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业绩回暖,三只松鼠再度狂飙

来源:于见专栏

2025-07-05 08:17:47

(原标题:业绩回暖,三只松鼠再度狂飙)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曾经的“国民零食第一股”——三只松鼠,两年前陷入业绩增长乏力的困境。如今,三只松鼠带着亮眼的成绩敲响了港交所的大门。

从低谷到复苏,三只松鼠依靠的是一套全品类+全渠道组合拳:一年推出超600款新品,短视频渠道占比从不到10%飙升至近50%,线下分销增速近50%。近期,在三只松鼠的生态大会上,创始人章燎原宣布企业目标直指“中国领先的多品类、多渠道制造型自有品牌零售商”。

一家靠互联网思维起家的零食企业,如何在电商红利消退后完成全渠道转型,并持续领跑中国坚果市场?希望本文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渠道革命,线下分销异军突起

三只松鼠的线下战略正经历一场静默而彻底的变革。曾高调喊出的“万店计划”如今已大幅收缩,门店数量从2020年的1043家锐减至2024年末的333家,三年间缩水近七成。但这一撤退背后并非溃败,而是三只松鼠战略重心的主动转移——线下分销网络正以惊人速度填补空白。



作为互联网发家的品牌,线下市场一直都是三只松鼠被外界诟病的弱项。但从去年的财报数据来看,其在线下市场的表现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三只松鼠的分销战略清晰明了:首先是组建五大战区销售团队,不到四个月就完成分销体系搭建。其次,三只松鼠与全国百强连锁商超中80%企业建立合作,快速扩大分销网络。最后,则是开发分销专供产品线,引入真空锁鲜技术提升产品质量。

一番狂奔下来,成效迅速显现。2024年,三只松鼠分销渠道收入达26亿元,同比飙升96.9%,其中分销商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90%。这一增长势头在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加速,分销渠道同比增长超过150%,日销品占比跃升至40%。

此外,分销商数量从2022年初的292家暴增至2024年末的1871家,两年增长超五倍。截至2025年一季度,三只松鼠线下分销及商超渠道营收占比已接近30%,与线上渠道形成“三七开”的新格局。

三松投量“”食制关与此同时,三只松鼠提出“百万终端,百亿规模”的“双百目标”,通过日销品区域化深度分销和“9.9元专柜”等模式提升终端渗透率。

尽管线下分销快速扩张,线上仍是三只松鼠的基本盘。2024年线上销售营收占比达69%,但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传统电商平台势微之际,抖音异军突起成为最大增长引。

2021年,三只松鼠的短视频渠道销售占比不足10%;到2024年,这一比例已飙升至近50%。从这5倍的增长就能看出来,三只松鼠背后的营销团队实力不减当年。

2023年,三只松鼠在抖音平台营收12亿元,同比大增118%;2024年进一步攀升至21.8亿元,增长81.7%,首次超越天猫系的19亿元,成为三只松鼠第一大线上渠道。

这一增长背后是“抖+N”全渠道战略的成功实践——将短视频平台定位为“新品类发动机”,通过爆款打造再向货架电商延伸。但代价同样高昂:2023-2024年,三只松鼠用于平台服务及推广的费用分别达7.78亿元和12.24亿元,两年烧掉超20亿元营销费用。

流量成本攀升的压力在2025年一季度显现。抖音平台1月因行业变化影响承压,尽管2-3月逐月恢复正增长,但整体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2.41个百分点至18.67%,成为侵蚀利润的主因之一。三只松鼠正积极调整策略,降低对头部主播依赖,提升自营流量运营能力,以应对线上红利消退的挑战。

产品重构,爆品成为业绩驱动引擎

2012年6月,三只松鼠在淘宝天猫商城试运营上线,标志着中国休闲零食行业一个新时代的开端。2019年,当三只松鼠在深交所创业板敲钟上市时,年度成交额已突破100亿元。



在发展初期,三只松鼠的业绩曲线可以说是垂直上扬。支撑这一增长奇迹的是三只松鼠对电商流量红利的精准把握。这种线上势能积累为品牌构筑了强大的认知壁垒。到2021年双十一,三只松鼠已实现全渠道覆盖,在天猫、京东、抖音等14个核心电商平台同时摘得休闲零食类目销量第一。

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当流量红利消退,传统电商遭到直播电商冲击,线下实体店面临大规模闭店,三只松鼠同样走到了艰难的业绩爬坡期。

