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凯乐士科技冲刺港股IPO:技术破局数字化革新,“全栈能力”重塑万亿物流赛道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7-07 15:00:00

(原标题:凯乐士科技冲刺港股IPO:技术破局数字化革新,“全栈能力”重塑万亿物流赛道)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物流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物流机器人作为这场变革的核心力量,正逐渐改变着传统物流的运作模式。

而作为全球少数掌握全栈式智能场内物流技术的领军企业,6月25日,浙江凯乐士科技集团顶着“全栈式智能场内物流机器人第一股”的光环正式向港交所递出IPO申请。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资本征程,更是中国智慧物流硬科技向全球价值链顶端攀升的“关键一跃”。

重研发高筑技术壁垒,战略投入铸就业绩拐点

据了解,凯乐士科技是综合智能场内物流机器人专家,致力于通过前沿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重新定义供应链的运作模式。其围绕三大核心产品线提供全系列机器人产品:多向穿梭车机器人(MSR)、自主移动机器人(AMR)以及输送分拣机器人(CSR),主要客户来自汽车、新能源、3C电子产品、医药、电商及零售等行业。

翻阅招股书可以看到,这家手握21亿元订单、拥有278项专利及专利申请的行业领军者,正在用覆盖存取、分拣、搬运三大核心场景的技术矩阵,重构物流效率的底层逻辑。

财务数据的演变清晰描绘出这家科技企业的进化之路。智通财经APP了解到,2022-2024年,凯乐士实现营收由6.57亿元增长至7.21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期,该公司实现毛利同样实现稳步增长,由1.03亿元增长至1.14亿元。

细察公司的收入来源,凯乐士科技收入主要来自销售机器人及系统,2024年,该业务实现收入约7.03亿元,占总收入的97.4%;售后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为1866.5万元,占总收入的2.6%。

从利润端来看,2024年公司经调整净亏损收窄至5045万元,较2022年大幅收窄57%,这明确显示出公司经营效率提升,正走在清晰的盈利路径上。此外,细究其投入方向与战略意图,不难发现在该公司短期亏损的背后,暗藏着其为未来蓄势的主动选择。

从亏损的源头来看,凯乐士的战略遵循着科技企业的底层逻辑,即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构建护城河,用暂时的财务牺牲换取长期增长势能:其大手笔研发、产能建设、市场拓展,这些战略性投入是成为行业技术领导者、抢占未来市场份额的必要投资。

近三年以来凯乐士科技的研发开支累计达到2.42亿元,而这些投入已转化为278项专利和三大产品线的技术壁垒,持续浇灌着凯乐士科技的技术护城河——从多向穿梭车的轨道革新到分拣机器人的智能算法,每一分投入都在转化成长远的竞争力,为未来十年储备技术势能。

更值得关注的是,订单量的激增印证了市场对凯乐士科技产品认可度的提升。2022-2024年,凯乐士科技累计获得项目数量从1156个增至1530个,累计客户数量从566家增至779家。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拥有21亿元在手订单,如同蓄势待发的增长引擎。

与此同时,来自“机器人产品部署”的收入占比呈上升趋势,由2022年的17.3%增长至2024年的18.4%,可见公司自研自产拳头产品开始发力市场,未来将成为公司增长潜力的坚实保障。在不久后的将来,这些订单不仅将带来确定性收入,更预示着规模效应下的毛利率跃升。

不仅如此,该公司还提供一系列过保后的售后服务,包括日常维护、系统优化、技术咨询和备件管理,其累计获得的售后服务项目从22年末的390个增至24年末的515个。高毛利的售后运维服务收入占比从而提升至24年的2.6%,随着未来1500余个落地项目设备进入维保周期,这颗沉睡的利润种子正破土而出。

智慧物流全局突围:技术+场景+生态持续领航

站在当下时点,电商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传统解决方案的淘汰进程,尤其在高效、柔性供应链方向,机器人逐步成为替代方案。然而,“黄金赛道”总是拥挤,在物流机器人行业陷入同质化竞争时,凯乐士却能用创新技术直击业界“痛点”。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凯乐士科技是全球少数掌握全栈机器人技术并拥有全面自主研发机器人产品组合的企业,更是少数实现了场内物流核心功能全覆盖,可以全面满足所有高度、负载的全场景需求的企业之一。

