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7-17 23:28:07
(原标题:当硬件厂商也要“吃广告”:惠普如何把PC变成广告平台?)
在流量红利见顶、注意力碎片化的当下,广告主们最紧迫的难题是:该把广告投向哪里,才能被真正看到?
而正在发生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硬件厂商们正集体转身,争夺广告预算。继三星、LG等智能电视厂商通过系统级入口构建广告网络后,PC制造巨头惠普(HP)也正式入局,悄然搭建了名为“HP Media Network”的广告平台。这个网络不仅覆盖了上亿台设备,还提供多种原生广告形式和基于设备行为的精准定向能力,试图让传统电脑也成为广告投放的新入口。
这是一次关于“终端变现”的路径探索,也是设备厂商在消费电子趋于饱和后的新商业逻辑。
根据《ADWEEK》获取的招商PPT显示,HP Media Network目前已覆盖全球超过1亿台设备,触达月活用户达8.3亿,其中美国市场占据了1.6亿月活和1900万设备。更关键的是,这个网络每月还在新增约200万台设备接入,流量基础仍在稳步扩展。
惠普正将这些设备当作“广告位”,通过系统级投放,向广告主售卖广告产品,具体包括:
l 系统弹窗类原生广告(如右下角“Toast”格式);
l 邮件及社交媒体渠道的品牌露出;
l 与微软、Kargo等广告技术公司合作的站外投放;
l 即将推出的免费广告支持电视服务(FAST),包含视频贴片、暂停广告和主页轮播位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Toast”广告曾在2024年假日季被用来推广惠普自家促销活动,最终获得超过500万次展示和2.6%的点击率,在注重非侵入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衡量的营销转化。
这不是惠普的一时心血来潮。相反,它是当下设备厂商共同面临商业焦虑的出口。
传统PC业务近年来增长放缓,面对来自苹果和联想的激烈竞争,惠普在全球PC市场的份额虽仍保持第二(20%),却被苹果持续蚕食。据IDC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苹果的市场占有率同比增长了14%,即使整体市占仍不到9%,但在高端用户和内容生态方面,正在形成虹吸效应。
而电视厂商早已嗅到硬件之外的商业机会。以三星为例,其广告平台Samsung Ads如今已经覆盖了超过6000万台设备,并通过系统级入口提供定向广告能力,2023年收入高达数十亿美元。LG、Vizio等也在加速布局其FAST服务,用广告补贴硬件价格,实现更高的利润率。
惠普的入局,正是把“电视广告化”的模式延伸到了PC领域。
在过去,PC是工作和生产力工具,不具备内容平台的身份。但如今,随着远程办公普及、在线教育和视频会议渗透,用户每天在PC端停留的时间大幅增长。根据惠普的测算,其用户平均每天使用设备超过3小时,其中桌面端的使用时间中,大量用于流媒体观看和轻娱乐消费。这为“广告化”提供了天然场景。
正如前Taboola电商媒体业务负责人Michael Gifis所说:“未来注意力的争夺,将发生在最接近消费者的设备入口,而硬件是数字旅程的第一站。”
除了入口优势,惠普真正的差异化能力还在于其对用户数据的掌握。
作为操作系统层的设备厂商,惠普能够获取一系列关键行为数据,用于支持精准广告定向,比如:
l 用户何时打开电脑;
l 常用哪些应用(如会议软件、视频软件);
l 是否使用特定功能(如键盘输入、触摸屏);
l 下载或安装的特定软件(如报税工具);
l 注册账号时留下的邮箱和地理位置;
l 历史购买记录和浏览偏好等。
这意味着,广告主可以将广告投放给“每周使用会议软件超过10小时的白领”、“刚刚购买过打印机的家庭用户”或“使用教育类软件的家长”群体,实现细粒度的兴趣与场景匹配。
此外,惠普正在打造自己的内容平台——一项名为FAST的免费流媒体服务也即将上线。这将进一步丰富广告产品线,向流媒体广告主开放贴片广告、暂停广告、轮播推荐位等常规资源,同时也成为品牌叙事的新场域。
某种意义上说,惠普正在模仿Amazon Fire TV和Roku的路径:通过免费内容吸引用户停留,在流量的基础上完成广告变现,构建一个闭环生态。
惠普不是唯一一个在“设备广告化”上行动的品牌,却可能是最早将这一思路延展至PC端的国际厂商之一。
它的探索,释放出几个重要信号:
或许再过几年,当我们打开电脑,看到的不只是熟悉的桌面,而是一个有算法推荐、有品牌内容、有互动广告的“数字启动页”。届时的惠普,也将不再只是“卖电脑的”。
(本文首发于现代广告,转载请联系作者)
经济观察报
2025-07-17
经济观察报
2025-07-17
经济观察报
2025-07-17
经济观察报
2025-07-17
经济观察报
2025-07-17
经济观察报
2025-07-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