的关税战对靠出口的江浙一带经济的影响还是不小的,进入2025年3季度以来,外部的环境已经出现了向好的变化,最困难的时期应该已经过去,2025年下半年杭州银行的规模增速应该会有一定的提升,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其2025年2季度业绩快报所展示的各项数据,为了看得清楚明白和便于对比,我把2025年2季度快报数据和其2021、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季度数据放在一起列表进行对比。有些数据是进行了估算(与实际可能有些出入)。

杭州银行2025年2季度营业收入200.93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93.40亿元相比,增长 3.89%,其1、2季度营收分别是99.78亿、101.15亿,同比环比都是增长,这在息差持续下行阶段能做到营收增速加快增长还是不错的。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6.62亿,与去年同期的 99.96亿相比,增长16.67%,其1、2季净利润分别是60.21亿、56.41亿,这个利润增速在上市的42家银行股中应该是排在前1-2名的。

基本每股收益1.75元,与去年同期的1.64元 相比,增加了6.70%,主要就是可转债转股后股本的扩大,就是这个1.75元每股收益也是按会计准则进行加权平均的结果,如果按最新的股本72.49亿简单计算,每股收益为1.61元,我大致算了一下,如果全年业绩增速16%左右,2025年每股收益应该能到2.75元左右,基本上1年时间就能把可转债转股对收益的摊薄消化掉,这就是成长性标的的魅力。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50%,这已经不低了,基本上快赶上一些大行全年的ROE了,全年应该能保持在15-16%之间,杭州银行的ROE在42家银行股中肯定是排在前列的。

总资产 22355亿元,与去年底的 21123.56亿元相比,增长了5.83%,比去年同期的增速7.79%有所降低;其2025年1、2季度资产分别净增加1098.60亿元、133.79亿元,总资产半年增长5.83%,这也是一个中等偏上的增速了,杭州银行的资产规模增速还是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的。

总贷款 10094.18亿元,与去年底的 9374.99亿元相比,增长了7.67%;比去年增速11.68%下降不小;其2025年1、2季度贷款分别净增加576.97亿元、142.22亿元,总贷款增长7.67%,虽说比着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这也是一个比较高的增速了,杭州银行的贷款增速还是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的。

总负债 20750.59亿元,与去年底的 19763.08亿元相比,增长了5.00%,比去年增速7.27%有所下降;其2025年1、2季度负债分别净增加999.86亿元、-12.35亿元,总负债增长5.00%,这也是一个中等偏上的增速了。

总存款 13382.82亿元,与去年底的 12725.51亿元相比,增长5.17%;比去年增速10.18%有较大下降;其2025年1、2季度存款分别净增加956.71亿元、-104.97亿元,总存款增长5.17%,这是一个中等偏上的增速了,杭州银行的存款规模增速还是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从以上总资产、总贷款、总负责、总存款增速2025年上半年基本在5—8%之间来看,杭州银行还是保持了规模的中高速增长,但2季度增速明显有所控制,这也与央行统计的全国的存贷款增速情况基本一致。现在杭州银行可转债已经完成了转股,核心资本比较充足,2025年下半年适当加快规模增长应该是管理层想做要做的事了。

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 18.03元,杭州银行150亿可转债转股价11.35元,对老股东的每股净资产有一定的摊薄效应,经过1-2个季度的成长,基本把摊薄的每股净资产补了过来,2025年全年其净资产还是会有一定的增长的。作为股东在得到不错现金回报的情况下,每股净资产还能获得不错的增长,这就是投资成长性标的的优势。

不良贷款率0.76%,与2024年底的 0.76%和2025年1季度的0.76%一样, 保持了稳定,其不良率一直保持在低位,该项指标已步入最优秀银行行列。

关注贷款率没有公布,预计仍然还在低位。

拨备覆盖率520.89%,比2024年的541.45%和2025年1季度的530.07%都有所下降,我感觉管理层也有意把其拨备覆盖率缓慢的从高位降下来,毕竟500%以上的拨备覆盖率太高了,高处不胜寒,既没有必要,也不可持续。该项指标已步入最优秀银行行列,说句实话,这个指标根本没有必要搞得那么高,监管部门指导标准为150%,有些银行还要求下调,能常年维持在400%左右就行,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随着贷款的增加,增加一些坏账是正常的,如果拨备覆盖率太高,产生一些坏账就要提取大量的拨备,不利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和利润的释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存贷款规模的合理扩张,好的银行也会慢慢把500%以上的不合常理和逻辑的拨备覆盖率降到400%左右。

不良贷款我进行了测算,大概2025年2季度末为76.72亿元,与2024年末71.14亿元相比增加了5.58亿元,与2025年1季度末75.82亿元相比仅增加了0.9亿元,这并不能说其2季度坏账产生的少,应该是进行了核销的结果。不良贷款随贷款的增加有少许增加,这是非常正常的,不良贷款存量还是控制的非常好。

