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格隆汇
2025-07-07 13:21:45
(原标题:从合规选项到战略枢纽,山高新能源(1250.HK)以ESG重塑绿电价值链)
7月4日,山高新能源在格隆汇金格奖评选活动中斩获“ESG创新实践卓越企业”称号,这一奖项不仅是资本市场对其年度成就的背书,更肯定了公司深植于基因的长期ESG战略定力。
(来源:格隆汇)
2024年的山高新能源,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展现出全方位进化——惠誉常青ESG评级达到75分;标普全球CSA评分跃升至41分;晨星Sustainalytics风险评级锁定19.8分(低风险水准);Wind、商道融绿、华证三家本土权威机构ESG评级集体赋予A级。
这五项权威评价形成的交叉验证,折射出公司ESG治理的立体成色。公司率先完成对ESG报告的鉴证,并通过“财务-影响双维度重要性矩阵”分析,结合所处行业以及业务特点,重新调整了议题重要性排序,让ESG实践更具方向性,也为取得如此多的正面评价打下了坚实基础。
更重要的是,这些连续性的正向外部评价揭示出一个核心事实:山高新能源的ESG实践已超越合规层面,进阶为驱动价值创造的战略枢纽。
一、业务与ESG理念的深度共振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ESG早已超越简单的社会责任框架,演变为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这种理念的本质,是将环境责任、社会价值与治理效能深度融入商业逻辑,以此来巩固企业发展根基。
作为一家清洁能源企业,山高新能源的业务特点天然契合ESG理念,风光电站矩阵与ESG内涵之间激发出天然的共振效应。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山高新能源在境内外拥有54座集中式光伏发电站,总装机容量2602兆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总装机容量约920兆瓦,19座风力发电站,总装机容量1176兆瓦。
依托庞大的清洁电站资产,2024年,山高新能源持有及或管理的光伏及风电发电项目并网发电总量约651.51万兆瓦时,累计节约标准煤约208.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512万吨。但这仅仅是共振效应在环境维度的起点。
在山东微山采煤沉陷区,“渔光互补”模式重新定义了土地价值。山高新能源将光伏发电与渔业结合,通过科学铺设光伏支架,兼顾光伏发电效率和渔业养殖需求,实现了“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协同发展,极大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同时,山高新能源配套建设了观光旅游长廊、观景台、亲水平台、滨水绿化景观区及垂钓台等休闲设施,既实现了生态修复目标,又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活力。
而在内蒙古的乌兰察布,山高新能源更是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生态模式,打造算力中心和配套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新能源与算力产业的协同发展。其中,新能源预计年发电量约7亿千瓦时,算力中心用电负荷20.1万千瓦,年用电量14.4亿千瓦时,这既为新能源消纳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地方发展新兴产业带来了新样本。
山高新能源的社会责任实践绝非孤立的企业慈善行为,而是在乡村振兴、民生改善与产业链协同中形成了一个可循环的网络——既降低运营风险,又创造社会资本溢价,最终反哺企业可持续发展。
比如,将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双碾乡风电项目转化为乡村集体经济引擎,成为公司在国家“千乡万村驭风行动”中的首个突破;将河北邢台、河南安阳、庙口等地电站日常光伏区除草和组件清洗等工作外包给具备资质的当地企业,增加当地就业机会,促进村民收入增加。
能实现这一系列成果,关键在于山高新能源重构了治理架构,将ESG理念深度植入业务决策网络。
2023年7月,公司在董事会下设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形成了“董事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ESG管理办公室-专项工作组”四级治理架构,自上而下地更加重视ESG工作。近两年公司ESG报告愈发详细,涉及超过150个指标,符合市场对一家具有优秀ESG表现企业的期待。
这种深度共振产生的价值飞轮,在2024年业绩中得到量化印证;公司营收达到44.2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约4.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2%,两项核心财务数据均超市场预期。
这也说明了公司业务不是被动适应ESG,而是与其主动共振,在ESG层面连续获得正面外部评价正是这种共振的最好证明。
二、ESG热潮下的发展机遇与战略把握
