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港湾商业观察
2025-07-19 15:33:37
(原标题:港湾周评|“雪糕刺客”钟薛高走向破产)
《港湾商业观察》李镭
曾经鼎鼎大名的雪糕刺客,许久未出现在公众视野的钟薛高真正走到了穷途末路。
最新的消息是,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钟薛高)被申请破产审查。
天眼查显示,7月16日,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审查信息,申请人为上海臻料贸易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同一时间,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也披露,因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在执行中发现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经债权人申请,法院中止执行,并将被执行人为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的案件移送本院进行破产立案审查。
此外,天眼查还显示,截至7月18日,钟薛高有11条失信被执行人,未履行比例100%,同时有27条限制消费令,10条被执行人,被执行总金额2302.94万元。
截至目前,钟薛高有78条司法案件,其中93.59%的案件身份为被告,近五年内52.56%的案件年份为2025年。
去年5月还曾宣称“卖红薯还债”的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如何看待当前的破产困境?又是否有能力可以像罗永浩一样“真还传”?这恐怕都是很大的疑问。
成立于2018年,曾迅速成为雪糕界的”爱马仕、劳力士”,一年狂卖上亿只雪糕,收入一度高达10亿元,仅仅五六年后就陷入困境,而今更是呈现出全面大崩盘态势。
这实在令人唏嘘,应了那句老话: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在成立当年的双十一,钟薛高一款66元/支售价的爆品,在15个小时拿下了2万只的销售成绩。
2019年,钟薛高销售额就突破了1亿元;在2020年和2022年的双十一,钟薛高也实现了同品类销量第一的宝座。
据了解,从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钟薛高共卖出1.5亿只,增长高达176%,营收达到了8亿元。还有消息称,2021年,钟薛高营收突破10亿元。
然而,在2022年的夏季,钟薛高迎来了最大的负面质疑,这也是由盛至衰的关键事件。
当年6月25日,有网友将一支海盐口味的钟薛高雪糕撕开塑料袋后,在室温31℃的条件下放置。半小时后,雪糕表面的冰层化开,呈现奶油状。50分钟后,盒子里的雪糕处于比较粘稠的乳状物,而非水状物,整体形态完好。
有不少网友猜想,雪糕不会融化,是添加了防腐剂、凝固剂等成分。另有网友担心,不会化的雪糕还能吃吗?
紧随其后,一段网友用打火机点燃钟薛高雪糕疑似烧不化的视频再度引发关注。视频中,一男子用打火机尝试燃烧钟薛高雪糕,雪糕上已经显示有黑焦但是并没有大量液体滴落,反而有冒烟现象。
同年7月,“31℃室温下放1小时不化”“钟薛高雪糕烧不化”等话题频频登上微博热搜。9月,京津冀消协发布冰糕冰淇淋比较试验报告,测试36款热销冰品:全部达标,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相差较大。该次测试的36批次样品,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样品为标称“钟薛高海盐椰椰(海盐椰子口味)雪糕”产品。
“雪糕刺客”之名一炮走红。虽然钟薛高后续对此进行了回应,但影响显然极大。钟薛高创始人林盛曾在接受虎嗅采访时表示,受到舆论风波影响,该品牌整个夏天的销量几乎为零。
2023年10月,钟薛高欠薪引发社会关注,这意味着公司已经走到了生死边缘。
从2022年6月事件至今,3年时间,钟薛高不仅没有成功自我拯救,也在雪糕市场近乎再无踪影,溃败态势如一泻千里。
当然,也不能说钟薛高完全躺平,但其自救措施可以说无任何水花,全线失败。2023年1月5日,钟薛高透露,2023年印有价格的新包装产品将陆续投入市场,还将推出3.5元的子品牌钟薛不高,口味有红豆冰、绿豆冰、牛奶冰、可可冰等。
2023年3月29日,钟薛高发布首款“AI打造”、渠道定价3.5元的冰棒系列新品Sa'Saa,以及渠道定价在15元—18元的甜品新品“旦生”。
在自己生死攸关之际,纵身一跳到红海市场,根本撼动不了常年在雪糕市场保持价格领先优势的蒙牛和伊利们。
比如,当价位由高端下降至中低端后,怎么能竞争得过巧乐兹和梦龙品牌呢?所以,当钟薛高在战略和战术层面都双双失败后,自然迎来了彻底退出局面。
必须要指出的是,钟薛高并非死于舆论,或者说任何一家优秀的公司都不可能因消费者舆论而死亡,它真正的死因只有自身。
钟薛高在口碑与销售最好的季节,并没有真正利用好大卖热卖的窗口期来进行生产及渠道建设、品牌体系建设、综合产品线建设以及消费者口碑建设。
比如渠道建设上,能否踏踏实实,像传统雪糕厂商一样,线上线下全面铺货,虽然钟薛高发家于电商,但在更广阔的市场竞争层面,也需要在多元的渠道销售上积极布局。
在消费者口碑层面,无论在当时,还是回头来看,钟薛高都缺乏直接面对消费者,以公开、透明、积极和勇于承担错误来应对危机。
看似一件简单的高温不化事件,表层的应对不力仅仅是反映了钟薛高的迟缓与不知所踪,而更深层次的因素显然是公司在大多数环节都失守。
简而言之,突然的爆火令钟薛高忽略了自身能力必须具备的全面提升。所以,成得快,败得也快。
2024年5月,林盛直播时坦言:“主要是我的责任,我的问题,导致资金流非常紧张,甚至有大量员工的薪水、补偿金、报销没有及时兑付。不管公司发生了什么,我们积极反省,努力自救,所以不管用什么方法,继续卖钟薛高、开直播或者做其他事情,希望能尽量把公司恢复到正常运营状态,一点点把欠的钱还上。”
一年多后的今天,钟薛高还是无法起死回生。(港湾财经出品)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7-20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7-20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7-20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7-20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7-20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7-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