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7-10 20:05:26
(原标题:复旦微电: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批复到期失效)
7月10日,复旦微电(688385)发布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批复到期失效公告。
“由于截至批复有效期届满前,公司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的有效期续期事项未能通过类别股东大会审议,亦未能在批复的有效期内实施发行,故该批复到期自动失效。公司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批复到期失效,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复旦微电在公告中谈及相关影响时称。
2024年7月20日在上交所网站披露《复旦微电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的公告》,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复旦微电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注册的批复》,同意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的注册申请,批复自同意注册之日(2024年7月10日)起12个月内有效。
据今年4月9日披露的可转债募集说明书(注册稿),复旦微电本次拟募资不超过20亿元,募资总额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以下项目:新一代FPGA平台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智能化可重构SoC平台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新工艺平台存储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新型高端安全控制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无源物联网基础芯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复旦微电彼时认为,通过上述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技术研发能力,提升新一代FPGA平台、智能化可重构SoC平台、新工艺平台存储器、新型高端安全控制器及无源物联网基础芯片的研发设计及产业化能力,提高核心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促进主营业务发展,并促进公司科技创新水平的持续提升。
其中,新一代FPGA平台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6.46亿元,将开发基于1xnm FinFET先进制程的新一代FPGA,面向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高速数字处理等应用场景,针对智能座舱、视频监控、医学影像、网络通信等行业领域,提供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产品系列。项目完成后,将丰富公司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产品系列谱系,满足人工智能和数字通信对新一代FPGA产品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复旦微电成立于1998年8月,公司现有安全与识别、非挥发存储器、智能电表芯片、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四大类产品线,公司也是国内FPGA领域技术较为领先的公司之一。
从行业情况来看,FPGA常用于处理复杂、多维信号,运行时无需占用系统内存,适合需要灵活配置的定点运算。同时,FPGA也是一种重要的AI芯片,一般部署在云端和边缘端。根据Verified Market Research数据,2021年全球FPGA市场规模为70.6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1.0亿美元。
从供给端看,FPGA供应市场呈现双寡头格局。根据Gartner数据,2021年全球FPGA市场,赛灵思、Intel双寡头稳居第一梯队,市场占比分别为51%、29%;Lattice、Microchip为第二梯队,市场占比分别为8%、7%。
前四家美国公司即占据了全世界95%以上的FPGA供应市场。国内FPGA厂商以复旦微电、紫光同创、安路科技等为代表。国内厂商在技术水平、成本控制能力、软件易用性等方面都与头部FPGA厂商存在较大的差距,市场份额较小,在FPGA这一重要领域实现国产替代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以复旦微电为例,复旦微电目前已率先采用28nm工艺制程实现了亿门级FPGA芯片的量产出货,1xnm FinFET 10亿门级产品小批量出货;但与赛灵思等国际领先厂商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刚刚过去的6月,复旦微电完成了新一轮董事会成员及高管的选举。在换届后,公司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卫向外界发了封公开信。展望未来,张卫在信中表示,面对行业的变化周期,将始终保持清醒与信心。
“未来,我们将继续锚定具有高自主性、高可靠性、高技术壁垒的关键芯片赛道,坚定推进产品平台化建设,增强系统解决方案能力,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中国芯’产品;同时,公司将加快打通校企协同、产融结合的关键通道,充分释放平台潜力,构建更具韧性的发展格局。”张卫谈到。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