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财经
媒体
2025-05-24 17:39:11
(原标题:乳业巨头出海淘金加速,伊利、君乐宝到香港铺货,终极目标是海外)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陈泽旋
图源:图虫创意
乳企正在加快出海速度。
近日,伊利旗下婴幼儿配方奶粉第一品牌“金领冠”在中国香港推出三款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品,这是伊利首次打开香港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
时代财经了解到,金领冠已与香港健康零售连锁品牌万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首批产品“珍护铂金”将在今年6月全面进入香港200余家万宁门店及线上销售。伊利方面告诉时代财经,金领冠选择香港,因其既是“国际重要的消费者窗口市场,也是链接全球市场的重要桥梁”。
近年来,乳企加快海外拓展的步伐。不久前,君乐宝旗下悦鲜活鲜牛奶也登陆香港市场,并宣布启动国际化战略;今年4月,中国飞鹤透露公司计划大约在6月进入东南亚;去年,为进一步发展线上业务,拓展跨境业务,贝因美宣布与桐庐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贝因美新零售有限公司。
乳企出海并非新鲜事。最早在2010年,光明乳业以8200万新西兰元的价格认购新西兰奶粉加工商Synlait Milk Ltd.51%的股权,成为中国乳业的首单海外并购。
在很长时间内,乳企布局海外,往往是为了获取奶源或者技术,以及寻求合作。如今,出海仍在继续,但逻辑已明显不同。
把货卖到香港,终极目标是海外
此次伊利金领冠在香港推出的新品还包括两款由新西兰生产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奶粉“托菲儿敏益”、“托菲儿敏初”,这也是伊利首次推出跨境特医产品。
“三款产品均具有很强的国际化基因,在国际市场拥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伊利计划,其将借道三款新品继续拓展国际市场。
与伊利金领冠遵循相似出海思路的,还有君乐宝旗下鲜奶品牌悦鲜活。5月18日,悦鲜活宣布进入香港市场,在香港惠康、百佳、7-11等1500余家零售终端上架,未来还将卖到中国澳门。
在当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君乐宝集团副总裁、高端产品事业群总经理杨洪滨透露,公司计划通过香港、澳门市场,启动国际化战略,逐步将悦鲜活销售到更多国家和地区。
不过,伊利和君乐宝均未透露在香港站稳脚跟后,未来会把目光瞄准哪些国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乳企登陆香港。去年3月,蒙牛的鲜奶品牌每日鲜语在香港惠康、百佳、永旺、7-11等1000余家超市门店铺货;同月,朴诚乳业旗下简爱酸奶的三款主力产品在香港惠康超市近300家门店上架;6月,新希望乳业也将朝日唯品的三款酪乳产品销往香港;随后于10月,广东本土乳企燕塘乳业公司通过旗下多款牛奶产品也重返香港市场。
香港市场体量不大,却十分重要。
联储证券研究院分析师易碧归认为,乳企纷纷布局香港的主要原因包括三大方面,其中,一个重要背景是内地市场需求压力较大,乳企想要发展增量市场,而香港具有比较优越的市场基础条件,居民收入水平高,消费能力强,对于低温鲜奶、奶酪奶油类产品的消费习惯培育相对成熟。
另一方面,“香港地理位置优越,距离东南亚市场较近,交通便利,方便后续的市场辐射”。
与此同时,布局香港市场能为乳企带来“附带影响”,“布局香港相当于主动接受更高的乳品标准要求,一方面驱动企业本身做好技术升级和质量保障,向国际标准靠近,为更多海外市场的开拓打下基础,也可以增强品牌在大陆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
不过,针对市场上关于乳企出海是由于国内需求趋于饱和、不得不向海外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论调,易碧归表示仅部分认可,“国内乳制品市场虽在常温液奶方面略有饱和迹象,但低温液奶的下沉、固体乳制品的升级和渗透率提升仍有机会,与海外市场的拓展并行不悖”。
盯上东南亚,乳企出海逻辑变了
乳企出海的话题是老生常谈。首次将婴幼儿配方奶粉卖到香港的伊利,早在2013年便收购了Oceania Dairy(大洋洲乳业),随后又出资为大洋洲乳业建立奶粉、婴儿配方奶粉和UHT生产线。
更早的乳企并购案发生在2010年,光明乳业以8200万新西兰元的价格认购新西兰Synlait Milk Ltd.51%的股权,在当时,Synlait Milk Ltd.位列新西兰的前五大独立牛奶加工商。
无论伊利还是光明乳业,诸如此类的收并购本质仍然是“引进来”,为在国内销售的产品提供更好的原料或生产技术。
在很长时间内,这也是一众乳企布局海外的主要逻辑。“此前乳企出海主要通过横向并购进行,标的集中在乳业较发达的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初衷是获取奶源和先进技术、寻求合作,而非占领市场”,易碧归表示。
如今,乳企出海的逻辑正在发生转变,从为了“引进来”而“走出去”,变为品牌出海、产品出海。
“目前来看,全球乳业面临洗牌,逆全球化抬头,优质并购机会愈发稀缺;与此同时,国内乳企在奶源和大包粉的需求减弱,行业处于结构性增长阶段”,基于此,易碧归认为这种出海的转变是正常的、可预见的。
在今年4月举行的业绩会议上,飞鹤管理层透露公司正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婴儿奶粉,特别是在高出生率的国家和地区,其中,加拿大工厂生产的产品已在加拿大沃尔玛上市,公司预计会在6月进入东南亚市场,先是菲律宾,随后是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
在出海的2.0时代,乳企盯上了东南亚市场。伊利方面向时代财经介绍,目前,公司旗下液态奶、酸奶、冷饮、奶粉、黄油等产品,已在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其中,在东南亚的印尼、泰国,伊利冰淇淋产品的市场份额已进入市场前三,东南亚市场也是伊利打算继续深耕的市场。
伊利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海外业务的主要品类冷饮业务营收增长率为13%,婴幼儿奶粉业务营收增长率为68%,不过,伊利股份没有披露海外业务的营收规模。
发达经济体的乳制品发展比较成熟,无论是供给端的奶源、生产技术、运输、产品品类,还是需求端的消费习惯、人均乳制品消费,市场比较饱和,易碧归指出,我国乳企在这些市场进行“反向输出”的难度比较大。
与之相反,欠发达经济体的乳制品市场开拓存在空白,以东南亚为代表的欠发达经济体人口增长较快,需求旺盛,地理位置与我国接近,生产成本不高,我国乳企经营的经验在这些市场可复制性强,易碧归表示,这也正是乳企青睐东南亚市场的主要原因。
时代周报
2025-05-24
时代周报
2025-05-24
时代财经
2025-05-24
时代周报
2025-05-24
时代周报
2025-05-24
时代财经
2025-05-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