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104只,新基金发行提速!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7-10 20:50:28

(原标题:104只,新基金发行提速!)

【导读】7月以来已有104只新基金披露发行,权益类基金超六成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7月,公募基金新发市场迎来热潮。数据显示,7月以来,已有104只新基金披露发行募资,其中,权益类基金有67只,指数基金占比较高。

 

市场人士认为,股票市场表现较好,叠加政策鼓励、投资者情绪回暖等,推动权益基金发行提速。

 

本周43只新基金发行

权益类基金发行提速

 

Wind数据显示,按认购起始日算,截至7月10日,7月以来,已有104只新基金披露发行募资,其中,本周新发的基金有43只,仅7月7日开始认购的就有31只,创近期单日发行峰值。

 

记者留意到,在104只新发基金中,权益类基金有67只,占比超过64%,其中,主动权益基金、被动指数基金分别有19只、48只。

 

 

据盈米东方金匠投顾团队统计,7月以来,新成立基金共有94只,其中,股票型基金有50只,混合型基金有18只,REITs有4只。权益类基金占主导地位,其中,ETF及ETF联接基金等被动指数型产品尤为突出;从行业看,包括科技成长主题ETF、红利策略ETF、自由现金流ETF等。

 

该团队认为,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表现稳健,机构对后市预期乐观,带动投资者对权益类产品的信心恢复。同时,上半年国内宏观经济企稳,加上政策持续鼓励资本市场发展,支持科技创新,相关行业景气度提升,吸引资金布局权益类资产。此外,外资、北上资金以及保险、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需求增加,推动基金公司争相推出权益类产品。

 

基煜基金表示,在新发权益类基金中,中证A500、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等宽基工具受追捧,人工智能(AI)、港股通消费、机器人、航天航空等前沿领域成重要布局方向,央企红利、高股息资产作为防御性配置同步扩容。权益类基金平均认购周期缩短至12—18天,部分产品甚至“一日售罄”,反映市场情绪回暖与渠道效率提升。从深层原因看,《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引导资金入市,叠加机构对A股“慢牛行情”的预期强化,推动基金公司加速抢占权益产品赛道。

 

对于指数基金发行火热,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分析师汪璐认为,一是当前A股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区间,叠加宏观政策托底预期增强,市场情绪趋稳,指数类产品因其分散风险、布局便捷等特点,成为投资者低位建仓、把握中长期机会的工具;二是在指数投资大发展的背景下,基金公司加速抢占细分赛道,借助热门主题发行产品,既贴合市场热点,也有助于扩大管理规模;三是指数基金具备“规则简单、成本可控”的优势,更易获得投资者青睐。

 

主动权益基金和指数基金是扩容重点

建议投资者分批定投权益产品

 

展望下半年基金发行市场趋势,汪璐称,在整体发行节奏加快的同时,浮动管理费、绩效报酬等机制加快落地,有望提升管理人和投资者间的利益一致性,推动主动权益产品的长期化、专业化转型;同时,低成本、规则透明的指数基金(尤其是ETF)仍将是扩容重点,特别是在当前震荡市环境中更具配置吸引力;另外,QDII基金等跨境产品也有望借助费率优化和渠道改善,释放海外配置潜力。

 

关于投资策略,盈米东方金匠投顾团队建议,下半年,投资者在配置基金时需综合考虑市场趋势、政策导向、风险偏好以及资产配置的均衡性等因素。对于主动权益基金,可以关注AI产业链、新能源、创新药、新消费等结构性机会,密切跟踪基金经理的市场策略和调仓动向,逢低布局;对于被动指数基金,可以同时配置稳健高股息资产和高成长科技赛道,建议分批定投。

 

基煜基金表示,主动权益基金可以使用“哑铃策略”,选择擅长高股息与科技成长均衡配置的基金经理;被动基金可以采用宽基打底叠加行业轮动的策略,选择中证A500等覆盖经济核心资产的指数,逢低布局AI应用、创新药、机器人等赛道。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分散配置并动态调整股债比例。

 

编辑:黄梅

校对:乔伊

制作:小茉

审核:陈墨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fund

中国基金报

2025-07-10

中国基金报

2025-07-10

中国基金报

2025-07-10

中国基金报

2025-07-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