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风险与不确定性交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新挑战与新策略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5-26 10:46:44

(原标题:风险与不确定性交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新挑战与新策略)

5月24日,由天弈TGES专家研讨会暨中国金融风险经理论坛、苏商银行主办,江苏省数字金融协会支持,北京天弈方圆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星图金融研究院协办的“全球贸易大变局下的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讨会”在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汇聚了数十位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代表性金融机构,共同探讨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银行业务和信用风险面临的挑战以及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会议为促进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献计献策,推动银行业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稳健发展。

当前,全球贸易格局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给全球经济增长蒙上了一层阴影。在此背景下,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其信用风险管理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有效识别、评估和管理信用风险,成为摆在银行业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本次研讨会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汇聚各方智慧,深入剖析当前形势,探索应对之策,为银行业的稳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市场与政府协同应对风险与不确定性

当前,全球贸易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给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陈忠阳在致辞中指出,风险和不确定性相区别、相对照,风险是可以计量和预期概率分布的未来变化,而不确定性是不可以计量和难以预期的未来变化。贸易战给银行带来了风险,但不确定性居多。承受和治理不确定性是有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他提出,把风险主要交给市场去管理,把不确定性主要交给政府去治理。其中,市场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转移和分散,不仅可以转移风险和不确定性,还可以分散不确定性,进而提高经济体系的韧性。企业家精神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勇敢冒险精神,是市场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中流砥柱。

针对当前形势,陈忠阳开出了一个“药方”: 建议积极发展出口贸易保险服务,以风险向下分散和风险向上集中、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双重风险治理机制应对全球贸易大变局。

江苏省数字金融协会会长、苏商银行董事长黄金老在致辞中表示,特朗普的一系列内外经济金融政策,包括“去监管”(deregulation)政策,旨在降低美国经济运行成本,搞活美国经济,稳固美元国际地位,增强美国经济金融霸权。全球贸易战大背景下,作为银行经营者,苏商银行应对策略是坚持研发先行,做确定性的事,具体包括:稳字当头;保持理性的业绩增长;建立稳固的资产负债表;寻求市场的缝隙业务;维持低成本运行;强化人力资本投资和科技投资。基于此,苏商银行保持稳健发展态势,截至2025年一季度,累计服务个人客户7839万户,总资产规模1394.1亿元。截至2024年末,该行流动性比例达131.31%,远高于江苏省内各类银行99.9%的平均水平;2024年日均超额备付率达4.59%,远高于商业银行平均1.2%的水平。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协同联动构建风控新范式

在主题发言中,浙江省金融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金学良表示,信用风险是银行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的核心风险之一,信用风险管控能力直接决定银行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全球贸易大变局,为金融风险管理又添了新的内涵。当前,做好信用风险管理,宏观上,要做到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警;技术上,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模型进行信用风险评估、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点。

金学良认为,诸多的实践证明,抓源头,不仅是信用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更是提升银行长期竞争力,实现稳健经营的关键策略。未来,银行要从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推动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科技赋能提高智能风控能力四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圆桌讨论环节,渣打银行(中国)首席风险官翟燕群,泰隆银行副行长元志卫,湖州银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娄韧,亚马逊云科技金融行业解决方案负责人谭静等与会专家,围绕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面临的新趋势、新问题及新举措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专家们普遍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未来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方向,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和处置的效率和精准度。

恒丰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石明华认为,中美贸易战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这一背景下,商业银行可以从资产配置、客户准入、金融产品、贷后管理上应对信用风险。具体而言,首先,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与政策同行,并降低集中度风险;其次,要关注企业的ESG责任、创新能力、无形资产和未来的发展质量;再者,企业的经营周期、现金流周期要与金融产品准确匹配;最后,要前瞻预判企业走向,提高监测频率,高频数据应用。

银行不抽贷、不断贷将成为“破题”关键

原美国Visa集团B2B政策法规董事谢平表示,作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核心经济政策,关税措施不仅仅是简单的贸易工具,更是特朗普政府意图重塑整个全球经济秩序的战略手段。他认为,随着全球去美元化和贸易格局的重塑,未来美元贬值趋势可能加剧,流动性危机的风险不断上升,这将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深远影响。对于企业、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而言,理解这一变革的本质,预测它可能发展的路径,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将是未来几年的核心任务。

深圳东方富海并购基金主管合伙人、上市公司光洋股份董事长、威海世一电子董事长李树华表示,当前中美博弈处于关键节点,中国破局的总方向是构建支撑内循环的总需求,把扩大内需的堵点疏通。企业端,让企业和投资者在国内市场有可以预期的稳定回报率和利润率;家庭端,提升教育、医疗、养老补贴,增加居民收入,释放消费潜力;全球化布局上,分散出口市场,加快资本向海外输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促进出口。短期来看,需稳定金融市场。长期来看,需改革地方政府激励,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需改革动力,通过需求释放维持制造业竞争力。

普华永道(中国)管理咨询合伙人陶欣表示,在此次贸易战下,外贸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挑战。不抽贷、不断贷,保持金融服务的稳定性,成为“破题”的关键。金融机构可以提供稳外贸的金融服务工具箱,如通过提供低息资金专项贷款,帮助受关税影响较大企业渡过难关;提供专项费率补贴,实现小微外贸企业“零成本”避险;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线上业务办理渠道,大幅提升企业融资效率;针对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引发的汇率风险,提供专业性的金融服务支持。

苏商银行行长兼首席风险官王景斌对会议作总结发言。他表示,在全球贸易大变局下,各位专家和同仁的思想交流和经验分享,对银行当前的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新思路和新启发。风险管理的核心,在于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这也恰好体现了苏商银行一直秉持的“做确定性的事”的工作理念。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风险管理,要做好底线思维与进取发展的平衡。未来,苏商银行将从三个方面深化实践:一是加速推进风险管理数字化进程,完善覆盖全链条的智能风控平台;二是强化与同业金融机构、学术机构的协同联动,共同探索新形势下信用风险管理的新范式;三是坚守金融服务初心,针对中小企业的痛点,开发更具韧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


经济观察报

2025-05-27

经济观察报

2025-05-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