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哈佛被禁止招收国际生,香港高校抛“橄榄枝”

来源:读数一帜

2025-05-23 19:01:15

(原标题:哈佛被禁止招收国际生,香港高校抛“橄榄枝”)

在美驱逐国际留学生之际,香港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等香港高校,向哈佛等美国高校转学生抛出“橄榄枝”

文|成孟琦

编辑|杨秀红

近日,白宫与哈佛大学之间的博弈升级,特朗普政府5月22日突然中止了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

美国驱逐国际留学生之时,一直致力于“抢人才”“抢企业”的香港,则希望能够“接住”这批美国高校留学生。5月23日,香港科技大学宣布,为哈佛大学学生提供无条件入学、简化入学程序和学术支持。无独有偶,早在今年5月初,香港大学也曾官宣接收国际转校生。

香港科技大学5月23日发布的内部信中提到,“鉴于近期事件影响到哈佛大学国际学生,香港科技大学(HKUST)现诚挚邀请目前就读于哈佛的国际本科及研究生,及已获得哈佛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来我校继续他们的学术之旅。我校将提供无条件录取、简化入学流程,并给予学术支持,助力有意向的学生顺利过渡,将有专门团队随时在整个流程中提供指导与协助。”

当地时间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KristiNoem)在致哈佛大学的一封信中写道:“自即日起,哈佛大学的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SEVP)认证被撤销。如果哈佛大学在72小时内满足一系列要求,就可以恢复招收国际学生的资质。要求包括,提供此前哈佛大学拒绝提供的关于国际学生的纪律记录及其参加抗议活动的音视频资料。”

撤销哈佛大学的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SEVP)认证,将使哈佛大学在2025-2026学年不得招收任何持F类或J类非移民身份的外籍学生。此外,现有持F类或J类非移民身份的学生必须转学至其他高校,否则将无法维持其非移民身份。

据外媒报道,哈佛大学2025届毕业生将于下周(5月26日至6月1日)毕业,获得学位的学生可以正常毕业,未获得学位的学生需转学,否则将失去在美国合法居留的许可。已录取但未入学的国际生无法在秋季入学,除非政府改变决定或法院介入。

哈佛大学也可能采取法律手段,对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决定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叫停实施。

为何“SEVP”能扼住哈佛国际招生?

诺姆所提到的能使哈佛无法招收国际学生的“SEVP”,全称为“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s Programme”(学生和交换访问者项目),由美国国土安全部(DHS)管理,其主要职责包括审批和监督授权招收非移民学生的学校,并提供有关保持身份要求的指导及确保政府机构掌握与非移民学生和交流访问者相关的重要数据,以维护国家安全。

白宫与哈佛之间的争议,始于今年4月。彼时,美国国土安全部长要求哈佛大学提供可能与暴力或抗议活动有关的国际学生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会导致涉事学生被驱逐出境。同样在4月,白宫方面曾要求哈佛在招聘、招生和教学政策上作出调整,以应对白宫指控的校园反犹主义问题。

当时,哈佛方面回应称,学校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应对反犹主义,并认为这些要求是企图干预高校的“学术自由氛围”。

特朗普政府撤销哈佛大学的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SEVP)认证,将影响正在哈佛求学及做研究的近万名国际学生以及已收到录取通知书等待秋季入学的国际学生。

据悉,当前约有6800名国际学生就读于哈佛大学,约占学生总数的27%,再加上国际访问学者,哈佛受影响人数达到9970人。此外,还有2025年即将入学的学生未被统计在内。

根据哈佛大学已经发布的2025年录取通知书来看,通知书上已经提到获录取学生“可以同时接受哈佛和海外大学的录取”。这也是哈佛大学首次打破了美国顶尖大学百年不变的“录取忠诚规则”。

5月初,在哈佛大学首次允许新生“多重录取”的同时,香港大学宣布,面向QS或泰晤士排名前50的院校的本科生,无论是刚拿到录取通知书,或是已经在读但非毕业的学生,都可以申请转学到香港大学。

根据《财经》统计,QS及泰晤士排名前50名榜单有所重复,两榜相加合共有60所院校。除了属于排名前50院校的本科生,申请转学港大还需同时满足以下三点要求,包括:已完成一年全日制本科的学习;GPA3.0及以上;通过港大的转学面试。

哈佛大学在QS及泰晤士排名分别为第四及第三名,香港大学的排名为第17及第35名。

自5月初港大发布转学政策后,《财经》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到,已有诸如多伦多大学、加州大学的本科生提交了申请。

根据香港大学官网信息,转学申请开放后收到的咨询量较大,申请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22日中午(香港时间),面试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延长。不同学院和学系可能有各自的文件提交时间安排,需参考学院或课程网站。

面对美国大规模撤销外国学生签证,近年来将“抢企业”与“抢人才”定为目标的中国香港正试图抓住机会。

2025年4月,中国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出席电台节目时曾表示,“在当前地缘政治环境下,美国限制留学生签证,令学生留学面临不稳定情况,有海外学生的家长选择安排子女转到中国香港,中国香港学生也开始减少到美国留学。此外,已有美国顶尖学者将要来中国香港任职,但相关院校需要保持低调,以免影响后续来港事宜。”

对于香港的学术环境,蔡若莲认为,香港的大学国际化及多元化,两文三语(英文、普通话及广东话)教学环境有吸引力,早前放宽香港八大院校非本地生限额至四成后,非本地生收生数量大幅上升,反映海外学生留学需求大。

中国香港国际人才职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席骆勇也表示,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令不少海外人才回流。目前,不少回流的海外人才会以中国香港作为首选居住地,故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应当抓紧机遇“抢人才”和“留人才”,建议香港特区政府与企业资源对接,通过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平台,举办人才相关的中小型活动或研讨会,以留住人才及协助人才在港扎根。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