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7-09 22:09:41
(原标题:债市开放大动作!多家机构发声)
【导读】 债券通“南向通”扩容,基金、券商等布局香港债券市场渠道便利化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娟娟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江会芬日前宣布三项对外开放优化措施,其中包括完善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支持更多境内投资者投资离岸债券市场,将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4类非银机构。相关措施将于2025年8月25日生效。
债券通“南向通”扩容后,基金、券商等非银机构对境外债券的布局便利化。有机构预测,机构类型扩容之后,债券通“南向通”年度额度或也将扩容。
境内投资者布局境外债券渠道便利化
债券通“南向通”扩容前,其面向的内地投资机构包含两类:首先是41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均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此外,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RQDII)也可通过“南向通”开展境外债券投资。在债券通“南向通”安排下,内地投资机构的交易对手方为香港金融管理局指定的“南向通”做市商。
景顺董事总经理、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黄嘉诚表示,债券“南向通” 扩容为非银机构拓宽了全球资产配置渠道,有助于构建跨市场、跨币种的多元化投资组合,提升资产配置灵活性和收益潜力。多币种、多市场配置有助于非银行金融机构降低单一市场利率波动对组合的影响,提升抗风险能力。这也将激发相关金融产品的创新与业务拓展。扩容后的“南向通”也将为香港债券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深化境内外市场的互联互通,在一定程度上还将推动相关政策与基础设施的进一步优化。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在当前美元、欧元等利率相对较高的背景下,扩容措施将更好地满足境内投资者的配置需求。更多非银机构通过 “南向通”参与境外债券市场,也将激励机构推出创新产品,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彭博大中华区总裁汪大海表示,“南向通”试点扩至非银金融机构,对于机构而言,把握这一市场机遇,提升投资表现和抗风险能力需要高质量的数据支持,深入的市场分析和研究能力,以及高效的投资管理体系。他认为,扩容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一环,长远来看,有助于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吸引力。
债券通“南向通”年度额度或将上调
程实表示,自2021年债券通“南向通”启动以来,资金净流出的年度总额度维持在5000亿元等值人民币。7月8日,监管部门宣布将“南向通”扩容至非银机构。随着参与的投资机构增多,预计年度总额度也将上调。这将增加投资机构对离岸债券资产的需求,提升香港债券市场活跃度。
他进一步表示,在债券通“南向通”上线前,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债券市场主要通过QDII或RQDII进行。他们需要先设立投资产品,再通过相关产品投资于境外的资产。而通过“南向通”,内地投资者可与香港做市商直接进行交易。
截至目前,我国的QDII额度约为1700亿美元,大部分用于投资股票等资产类别,用于债券的额度不多。债券通“南向通”每年5000亿元人民币的额度全部用于债权类资产。该机制对单一交易或单一投资标的并无额度限制,为投资者布局境外债券提供较便利的渠道。
中银香港副总裁王化斌也表示,债券通“南向通”扩大合资格境内投资者范围,将进一步提升香港债券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为香港债券市场发展,尤其是点心债市场(在中国香港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增添新的动力。
中证鹏元数据显示,2024年,点心债发行额为944亿美元。
期待互换通“南向通”
汇丰资本市场及证券服务香港区主管黄子卓表示,对于汇丰来说,它可为内地非银金融机构提供个性化方案。各项优化措施启动后,将吸引全球投资者增加配置中国内地固定收益资产。
程实表示,债券通 “南向通” 多项优化措施落实后,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债券市场,包括对不同币种债券的投资需求将提升。但是,由于境外市场的利率波动较大,他们也将面临更高的利率风险。市场期待后续互换通“南向通”推出,以便利境内投资者管理境外债券的利率风险。
联通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的“互换通”于2023年5月上线,但目前只上线了 “北向互换通”。
程实表示,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市场动荡,中国政策和金融市场稳定性的优势日益显现。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乐观情绪和配置均明显增加,当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恰逢其时。
编辑:杜妍
校对:乔伊制作:鹿米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中国基金报
2025-07-10
中国基金报
2025-07-10
中国基金报
2025-07-09
中国基金报
2025-07-09
中国基金报
2025-07-09
中国基金报
2025-07-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