立足当下,山高新能源的ESG实践已不仅是企业自律的勋章,更成为撬动政策资源、技术革命与资本杠杆的战略支点。双碳政策东风催生的制度红利、AI算力驱动的能源效率重构、ESG投资扩张的资本偏好,三者交织成公司跨越式发展的“黄金三角”,将绿电价值从合规成本转化为增长引擎。
首先,国家“双碳”目标正加速绿色权益从隐性价值向显性资产蜕变。
根据中电联发布的数据,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由2016年的1.1万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的6.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由17%提升至63%。
其中,2024年全国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超过1万亿千瓦时,占新能源发电量的比重达到55%,这意味着新能源电力资源配置也正加速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也验证了这一点,2024年,绿电绿证交易电量达到44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4%,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达47%。
伴随着清洁能源比例持续提升,以及碳排放双控政策倒逼高耗能企业购买绿色权益,绿电交易市场空间还会不断提升,这样的政策红利直接作用于山高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能源企业。
2024年,积极利用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关于绿电需求及政策优势,实现区域内项目的绿电交易工作,累计绿电交易电量1.67亿千瓦时,绿电溢价收入超310万元。去年9月,山高新能源完成浙江省分布式光伏项目的首次聚合交易,标志着公司旗下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迈入电力市场化交易领域。所涉及项目预计年交易量2500兆瓦时,对应收入预计超120万元。
同时,山高新能源完成了绿证交易“零”的突破,去年9月在在北京电力交易
中心完成首批12万张绿证交易,对应实现1.2亿千瓦时发电量。此外,公司在西藏成功完成了首次外送发电权替代交易,年度创收超过90万元人民币。
可以说,制度驱动下的环境权益变现已成为山高新能源业绩的新增长极。
其次,AI算力中心的能源焦虑,成为新能源消纳的突破口,也为山高新能源发展带来了新的价值成长空间。
根据国际能源署报告,随着全球的AI需求持续增长,相应耗电量正在逐年攀升,预计到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总耗电量将超过1000太瓦时,相当于2022年日本国内的全年用电量。因此,“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逐渐成为市场共识。
有鉴于此,山高新能源及其控股集团通过与世纪互联、华为等科技巨头进行深度战略合作,构建“绿电 + 算力”的创新产业生态系统,在这场能源与AI的产业变革中拿下了一张入场券。
具体来看,山高新能源可以发挥自身在清洁能源发电方面的优势,提供持续稳定的绿电供应;世纪互联则在消纳侧提供强大的电力消纳能力,确保绿电的有效利用;华为等科技巨头则依靠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助力打造智慧能源体系。
为此,山高新能源还在ESG报告中设置数智科技议题,强调AI产业可为新能源发展提供赋能和支持为自身发展带来了新的价值成长空间。
再者,全球资本对绿色资产的追逐已成明牌,这场资本潮涌正以史无前例的势能重塑能源产业的价值逻辑。
根据晨星公司的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可持续基金报告,全球可持续基金总规模为3.16万亿美元。另根据证券时报援引数据宝数据,中国ESG公募基金规模于今年5月突破8200亿元人民币。山高新能源作为一家深耕绿色资产的企业,自然会成为这类长线资金的关注标的。
此外,绿电资产让山高新能源天然拥有一张“信用通行证”,获得国内顶级评级机构的AAA主体长期信用等。公司先后于深交所成功发行3期绿色熊猫债,合计24亿元人民币,有利于其改善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2024年,山高新能源财务费用降至11.47亿元人民币,同比降低17%,资产负债率下降4.73个百分点达到60.01%。
当政策东风、技术革命与资本偏好形成合力,山高新能源的ESG实践已经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战略支点,最终指向更可持续的增长范式。
三、结语
山高新能源获奖事件是其ESG领导力的具象化表达,也是投资者沟通和价值管理的信息抓手、业务和管理创新的助推器、公司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展望未来,山高新能源的ESG实践已从责任担当升华为战略内核,在业务演进中沉淀为独特的竞争力。面对能源变革的时代命题,公司让绿色基因真正融入企业生长的脉络,为自身打开了可持续增长的空间。
观点
2025-07-07
观点
2025-07-07
观点
2025-07-07
观点
2025-07-07
观点
2025-07-07
格隆汇
2025-07-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