2022年,三只松鼠痛定思痛,启动全面战略转型,核心锁定“高端性价比”战略——这并非简单降价,而是通过全链条优化实现品质升级与成本降低的平衡。

“高端性价比”的根基在于供应链效率。三只松鼠背靠超30座工厂,推动供应链缩短“工厂到消费者”的全链条。在进行全品类降价的战略下,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同比仅微降0.66个百分点。三只松鼠的经营韧性在成本压力下得以证明。

供应链效率提升使三只松鼠能在保持品质前提下,其核桃产品价格比线下小店便宜2-3元。2023年,三只松鼠启动“品销合一”组织变革,将产品开发与渠道销售职能深度融合。

三只松鼠建立了“顺时全链路洞察”机制,精准捕捉供需变化的临界点,其短视频电商团队能实时追踪抖音平台的情绪节点,在轻食、滋补等品类消费情绪高涨时快速推出匹配产品。这种基于算法的供需匹配效率,使单品月销突破3000万元成为可能。

“所有品类都值得重做一遍”成为新商业逻辑。鹌鹑蛋、沙琪玛等产品通过相同路径成为三只松鼠千万级单品,验证了“高端性价比”战略的有效性。

黄油曲奇礼盒等新品销售破千万,瓜子花生品类3个月实现7600万元的销售额。渠道转型的成果已经反映在三只松鼠的增长曲线上。

开启港股征程,跨界求生

随着2024年业绩迎来高光时刻,三只松鼠趁热打铁于2025年初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冲刺国内零食行业首家“A+H”上市三只松鼠。

近90天内,22家机构给予评级,其中16家“买入”、6家“增持”,目标均价37.5元。显然,发展前景市场普遍对三只松鼠抱有较为乐观的判断。

其实近几年在休闲零食赛道,资本似乎更追捧“量贩零食店新势力”。2025年初的中国零食市场,两则消息引发行业震动:一面是量贩零食巨头鸣鸣很忙宣布门店突破1.5万家,年零售额555亿元;另一面则是三只松鼠跨界推出卫生巾品牌,完成半年内第5次跨界扩张。



在万亿零食赛道上,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生存哲学。量贩零食新势力以“万店狂飙” 的策略重构行业格局,而传统巨头三只松鼠则以“跨界无边” 的姿态寻求生机。这场关乎生存的转型竞赛背后,是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在增速放缓与同质化竞争下的艰难突围。

2023年的中国零食市场迎来分水岭:量贩零食赛道以2180亿元规模、28.5% 的年增速强势崛起,成为休闲食品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与传统商超5%-8%的增速相比,这一速度堪称“狂飙突进”。

量贩零食的爆发源于其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通过直采模式绕过经销商,直接对接果园和工厂,打破进口零食溢价壁垒;采用仓储式销售与自助选购模式,主打高性价比和品类丰富性。这种“货多+便宜”的策略精准击中了下沉市场的消费痛点。

但繁荣背后的风险,已然显现。一是盈利困境,行业平均净利率仅8%-12%。二是加盟商危机: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加盟不到半年赔进去几十万”、“干亏钱、倒闭更亏钱”的诉苦。三是恶性竞争:万辰系与赵一鸣通过补贴让加盟商更换招牌,突破商业伦理底线。

量贩零食行业在短短三年内,从蓝海迅速演变为红海搏杀的战场,头部玩家不得不寻找新的生存法则。当量贩零食新势力以万店规模横扫下沉市场时,三只松鼠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跨界多元化。

2025年成为三只松鼠的“跨界元年”:成立宠物食品公司,启动“金牌奶爸”品牌;投资500万成立咖啡公司,重启“第二大脑”品牌;成立安徽围裙阿姨食品有限公司,进军预制菜。

月前,三只松鼠在全域生态大会上推出卫生巾品牌——“她至美”。据透露,该新品很快就会上线售卖。

展望未来,咖啡品类被赋予三年20亿元的销售目标消费,预制菜则瞄准家庭,卫生巾宣告三只松鼠进入自有品牌时代。三只松鼠的野心清晰可见:依托三只松鼠的品牌势能和渠道网络,打造全品类消费品牌。

结语

这家曾以“全网坚果第一”立身的品牌,已在十年间蜕变为全品类、全渠道的零售巨头。随着中国坚果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三只松鼠也需持续巩固其“国民坚果”的心智定位。

线下分销网络的快速扩张、线上渠道的结构优化、供应链能力的持续提升,为三只松鼠勾勒出中长期改善的清晰路径。在流量红利消退、行业加速内卷的当下,三只松鼠的突围之路,正成为中国休闲零食行业转型的缩影与试金石。

证券市场周刊

2025-07-05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7-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