贷款减值准备余额我也进行了测算,大概2025年2季度末为399.63亿元,与2024年末385.17亿元相比增加了14.46亿元,与2025年1季度末401.90亿元相比则减少了2.27亿元,由于杭州银行做账的惯例每年都是1、2季度基础较高,3、4季度基数较低,下半年做账相对比较容易,全年相比还是应该能做到贷款减值准备余额增加30-40亿的规模。2025年2季度为了保持净利润的增速和资产质量中不良率的稳定,肯定核销了一定不良贷款,中间有差距,只能拿贷款减值准备和债权减值准备来平滑了,这些拨备就是为了保持其经营的稳健和资产质量的稳定而存在的,由于过东的余粮储备的很厚,适当拿出来一点点,仍能保持在行业最优水平。可现在的市场对银行股的估值定位,拨备覆盖率150-250%左右银行与拨备覆盖率500%银行的估值基本一样,甚至更高,这就给我们投资者一个机会,那就是尽量多的增加持仓量吧。我倒是希望那些差银行能有更高的估值,这对于优秀的银行也会是一种提升和比价效应。

另外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杭州银行所提取的信用减值中,有很大一部分放到的债权同业减值里面,没有在贷款减值准备余额中体现,具体有多少需要在财报正式公布后才能看到。

拨贷比2025年2季度末为3.95%,与2024年末的4.11%相比降低了0.16个百分点,与2025年1季度末4.04%相比降低了0.09个百分点,拨贷比同比环比都有所降低,主要就是2025年2季度贷款减值准备没有增加,而贷款规模有所增长造成的,同时3.95%的拨贷比也是非常高的,已经达到优秀银行的行列。杭州银行的信用减值计提里面有一部分放入了债权拨备减值准备里面了,如果都放到贷款拨备里面。那会造成拨备覆盖率太高了,杭州银行现在的贷款拨备覆盖率和债权的拨备覆盖率应该还是42家上市银行股中最高的。

杭州银行2025年2季度营收增速3.89%,而净利润增速为16.67%,2025年2季度单季度贷款减值拨备没有增加,反而有少量减少,喜欢给银行挑刺的人肯定会拿这个问题说事。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声音,就是城商行的业绩高增长是不真实的,是减少信用减值、拨备计提才实现的,你利润增速>营收增速等等,是不可持续的,这真是这些机构、黑嘴嘴是两张皮,咋说都是他们的理。很能忽悠对银行业经营及知识了解不足者的外行。一切消息、数据往利空方面解读。我们看银行的财报应该全面、综合的来看,千万不能仅仅拿出某一个点进行对比,应该横向与行业相比,纵向与自身相比,还不能脱离银行业整体经营的大环境,再优秀的银行的财报数据也会有一些缺点,没有缺点十全十美的公司财报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如果有造假的可能性很大,这才是实际经营的体现,过去杭州银行过高的拨备余额也是正常经营取得的利润,是过去经营业绩的另一种体现,现在在保证业绩增速和资产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释放一些合情合理,毕竟上半年贷款拨备余额还是增加了14亿多。另外还有一点就是通过调节得到的利润也是利润啊,对股东的分红派息也是按利润总额算的啊,也是过去经营中积累的,不是大风刮来的,我们个人投资者重点关注资产质量、ROE、股息率、现金分红比率、今后的成长性就够了,听黑嘴被收割只能怪自己的认知不足。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9.74%,我查看了一下杭州银行该指标过去的数据,从2011年以来,仅有2016年杭州银行IPO当年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了9.95%,高于该数字,从2017年开始,该数字从未高于9%,大家可以看到杭州银行上市近10年来高速的成长性,现在可转债顺利完成转股,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又达到了9.76%,将开启新一轮增长也是可以期待的,现在的杭州银行基本已经走上了轻资本,高质量发展之路,今后的发展应该更稳健,更扎实,更体现出对股东的回报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上面。

其它净息差、净利差、非息收入占比、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新生不良金额、新生不良率、信用减值金额、贷款减值金额、核销金额等关键指标没有列出,只能等其2025年半年报正式发布再进行分析。

杭州银行2025年半年度取得了略高于市场预期的经营业绩,现价(2025年7月17号)为16.85元,PE6.2(动态),PB为0.93,股息率3.92%,按2025年度派息计算大概在4.5%以上,估值已经低于6大行和大部分股份行了,而其业绩增速和资产质量则是最优的,这对于一个成长性长期保持15%左右的标的来说是超级低估的。

