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30分钟50万字剧本评估,爱奇艺用AI为影视行业打造新基建

来源:创业最前线

2025-05-22 22:47:51

(原标题:30分钟50万字剧本评估,爱奇艺用AI为影视行业打造新基建)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维秋

编辑 | 闪电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2025年的影视行业,站在变革与挑战的“十字路口”,行业格局在动荡中重塑。

一方面,用户注意力日益碎片化,对单一屏幕的注意力缩短到47秒,长剧集的叙事节奏面临挑战。然而,用户对“故事沉浸感”的追求却从未改变。“碎片化观看”与“沉浸式体验”相伴而生的需求,考验着内容方。

另一方面,中国影视行业正经历一场由技术驱动的工业化革命,从传统“作坊式生产”向标准化、智能化、全产业链协同的现代工业体系转型。

面对这些挑战,各大视频平台都在寻求突破口。

在今年的2025爱奇艺世界·大会上,爱奇艺基础架构与智能分发事业群总裁刘文峰表示,无论是AI还是人类创作,抓住用户的注意力才是创作好内容的核心,行业必须从用户注意力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内容创作和产品设计。

他的观点也道出了爱奇艺当下的做法:在创意、制作和播出各阶段,爱奇艺用好AI,赋能更多“超级个体”,力求创造出真正非凡的作品与体验。

这样的理念也为爱奇艺的业绩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5月21日,爱奇艺发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经审计的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爱奇艺当季总收入和运营利润实现环比双增长。其中,总收入达71.9亿元,环比增长9%;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运营利润为4.6亿元,环比增长13%。

1、用好AI:重构影视工业链路

近几年来,AI技术一路狂飙。IDC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生成式AI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35.4亿美元。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那么,这场由算法驱动的革命将如何重塑影视行业的未来?

曾经的影视行业,存在着流程低效、经验依赖、人海战术等作坊式生产特点。现如今,产业迎来工业化转型阶段。而AI技术的赋能,给行业转型带来更多可能。

具体而言,爱奇艺开发出剧本工坊、影像工坊、故事银行一系列AI产品,打通了一条从内容创意、生产制作到宣传发行的高效AI之路。

在创作端,爱奇艺开发的AI驱动的剧本工具“剧本工坊”,能为创作团队提供创作辅助,如提炼小说大纲摘要及人物角色、提供影视创作需要的知识库、提供大量故事来源素材。当然,还可以为创作团队和决策者提供剧本评估,如分析剧本里的情况、创新点和缺点等。

一般而言,人工阅读百万字数级的小说可能需要数天,但爱奇艺智能剧本评估系统大约在30分钟内就可以完成一部50万字剧本的全面评估。并且,还可以从主题、卖点、题材与受众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并给出创作和改进建议,生成一个包含多个核心维度的剧本分析报告。

对于创意产业来说,越早做出正确的决策,对项目的最终质量和效率产生的杠杆效应就越大。爱奇艺作为视频平台,项目评估的需求大于创作的需求,从海量的项目中甄别出有价值的项目,剧本工坊在其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AI不仅拥有出色的理解能力,还能高效生成文本、图像和视频等。这对图片和视频需求量大的影视行业来说,是实现作品规模化、量产化的重要手段。

爱奇艺开发的“影像工坊”AI具备角色设计、场景设计、试装等多项图像设计功能,季度出图量超3万张,极大地解放了人力。

AI平台“缪斯”,基于长视频内容,自动完成剪辑、包装,生成适合在站外传播的种草视频。过去一年,缪斯平台共制作了64万条短视频,站内外总播放量达108亿次。

由此看来,从剧本创作、场景角色设计到视频剪辑包装,AI已渗透至爱奇艺影视全生命生产周期,实现创作流程的智能化闭环,带来了更大的商业想象空间。

2、多技术组合拳 实现提质增效

影视工业化浪潮下,虚拟制作技术正成为构建宏大场景的“新基建”。自2020年由迪士尼《曼达洛人》引爆以来,几乎所有的内容方都在持续加码。从成效来讲,爱奇艺无疑是走在行业前列的玩家。

爱奇艺副总裁、智能制作部负责人朱梁表示,虚拟制作已在过去一年跨入“量产期”:项目数量提升50%,横店2400㎡虚拟拍摄影旗舰棚实现常态化运转,科幻、现实题材剧也开始采用该技术。

就具体的剧集来看,早在2024年,爱奇艺就有《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大梦归离》两部采用虚拟制作技术的剧集与观众见面,其中《大梦归离》更是刷新了行业标准,荣获了“中国创新影像大赛”专业大奖等多个奖项。

以《大梦归离》为例,剧中的“藏卷馆”“大荒海边”等七大主场景都通过虚拟制作技术打造。拍摄团队还攻克了虚拟场景光线延时匹配、大面积水面反射拍摄等技术难点,使得画面效果更加精良。

在2025爱奇艺世界·大会上,《唐朝诡事录之长安》《云襄传之将进酒》《狐妖小红娘 王权篇》《一枕春华》《与晋长安》等一系列新剧的虚拟制作花絮引来现场观众点赞,视频画面精真。

