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通财经
2025-07-11 11:26:00
(原标题:新股前瞻|欲以功率器件产品打造新增长点,芯迈半导体利润端能否重回增长轨道?)
功率半导体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提升汽车、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和工业设备的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应用和汽车等领域,为现代电气化需求提供了更智能、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和系统实现电气化,功率半导体的作用日益凸显,包括士兰微、华润微、斯达半导等在内的企业以行业龙头的姿态持续引领我国功率半导体行业的不断成长。
而于近日,一家来自功率半导体领域的企业开启了赴港上市征程。智通财经APP观察到,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杭州的芯迈半导体已于6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申请于主板上市,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按过去十年的总出货量计算,芯迈半导体在全球OLED显示PMIC(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市场中排名第1位;若按2024年的收入计算,芯迈半导体在全球OLED显示PMIC市场排名第2位,在全球智能手机PMIC市场排名第3位。由此可见,芯迈半导体在全球智能手机PMIC市场、以及OLED显示PMIC市场已冲入了行业第一梯队。
但从业绩来看,芯迈半导体在利润端的表现不容乐观。2022年至2024年,芯迈半导体的收入分别为16.88亿(人民币,下同)、16.40亿、15.74亿元,呈小幅下滑趋势;同期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38亿、7692.3万、-5333.4万元,净利润连续大幅下滑且由盈转亏。
这样的业绩,或会对芯迈半导体的IPO估值有一定的影响,但关键的问题在于,为何芯迈半导体短短3年时间利润端变化如此之大?未来又能否改善?
近七成收入来源于境外市场
2018年国内半导体行业在美国的封锁下掀起了国产替代的产业浪潮,值此机遇,芯迈半导体于2019年9月在杭州成立。至2020年时,芯迈半导体收购了专注电源管理IC的韩国企业SMI,从而切入功率半导体赛道,并吸纳SMI创始人Huh Youm博士(前海力士执行副总裁)加入了公司的核心团队。
而从商业模式来看,芯迈半导体将自身定义为新型Fab-Lite集成设备生产商(IDM),这意味着其是一家拥有从IC设计、制造、到销售为一体的功率半导体垂直整合型公司。而Fab-Lite即轻晶圆厂,这是一种新型IDM变体,其核心特点是通过部分外包制造环节来平衡成本与自主可控性。
截至目前,芯迈半导体的核心业务涵盖了功率半导体领域内电源管理IC和功率器件的研究、开发和销售,公司产品涵盖了移动技术、显示技术、功率器件三大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信设备、数据中心、工业级应用、消费电子等诸多领域。
从收入结构上看,电源管理IC是芯迈半导体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4年时,电源管理IC产品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高达90.7%,其中移动占比48.5%,显示占比42.2%。而功率器件产品的收入占比仅9.3%。
而芯迈半导体营收端的逐年下滑便是因为销售往境外的电源管理IC产品的收入持续下降。据招股书显示,芯迈半导体电源管理IC产品2022至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16.55亿、15.97亿元、14.28亿元,下滑趋势明显。且无论是移动亦或是显示产品,均持续下滑。
若从地理区域划分来看,芯迈半导体收入的持续下滑是因为来自境外的收入不断下降。据招股书显示,芯迈半导体近七成的收入在境外市场中,2022至2024年,其来自境外市场的收入分别为12.31亿、12.16亿、10.72亿元。
综合收入结构及地理区域不难发现,芯迈半导体向境外出售的电源管理IC产品收入的下滑拖累了公司整体的收入表现。芯迈半导体也在招股书中表示,这主要是因为海外客户面临下游消费需求疲软及消费电子市场低迷的不利因素所致。
但这背后,也暴露了芯迈半导体对头部客户的过度依赖。据招股书显示,2024年时,芯迈半导体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高达77.6%,且客户A的占比高达61.4%,2022、2023年时,该客户A的收入占比高达66.7%、65.7%。
持续高研发投入,以功率器件产品打造新增长曲线
事实上,若过度依赖单一客户,不仅会导致营收端波动的加大,亦可能带来议价能力的失衡、产品提价困难等问题,特别是在市场竞争加剧时,企业往往需要更有力度的降价来稳定业务关系。
据招股书显示,由于海外市场竞争加剧,芯迈半导体2022年至2024年的电源管理IC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38.1%、36.1%、32.9%,两年时间下滑5.2个百分点,这令公司电源管理IC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所承压。
而从整体的毛利率数据来看,芯迈半导体的毛利率下降更为明显。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芯迈半导体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37.4%、33.4%、29.4%,两年时间下滑8个百分点,这除了有电源管理IC产品的拖累之外,功率器件产品的毛亏亦影响了整体的毛利率水平。
这也不禁令市场好奇,为啥电源管理IC产品毛利率高达30%以上,而功率器件产品却录得毛亏,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功率器件产品是面对国内市场,而国内市场竞争十分剧烈,毛利率相对较低;其二是功率器件产品的出货规模仍不够大,因此规模效应还未充分发挥。因此,功率器件产品令芯迈半导体毛利率进一步承压。
而在收入、毛利率持续下滑的同时,芯迈半导体三费开支(销售及营销开支、一般及行政费用、研发开支)持续走高,这导致公司的净利润一路下滑,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芯迈半导体的三费开支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7.2%、36.8%、45.1%。三费开支的快速上升令芯迈半导体净利润端受损严重,特别是在2024年直接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亏损5333.4万元。
但在经调整净利润由盈转亏的背后,其实也折射出了芯迈半导体在面对其单一大客户需求减弱时的应对之道,即在国内地区以功率器件产品开拓新增长曲线,而新业务的拓展自然会带动费用开支的增长,这在研发开支上更为明显,2022至2024年,芯迈半导体的研发费用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6%、20.5%、25.8%。显然,芯迈半导体高度重视公司研发。
但从结果来看,芯迈半导体2024年功率半导体收入占比为9.3%,毛利率为-4.6%,虽较2023年时有明显改善,但能否在国内竞争剧烈的市场中进一步做大做强仍有待观察,而功率器件产品业务收入增长的斜率以及毛利率提升速度将成为决定芯迈半导体估值水平的关键性因素。
金吾财讯
2025-07-11
智通财经
2025-07-10
智通财经
2025-07-10
金吾财讯
2025-07-09
金吾财讯
2025-07-09
金吾财讯
2025-07-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