而技术壁垒的构建绝非一日之功。十多年来,凯乐士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场内物流自动化创新,基于感知智能(PI)、计算智能(CI)及控制技术(CT)三大底层技术,使其旗下智能机器人产品能够集感知、决策及控制能力于一体,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体现在具体产品上,凯乐士创新的MSR和VFR具有多项业界领先的特性和功能,例如,VFR可在窄至1,650毫米的巷道内作业,与传统解决方案相比,巷道宽度减少30%,同时保持了卓越的运行效率。2024年,公司的四向穿梭车及极窄巷道自主移动机器人(VNA AMR)等主要类别的尖端智能机器人的出货量亦处于领先地位。

场景深耕能力则是凯乐士科技的另一大“利器”。招股书显示,凯乐士科技为国内一家领先的药品分销公司提供多层机器人系统,打通地下与地上作业,该项目部署了超30台智能场内物流机器人,服务于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医药物流业务。类似的技术突破正在新能源动力电池仓、半导体晶圆厂等高精度场景中复制,这种垂直领域的经验沉淀,为其形成了难以复制的场景数据库。

凭借已建立的客户关系,凯乐士科技开始系统化拓展全产业链。例如,在新能源领域,凯乐士科技从提供电池化成及测试的自动化存储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展至为向上游原材料供货商及下游电池应用客户提供服务。可见,凯乐士科技已在高价值领域建立了显著的先发优势,这是对其技术实力和解决方案价值的充分肯定。

生态系统的构建则彰显着公司更大的野心。目前,凯乐士科技已开发配备先进软件架构的开放统一平台,软件架构采用标准化数据接口,便于客户将其软件与第三方智能场内物流产品集成,实施交付贴合其作业需求的定制化智能机器人系统。这种从产品到运维的一站式服务,正在重塑行业的商业模式。

可以预期的是,凯乐士科技正由“技术+场景+生态”三大优势持续领航。随着国家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具备自主技术研发能力和产业协同能力的科技企业有望在新一轮产业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公司有望凭借深厚的技术根基与强大的生态协同能力,以及在多个细分领域的布局,为其在智慧物流产业发展中赢得更大空间。

明星股东加持,全球化能力打开巨大成长空间

长期以来,凯乐士一直专注于深耕中国市场,不断拓展业务、提升服务质量,也因此获得了市场极大的认可。招股书显示,凯乐士的股东名单堪称中国产业资本的“豪华阵容”,包括顺丰科技、九州通集团、招商局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中金资本、武岳峰资本、一村资本、基石资本、嘉兴科技城等在内的一众投资机构、产业方和地方政府基金均对其显示极大的看好。

其中,作为持股8.46%的战略股东,顺丰不仅是投资者更是核心客户:凯乐士科技曾为顺丰集团提供智能物流机器人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系统开发、核心自动化硬件供应以及现场安装集成。凯乐士科技已与顺丰集团签订协议,为先前售予顺丰集团的智能物流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售后服务。该等售后服务涵盖所部署系统的保养、备件供应、维修服务以及技术升级和改造。

不难看出,凯乐士科技的生态维度通过顺丰、九州通、扬子江药业等产业资本的战略协同,实现从资金注入到场景赋能的深度共振。

除此以外,在巩固国内市场份额,持续领跑的基础上,凯乐士将视野投向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通过覆盖12国的业务网络将中国方案输出至全球舞台。

根据Statista报告,2022年全球场内物流自动化市场规模已达457亿美元,预计2023-2027年将以12.3%的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在这片蓝海中,凯乐士凭借“硬件+软件+算法”的全栈技术能力,已悄然占据行业制高点。

早早的全球化布局也能反哺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从营收数据方面来看,2022年至2024年期间,来自中国内地以外的市场为凯乐士贡献的营收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2022年,这部分市场贡献的营收为7718.5万元,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跃升为1.05亿元,对总收入的贡献由11.7%增加至14.5%。如此大幅度的增长,不仅显示出凯乐士全球布局战略的行之有效,也表明了其在海外市场的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扩张,验证了公司全球化布局的正确性和海外市场的良好发展前景。

可预期的是,随着上市步伐渐近,凯乐士科技不仅将摘下港股“全栈式智能场内物流机器人第一股”的桂冠,更有望将真正的技术壁垒转化为盈利护城河,而全栈式创新或将重塑产业价值坐标。展望未来,凯乐士的盈利路径已经清晰可见,公司所拥有明星股东背书和顶级产业资本加持,极其有望未来形成资金、基本面和战略的强势共振,值得投资者长期关注。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