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特朗普拟对药品进口征收200%关税 药企恐慌应对供应链重组挑战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7-12 07:00:00

(原标题:特朗普拟对药品进口征收200%关税 药企恐慌应对供应链重组挑战)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再度发出关税威胁,称“即将宣布”针对全球制药行业的全面性高额关税,令本已压力重重的医药行业陷入更大不确定。此次关税提案高达200%,尽管特朗普表示可能会有12至18个月的缓冲期,行业分析师普遍警告,这一举措即使延后实施,也将对美国药品价格和药企利润率带来沉重打击,甚至引发供应链中断与药品短缺。

特朗普政府自今年4月启动了对制药行业的“232条款”国家安全调查,针对该行业的全球供应链、成本结构与定价体系展开审查。特朗普本周二表示,将“很快”公布具体关税细节,尽管他也补充称这些关税不会立即生效,而是有“约一年到一年半”的宽限期。

但市场并未因此感到安心。智通财经APP获悉,巴克莱银行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00%的关税将大幅抬高药品生产成本,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并可能破坏原有供应链稳定性,最终导致美国市场药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瑞银也警告称,对那些在美国以外地区生产的药品企业而言,关税将对利润造成“显著负面影响”。RockCreek Group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fsaneh Beschloss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这对病患而言“可能是灾难性的”,因为很多药品目前只能在海外大规模生产,而将生产基地搬回美国需要很长时间。

根据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的研究,若对进口药品征收25%的关税,每年将导致美国药品价格上涨近510亿美元,平均价格涨幅可达12.9%。该协会强烈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提案“将适得其反”,损害公众健康成果,并呼吁政府重新评估其贸易政策。

药品历来被视为战略物资,因此在此前多轮关税政策中常被豁免。但特朗普一再批评该行业的“定价不公”,并敦促企业将生产线迁回美国本土。为回应政策压力,诺华制药(NVS.US)、赛诺菲安万特(SNY.US)、罗氏(RHHBY.US)、礼来(LLY.US)以及强生(JNJ.US)等多家全球药企纷纷承诺加大对美国的投资力度。

然而,业内普遍认为,特朗普提供的12至18个月的宽限期远不足以完成大规模生产线的迁移。瑞银指出,通常商业化规模的药品制造基地搬迁至少需要4至5年时间。此外,新建厂房、获得FDA认证、建立供应体系等都需耗费巨大时间与资金。

尽管最终的232调查报告将在本月底公布,各大药企已开始制定多种应对方案。罗氏方面表示,正在“密切关注形势变化”,并积极与各方沟通,推动“改善患者药品可及性”和“建设更公平、可负担的医疗体系”的政策方向。该公司此前曾警告,特朗普的药品定价行政令可能影响其在美投资计划,不过周三重申其投资计划仍将继续推进,扩展其在美国的制造能力。

德国制药巨头拜耳也表示,正密切监控关税消息,致力于确保其供应链稳定并“将潜在影响降至最低”。诺华则指出,公司仍将与美国政府及行业协会保持合作,目前尚未调整其在美投资计划。

行业仍寄希望于未来的贸易谈判能争取到某种程度的豁免权。尽管此前推动的行业性关税豁免希望渺茫,美英最近签署的贸易协议中已提及,将就“对英国药品及药品原料给予优惠待遇”的可能性展开谈判,前提是232调查结果允许。这也令瑞士和欧盟的药企看到希望,希望通过双边谈判争取豁免地位。

不过,许多企业高管和分析人士担忧,如果缺乏明确政策方向,这种不确定性将持续对行业和患者造成负面影响。荷兰国际集团首席经济学家Bert Colij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不确定性的持续笼罩,会对企业投资决策和供应链布局产生持续性负面作用。”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