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5-21 22:53:32
(原标题:融资、组无人车队、筹备IPO 享道出行高调抢位新赛道)
经济观察报记者 刘晓林 共享出行领域又一家头部企业完成新的战略布局。5月第二周,上汽集团旗下移动出行品牌享道出行宣布一系列战略动作,包括完成超13亿元C轮融资、与Momenta达成战略合作、推动国内首个主驾无人L4级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落地上海。5月18日,享道出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享道Robotaxi业务已低调运营三年多,在此基础上,与Momenta组建的Robotaxi车队在技术和运营上将呈现新的模式。同时,享道出行冲击港股的IPO进程也将加快。
享道出行由上汽集团投资并控股,2018年12月在整车企业进军网约车业务的热潮中成立并上线,,目前已在全国80多座城市落地运营,覆盖最密集的地区是上海和长三角。C轮融资完成后,享道出行进一步明晰了旗下三大业务主线:个人出行、企业出行和未来出行。其中,聚焦个人出行的网约车是主营业务,在上海的市占率仅次于滴滴;针对企业大客户的企业出行业务是主要利润来源;Robotaxi则是具备战略意义的未来出行布局,兼顾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测试、运营的重任。
通过完成新融资、Robotaxi规模化运营、加快IPO,此前一直低调运营的享道出行正在高调介入共享出行领域新一轮的抢位赛中。同样的思路下,网约车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曹操出行在今年3月上线了“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并在近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在嘀嗒出行和如祺出行上市后,共享出行的竞争开始进入新阶段,市场格局也即将随之发生改变。
13亿融资和Robotaxi车队
享道出行此次总计13亿元的C轮融资,成为共享出行领域近三年来最大的一笔融资。不过,享道并未公布具体融资方,只透露引入了新的产业资本和地方政府资源。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有多家机构参与了此次融资,主要为产业基金以及长三角地区和上海市的政府投资平台,与B轮融资一样,上汽集团在这轮融资中进行了跟投。
资本、技术、场景、生态,这已是国内共享出行平台的共同商业模式。在风投退去后,地方政府、产业基金、整车企业正在成为共享出行领域的主要投资者。客观而言,这一投资结构既能通过车企定制车辆来降低成本,同时也通过Robotaxi的测试运营与各城市智慧交通的规划和生态布局形成链接。
与融资相比,更引发关注的是此次融资将推动一系列连锁反应出现。享道出行方面表示,C轮融资将正式开启享道“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模式,为智慧交通落地、Robotaxi规模化运营铺就快车道。在此前两轮融资中,享道已经分别解决了数据赋能、技术攻坚的需求,其中2020年A轮融资引进阿里巴巴和宁德时代;2022年B轮融资中,自动驾驶头部科技公司Momenta和高德以技术赋能享道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运营。
产业资本和政府资源的注入,为享道出行的下一步打开了想象空间。C轮融资完成后的第三天,享道出行宣布与股东Momenta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规模化的Robotaxi运营。双方将共同打造基于前装量产的Robotaxi车队,并率先于上海启动运营。该Robotaxi车队将由Momenta提供可规模化的主驾无人的自动驾驶技术,享道出行提供Robotaxi运营平台支持。按照计划,享道Robotaxi车队规模将在2026年年内达到200辆。
Robotaxi并非享道的全新业务,早在2021年,享道出行便与Momenta合作,启动了L4 级自动驾驶运营平台——享道Robotaxi运营,这也是国内首个有车企背景的Robotaxi运营平台。不过,上述享道出行负责人表示,与此前的合作相比,新的合作将更为深入,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
据介绍,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后,将围绕L4 Robotaxi的可规模化运营展开深入合作,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迈出关键一步。其中,Momenta将为本次合作提供其行业首个基于前装量产的Robotaxi方案,复用现有上汽智己LS6的硬件,量产硬件稳定性更强。此外,Momenta依托飞轮大模型,可实现全球多城市快速适配,突破ODD(运行设计域)限制,让Robotaxi的商业化落地全球多个区域成为可能。