除此之外,云地协同也是爱奇艺为影视制作工业化赋能的重要一环。

爱奇艺新升级的QClip可以将拍摄现场的画面自动录制和上传,输送到“爱奇艺智能制作系统”云端,远在外地的主创可实时看到导演监视器中的多机位画面,传输速度从以“天”计变为以“分钟”计。

QClip核心优势在于,系统整合导演场记、视效场记等多维度数据,与样片、素材同步,极大提升素材筛选和剪辑效率,优势远超单一拍摄上云服务。

据爱奇艺基础架构与智能分发事业群总裁刘文峰介绍,QClip目前已在多个项目中落地应用,累计上传素材超过50万条,拍摄总时长超过6000小时。

不仅画面能够实时上传,拍摄制作后形成的数字资产,还可以复用其他项目,极大提升了效率。如《九霄寒夜暖》中的“城池”全景数字资产,就复用于《大梦归离》。《苍兰诀》的“司命殿”“云水阁”、《云之羽》的“月宫”等数字资产,也在不同项目间灵活应用。

据了解,目前爱奇艺的数字资产库以IP高质量场景、服装道具CG模型、设计稿、视频空镜等数字资产为核心,各类资产积累已超过万余件套。这些资产可复用于多个场景和产品,如剧集制作、VR体验、线下乐园等。

随着数字资产越来越多,可复用的场景越加丰富,能够降低制作成本,同时还对IP资产实现增值。

由此看来,爱奇艺不仅是一家内容平台,更是为B端内容创作者赋能的基础设施平台。它正运用AI、虚拟拍摄、“制作上云”、资产复用等一系列技术和手段,以“组合拳”的方式提升影视工业化水平,降低综合成本,推动行业发展。

3、智能交互体验:不断革新与精准触达

爱奇艺运用AI技术,不仅深度赋能B端创作者,更致力于给C端用户创造良好的体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赋能内容创作者,根本目的也是服务好用户。

针对C端用户,爱奇艺推出“跳看”功能。通过AI技术对视频画面进行深度分析,用户只需要用手指上下滑动,就可以跳转观看精彩的情节点。

“跳看”的逻辑在于AI对视频的理解能力和智能识别机制。

其实,在此之前,各大视频平台就有倍速(1.5倍、2倍甚至3倍等)观看功能,可以提高观看整部剧集的效率,但爱奇艺的“跳看”与此前的倍速不同:AI可以识别用户感兴趣的部分,以此来评估可以“跳”过的内容。这一点非常适合没有长时间刷剧的用户。

当然,这一功能也引起了业界不小的讨论。

一些行业人士认为,在短视频热浪如潮的背景下,这是平台抓取用户眼球的应对之举。还有声音担忧,用户如果习惯“跳看”后,是否还会观看完整剧集?

对此,刘文峰表示,平台把选择权交给用户。“有些用户是沉下心来看剧,有些用户适合快节奏,爱奇艺提供跳看功能后,用户能够把跳看当作日常使用的功能之一,想用就用,不用也可以体验完整的内容。”

随着越来越多用户使用“跳看”功能,更多真实观看行为发生,此时,爱奇艺的AI模型也会不断优化精彩点的识别结果,根据用户的喜好不同,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观看体验。另外,基于AI积累的数据,还可以反哺编剧创作环节,优化故事情节。

作为深耕内容十五年的平台,这是爱奇艺积极拥抱行业变化的信号,也可能成为未来行业创造“好内容”的机制和标准。

此外,在运营层面,爱奇艺也借助AI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娱乐体验。它不仅打造了拥有众多影视IP角色化身的“桃豆世界”,还推出了智能小助手“桃豆”。

去年上线的“桃豆世界”包含近千个IP角色,通过AI技术将影视作品中的角色转为AI角色,保留了他们的性格、语言风格和世界观,可以和粉丝互动。在这里,用户可以和《白色橄榄树》里的李瓒聊天,给《白月梵星》中白烁、梵樾的朋友圈点赞。

一年时间,“桃豆世界”受到了用户的热烈欢迎,累计聊天轮次已经超过一亿轮。在这个“虚拟又真实”的桃豆世界中,角色不仅“活”了起来,也让IP的价值实现了新的增长。

今年,爱奇艺又推出的个人智能助手“桃豆”,能够为用户提供智能交互服务,涵盖搜片、荐片、客服问答、畅聊内容等。基于“开播提醒”指令,“桃豆”还能贴心地为用户预约影片或剧集。

在爱奇艺App上,更多改善体验的功能还在涌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发现更多的精彩。这恰恰是爱奇艺在洞察用户需求之后的实力宠粉之举:一切从用户需求出发,一切为用户体验负责。

4、写在最后

爱奇艺的实践表明,影视工业化不仅是工具升级,更是生产过程的系统性变革。

当AI成为行业“水电煤”,中国影视或将迎来“去爆款化”时代——好内容不再依赖偶然,而是源于工业化体系与人性洞察的共振。未来,技术与艺术的共振,将决定谁能在全球内容市场占据高地。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