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估值之家
2025-07-17 10:27:42
(原标题:马斯克推出AI女友!AI或将重塑游戏行业从“降本”转向“增收”)
北京时间2025年7月15日,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X上发帖(为方便表述,下文中将X称为推特)表示,为SuperGrok订阅者推出了很酷的新功能:AI虚拟伴侣(Companions).
图片说明:马斯克发布Companions,数据来源于推特
经过一天时间的发酵,Companions迅速火遍全球,据智灵Desearch监测,Companions上线24小时,“AI女友”相关话题讨论量突破5.8亿,推特著名大V、狗的UI设计师DogeDesigner用一张“全互联网都正在玩Companions”的配图足以描述当前的火爆程度。
图片说明:DogeDesigner发帖描述Companions的火爆程度,数据来源于推特
基于Grok 4大模型的AI虚拟伴侣
从政坛失落而归的马斯克,再一次成为了科技圈的焦点,7月10日,马斯克带领xAI团队发布了由10万块H100卡集群训练出来的、号称全球最强大的AI大模型Grok 4,并计划将Grok 4深度整合特斯拉AI超级计算机系统,为全自动驾驶FSD及人形机器人Optimus提供核心技术支持。
仅仅5天后,马斯克便发布基于Grok 4大模型的AI伴侣Companions,Companions首批上线哥特风少女Ani和卡通熊猫Bad Rudy两个角色,用户需支付每月30美元订阅费方可体验,同时马斯克表示即将上线更多的角色。
图片说明:马斯克表示除Ani和Bad Rudy外将上线更多人物,数据来源于推特
基于Grok 4构建的Ani和Bad Rudy具备3D实时表情、肢体动作与背景变化,支持物理抖动(发丝、衣料等),从实际表现看,人物语音与人物手势高度同步,声线可切换,并支持英语、日语、中文三种语音交互。
以Ani为例,可以实时陪聊、可以唱歌跳舞、可以陪你探讨量子力学,通过多次聊天后Ani可以变得非常懂你,提供给你足够的情绪价值,甚至当你通过对话积累经验值提升等级后,还可解锁许多“不可描述”的隐藏功能。
图片说明:马斯克与Ani探讨量子力学,数据来源于推特
而Bad Rudy则更加有趣,Bad Rudy人如其名,如果你正好闲得发闷,或者想找一点不自在,可以试试和Bad Rudy聊聊天,不管你发起什么样的话题,他都会把你骂到怀疑人生。
图片说明:Bad Rudy,数据来源于推特
如果要问马斯克一天天不专心造车、造火箭,到底是想干什么,或许马斯克的转贴最能回答这个问题。
图片说明:马斯克的转贴,数据来源于推特
更大的野心或许在人形机器人,用马斯克的话来说,无论Ani还是Bad Ruby,都只是Optimus未来的一个雏形。
图片说明:马斯克表示未来会将AI伴侣实体化,数据来源于推特
AI对游戏行业的改变,不仅仅是降本增效
游戏行业天生就是AI应用的最佳场景之一,只是从游戏行业的股价表现上看,当AI真正应用到了游戏行业里时,市场的热情反而不如2023年上半年AI刚出现时高,而彼时多模态尚未出现,AI还没有开始应用于游戏行业。
图片说明:中证动漫游戏指数当前股价低于2023年上半年,数据来源于Wind
从ST华通(002602.SZ)、巨人网络(002517.SZ)、恺英网络(002558.SZ)等公司的年报中,都能找到有关AI应用在游戏行业里的描述,但或许正是因为AI真的应用在了游戏行业以后,反而让资本市场对AI祛了魅,因为AI体现出来的主要功能是降本增效,比如以更低的成本完成美术创作、用更少的人力做出更精美的画质、用AI生成简单游戏剧情等等,而不是因为可玩性提高带来了更多的用户、更高的ARPU值、更多的营业收入。
降本增效与营收增加,对企业估值的影响差异巨大,降本增效逻辑很难提高估值,因为降本增效的空间永远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低,而营收增加的空间理论上是无限的。
但是,本次马斯克发布的AI虚拟伴侣Companions,短短一天时间就能火爆全球,显然也是吸引了大量的非传统意义上的游戏玩家,这似乎已经无法从降本增效层面上来解释AI的作用,而是可玩性提高层面上的重大边际变化。
游戏行业的beta+alpha共振
估值之家曾分别于2025年6月18日发文《游戏行业的“DeepSeek时刻”正呼之欲出》、2025年7月1日发文《游戏行业开启主升浪,当下估值到底贵不贵?》,文中以ST华通的两个超级爆款产品出海成功为脉络,比较系统的阐述了游戏行业beta+alpha共振的逻辑,以及当前正在发生的一些边际变化。
除了游戏行业本身beta+alpha共振的逻辑外,作为资深游戏迷的马斯克,本次推出的AI虚拟伴侣Companions,正如前文所述,将再给游戏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
毫无疑问,AI对于游戏行业的改变将越来越深刻,尤其是对中国游戏产业来说,AI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是生产力提升后的降本增效,就如同国内强大的CXO产业,对国产创新药不仅仅是生产力提升后的降本增效,而是快速拉平国产与海外的差距,实现从模仿到跟随再到超越的“利剑”。
电鳗快报
2025-07-17
估值之家
2025-07-16
投资时报
2025-07-16
估值之家
2025-07-16
估值之家
2025-07-16
估值之家
2025-07-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