现在的银行股已经引起了各路资金,特别是机构资金的重点关注,各路资金由于不愿意为原来的机构抬轿,还是短期思维,炒作思维作怪,反而挑选了一些基本面不怎么样,甚至业绩负增长、资产质量较差的银行进行配置,但等着各种价值洼地、无机构覆盖的银行都有主后,挑选银行股还是得回归基本面,要想投资银行股长期获利,估值、股息率、成长性、资产质量等还要重点考虑,特别是资产质量,毕竟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资产质量管控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银行是否有长期的活力,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杭州银行资产质量处于42家上市银行当之无愧的NO.1,贷款拨备和债权拨备充足,业绩的含金量最足,不出意外的话,2025年度业绩增速排在前1-2名应该没什么疑问。其压制估值的2个问题就是再融资和低分红,可转债转股已完成,再融资由于融资新规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上交所还未受理其再融资申请,只是依惯例进行了股东会授权董事会推进并延长一年,2025年肯定没戏,按其现在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74%,也没有必要去推进非公发行了,但谁会嫌钱多呢、特别是银行,天然的缺钱,能再募集一笔80亿的钱可用也不会主动停止,除非像现在这样,没有条件推进,对于我们小投资者来说,也没有必要过分在意这个事,就是进行非公发行,我们也参与不上,也用不着我们出钱,我们关注的只是增发价格不要太低,最好能高于净资产较多发行,这样反而能增厚我们的权益。关于低分红的问题,这几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杭州银行基本能做到每年分红的额度随着业绩的增长而增长,让股东也享受到了银行发展的成果,随着核心资本的到位,轻资产发展战略的推进,杭州银行的派息率还是会逐步提高的。只要杭州银行保持了业绩较快增速,资产质量控制的一直良好,每股分红有不错的增长,这就够了,我们获得的长期预期收益股息率+增长率大于15%,就非常好,就是一个好的有较高投资性价比的银行股标的,至于短期内股价涨跌,增发什么时候进行,倒不用太在意,除非你准备短期内卖出。

另一个影响银行股行情的消息就是有部分银行的小股东发布了要减持的公告,比如齐鲁银行的小股东要减持,杭州银行的中国人寿要清仓减持,对这2个银行股近期行情有了一些影响,特别是中国人寿,最没有意思,过去就曾经发布公告要清仓减持,结果到了时间,没有减持玩,留了个尾巴还有5000多万股,现在看股价涨高了,又要兑现浮盈,我对中国人寿的保险业务和投资能力非常不认可,其上层高管一直出事,看看其过去投资的一些公司,高位接盘,高估值的标的也不少,仅有的几个能下蛋的金鸡反而拿不住,保险服务与平安相比差距也不小。这样的股东走了最好,早清仓的干净。反而新华保险这几年投资方面做的风生水起,顺应时代潮流,已经搞了2期加大权益投资的基金,也比较看好中国的资本市场,今后在投资方面应该会有不错的建树。

最近基本面较好的银行股,特别是成长性的城商行股价有所回调,2025年整体涨幅反而低于整体银行股涨幅,这本身没有什么,短期内股价涨跌都是市场的自然选择,我们长期银行股投资者要做到的就是多关注标的的基本面、估值、成长性,少关注股价,千万不要被市场情绪带偏了,偏离了投资的初衷,投资的目的就是投资这个企业,这个生意本质怎么样。

杭州银行马上就要进行分红了,每股0.28元,我倒不想杭州银行股价马上上涨,至少等分红复投后再公布业绩也好,可我们毕竟不是管理层,决定不了公布的时间,那只能随缘了,拿着杭州银行的投资者也不要期望杭州银行公布了不错的业绩股价就会大涨,那也是不现实的,市场怎么解读的都有,我们自己心里有杆秤就行,我还是准备采取不择时的策略,及时的股息复投。

我过去常说,银行业营收和业绩负增长不是银行经营的常态,看看过去银行业几十年的数据,银行股营收和业绩持续负增长的时期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营收、业绩随着规模的不断增加而增加的,这有着可靠的逻辑在里面,银行业营收的大头就是贷款规模*净息差,净息差下降到一定程度就会到底,也是有周期性的,现在正处于银行业净息差的绝对底部,在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在净息差趋稳或有小幅回升的前提下,加上规模的天然增长,还没有增长的天发板,其银行业的营收自然就会持续的增长,利润也就会增加,现在这个阶段,6大行基本处于营收和业绩不增长或负增长阶段,这也是不可持续的,他们的常态应该是随着GDP+通胀一起增长的,等这些大块头开始步入增长阶段,想杭州银行这些超级成长股就会获得更高的增速,到时候,20%以上的增速你也不要惊讶。由于杭州银行资产质量的优异和利润储备的丰厚,现在仅仅3.89的营收增速就能实现15%以上的增长,到时2位数以上的营收增速,能实现的业绩增速自己可以想象一下。优秀的基因只要自己不瞎搞,长期保持优秀也就水到渠成,我对于长期持有银行股,特别是成长性银行股充满信心,对未来一点也不悲观,说实话,短期股价高点低点,对于长期持有者来说,真的影响不大。

当然现在成长性银行股很多,各有优缺点,喜欢高股息的有成都银行、江苏银行、招商银行、苏州银行等优秀标的,更偏重于成长性的有杭州银行、常熟银行等优秀标的,都是不错的,长期持有都能获得不错的受益,对市场把握比较敏感、精准的可以在各种类型的银行股之间进行跳跃,再赚去一部分市场先生的钱,只是我没有这种能力罢了。那就安心拿着自己心仪几只成长性银行股,进行持股守息,等待过激吧。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其它人仅供参考。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翼虎-@夏至1987 @浦发银行发哥 @ericwarn丁宁 $杭州银行(SH600926)$ $招商银行(SH600036)$ $成都银行(SH601838)$

fund

雪球

2025-07-19

雪球

2025-07-19

雪球

2025-07-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