“前装量产”和“主驾无人”是享道出行无人驾驶车队的主打标签。享道出行方面表示,本次合作落地车型为上汽智己LS6,是基于量产民用车开展的定制运营。享道Robotaxi直接复用了市售的智己LS6出厂自带的车规级传感器,包括雷达、摄像头等,在量产硬件的适配性和稳定性上,高于“后装定制车”,且大大降低采购和改造成本。智己LS6是上汽旗下自主品牌电动车,2024年10月上市,售价21.49万元起,官方给出的CLTC续航里程在600公里以上。
据悉,国内现有的Robotaxi平台所用车型多为“定制版本”,是平台方和车企合作定制的专用车型,虽然也是“前装量产”概念,但仅代表车辆所需的硬件设施均在产线上完成配置安装。其他车企出行平台的Robotaxi车型也多是基于量产车进行的改造车型。从成本上来说,这类车型比“后装定制车”成本稍低,但享道出行方面认为,从大规模运营的需求上看,完全复用量产车更具成本及稳定性优势。
目前国内运营的Robotaxi业务中,主驾驶位上都还保留着“安全员“的设置,负责监控车辆运行和在特殊情况下及时接管车辆,保障乘客的安全。享道出行的“主驾无人”方案可以省掉Robotaxi运营中的人力成本,这也是运营环节中的主要成本。显然,实现“主驾无人”从技术和安全性上更具挑战性,这也是享道与Momenta展开全面深度合作的原因。
重仓Robotaxi赛道的双重诉求
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到,享道出行之所以要在“智慧出行”赛道上抢先成为首个大规模推出“主驾无人”车队的Robotaxi运营平台,其背后有着双重诉求。首先,作为上汽集团智能出行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享道出行承担着上汽自动驾驶技术落地、产品迭代的重任。目前,整车企业L3级自动驾驶发展已经开始,技术迭代不断加速,上汽集团有借享道出行验证前瞻智能技术的紧迫性。另一方面,享道Robotaxi所积累海量动态数据以及运营能力和管理经验,也为享道Robotaxi大规模化运营提供了可行性基础。
据悉,享道Robotaxi于2021年12月在上海嘉定、苏州相城先后落地C端服务,开启示范运营,随后获得多项示范运营牌照和准入试点资格,其目标是在三年内完成上海市全域(政府允许的智能网联开放道路)的通行。值得注意的是,借助手中的示范运营证,享道Robotaxi平台的协同运营业务不断扩容,不仅整合了上汽人工智能实验室、Momenta、智己汽车、飞凡汽车等上汽自有资源,同时还接入第三方平台,包括总部位于深圳的安途AutoX以及日产“e23出行”。
开放性平台提供了海量数据。官方信息显示,享道Robotaxi已完成33万余次订单,开放点位数超48000个,累计行驶超250万公里。在“全区域可通行+可规模化”的基础上,展开大规模Robotaxi运营已势在必行。
第二项诉求更为紧迫,即尽快实现IPO。2024年以来,国内各大网约车平台相继启动IPO计划,其中嘀嗒出行和如祺出行已成功上市,但二者在港股上市首日开盘即破发,资本市场对于共享出行平台的可持续盈利模式仍存观望姿态。
从盈利状况来看,嘀嗒已经连续盈利6年,如祺出行则仍在亏损状态,2024年年内亏损5.64亿。急于上市的曹操出行盈利状况更不乐观,过去四年亏损已经达到80亿元。过于依赖网约车业务、缺乏战略增长点,是共享出行平台的通病。
享道出行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网约车业务的毛利润转正。按照去年8月宣布的计划,享道出行原计划去年下半年完成C轮融资,并在2025年完成全平台实现盈利、冲刺IPO的目标。目前看来,享道出行的整个计划有所延后,但无论融资还是组建Robotaxi车队,都将客观上对享道的IPO进程起到推动作用。享道出行内部人士表示,目前仍无法给出准确的上市时间表。
为了提升商业模式的战略价值,享道出行开始弱化共享出行平台的定位,更强调“一站式智慧出行综合体”的定位,以及在“车企资源、技术底座和场景生态一体化”模式上的行业领先地位,以此获取资本市场的青睐。
从总交易额来看,享道出行排名国内出行平台第五名,前四名分别是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首约汽车,其中曹操出行和T3出行也由整车企业投资。曹操出行是吉利孵化的网约车平台,T3出行则由一汽、东风、长安、腾讯、阿里等五大巨头发起设立。目前,T3出行和曹操出行都启动了Robotaxi业务,且都集中在苏州、杭州和南京等长三角城市。
Robotaxi业务作为未来出行的潜力市场,正在成为出行平台重要的竞争筹码,其背后是资本、技术、运营等整个产业生态组建能力的深度竞争,并将在今年上演最激烈的交锋。
经济观察报
2025-05-22
经济观察报
2025-05-21
经济观察报
2025-05-21
经济观察报
2025-05-21
经济观察报
2025-05-21
经济观察报
2025-05-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1