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美团、阿里同步放大招!“补贴对决”暑期档开启,有人抢到2元一杯咖啡……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25-07-06 11:13:58

(原标题:美团、阿里同步放大招!“补贴对决”暑期档开启,有人抢到2元一杯咖啡……)

     
  
  
  
    
    
    
    

7月6日凌晨,中国外卖行业迎来历史性一夜。

    
    
    
  
  
  

美团内网公布信息显示,截至7月5日22时54分,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已经突破了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已超过1亿单,占比超过80%。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当晚20时45分,美团内网曾显示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了1亿。这也意味着,在2个小时的时间内,美团已产生了超过2000万笔订单。

     

这组数字背后或是由阿里与美团在暑期档开始的“补贴大战”所致。7月5日是暑期消费旺季正式开启后的第一个周末,也是外卖消费的传统促销季,两大平台同步放出“满25减21”“满16减16”、“满18减18”“25减20”等无门槛大额券,这近乎免单的超级红包,直接点燃消费市场。

  

有网友抢到了平台优惠券在网上晒开心:“2元一杯的瑞幸真是炎炎夏日最佳解暑神器”“麦当劳的早餐只要7块,薅羊毛的快乐谁懂!”

  

由于大量用户涌入两大平台,昨日下午美团一度出现外卖点餐页面卡顿、优惠券使用异常、无法下单等现象。对此,美团方面回应称,7月5日下午6点前后,因用户下单量突破历史峰值,触发了服务器限流保护,美团App小范围地区用户出现了短时服务异常,现已全面恢复,大家可以正常下单。在此期间部分受影响用户的优惠券,可延续至次日继续使用。此外,针对部分受系统影响短暂出现接单异常的商家,“我们将进行回溯,确保商家评分及后续排名等不受影响”。

  

在此之前,7月2日,淘宝闪购宣布,启动规模高达500亿元的补贴计划,将在未来12个月直补消费者及商家,通过发放大额红包、免单卡、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等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优惠,同时上线店铺、商品、配送补贴及免佣减佣等措施,促进商家生意增长。补贴上线首日,餐饮连锁品牌和中小商家的订单量分别环比增长170%和140%。京东方面,6月27日,“京东黑板报”披露,自3月1日正式上线以来,京东外卖日订单量已突破2500万单,业务覆盖全国350个城市,超150万家餐饮门店入驻。

  

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人们即时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多,个性化和及时化的需求要有相应的企业来提供供给,美团、京东、阿里三个平台的业务不仅仅有外卖作为入口,还有其他多个服务,只有错位竞争才能使得外卖行业整体迎来更好地发展。

  

高盛在最新研报中构建了三种竞争情形,以评估外卖配送和即时零售市场的未来格局。情景一也就是基本情景,美团将成功捍卫领导地位;情景二是双寡头格局,阿里和美团平分秋色;情景三是“三足鼎立”的碎片化市场。

  

高盛在报告中还表示,本轮价格战根本目标是通过高频次的外卖服务获取用户流量,交叉销售至盈利能力更强的电商和旅行业务,中期可能带来GMV利润率提升。预计这场外卖大战将持续更长时间,短期阵痛可以换取长期收益。

  

高盛测算三家公司仅在6月单季度的总投资额就达250亿元人民币,这场价格战持续时间或远超以往,将重塑行业格局。分析师指出,此轮竞争将持续更长时间,预计将在2025年9月达到投资峰值,随后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出现拐点。

  

该行还指出,与此前电商平台在数个季度内缩减投资规模的做法不同,所有参与公司都在争夺成为中国“日常应用”的地位,希望通过高频次的外卖配送服务,交叉销售其低频次的电商和旅行服务。美团在这一模式上已经验证成功,通过外卖用户向到店、酒店、旅行业务的交叉销售,实现30%—40%的EBIT利润率。这一成功案例促使电商巨头重新整合业务架构,将新服务整合到单一应用中。

  

高盛估算,到2030年外卖配送市场规模将达2.4万亿元,即时零售市场达1.5万亿元。新兴的集中式出访模式和供应链改善将进一步推动渗透率提升。

  
  

责编:叶舒筠

  

校对:陶谦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